“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这也许就是姜维的无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8分类:历史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此时的诸葛亮深知,魏国的基础雄厚,决不能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一旦魏国恢复了国力,蜀国距离亡国之日就不远了。所以,诸葛亮不顾众人的非议,多次出兵北伐,以此来消耗魏国的国力。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诸葛亮死后,姜维仍旧贯彻其北伐的方针,力图力挽狂澜,阻止魏国的发展。但是,姜维的能力毕竟弱于诸葛亮,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改变蜀国灭亡的趋势。
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三路杀向蜀国,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准备一举拿下蜀汉。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姜维率领大军与钟会作战,在大战正酣时,皇帝刘禅选择了出征投降于邓艾,也标志着蜀国灭亡。姜维痛心疾首,却以无力回天,被迫假意投降于钟会。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的蜀国人口近百万,士兵多达十万有余,战斗力尚可。那么问题来了,手握大军的刘禅,为何会开城投降,而不是与魏军作战到底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内部大臣的压力
蜀汉建立之时,朝政大权掌握在荆州派和东州派之手,而益州本土大臣则被打压。之后,随着很多重臣的病逝,益州派掌握了大权。当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刘禅召集大臣进行商谈,最终投降派占据了上风。
二、魏军太过强大
当时的魏军气势正旺,且进行了合理部署,除了姜维,蜀汉大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特别是邓艾,在及姜维与钟会大战之时,带领大军偷渡阴平,长驱直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令蜀汉朝臣及皇帝刘禅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三、一把手刘禅本人原因
当时的刘禅,已经年近六旬,能力有限,且没有雄心壮志。作为蜀汉军事上的依靠,此时的姜维还在剑阁与邓艾作战,短时间内也不能到来。乱了方寸的刘禅,经过短暂的思考,就选择了出城投降,成了蜀汉的亡国之君。
“乐不思蜀”这一成语,就成了人们对刘禅的讽刺,但是,从某方面来说,正是刘禅的投降,加速了西晋统一的步伐,这对于历史进程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 11-30 魏延作为刘备手下的大将,诸葛亮为何却选择培养姜维?
- 11-30 姜维是如何跳槽的?姜维跳槽后曹魏这一方是什么态度?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诸葛亮与姜维同样是北伐曹魏,那他们二人究竟有何区别?
- 11-30 姜维这位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为何会两次败在邓艾手上?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