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高炽在位有什么贡献?为何在位不就却能被后世称赞?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高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华历史十分悠久,历史人物不计其数,而在这些人物中,皇帝无疑是最受瞩目的。

  在众多的帝王里,有的统治时间极长,如分别在位六十一、六十年的康熙、乾隆爷孙俩,或是在位五十四年的汉武帝刘彻,在位四十三年的唐玄宗李隆基等等。但与之对应,也有许多统治时间非常短的皇帝,像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时间就甚至只有一个时辰。

  明朝时,有两位统治时间很长的皇帝,也有两位很短的,他们分别是在位四十八年的万历帝、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帝,以及在位不到八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甚至不到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

  关于仁宗皇帝,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虽然在位不到一年时间,却得到了比在位数十年的万历、嘉靖两位皇帝更高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仁宗朱高炽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却得到了很高的历史评价呢?

  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赞扬朱高炽,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位时的贡献,还在于他成为帝王前就有的优异表现。

  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是朱棣与徐皇后的长子,根据《明史》的记载,朱高炽"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也就是说,他从小端庄沉稳,说话时常常引经据典,因为热爱学习,他常常能够和精通儒学的大臣们讨论许久。

  朱高炽还年幼的时候,太祖朱元璋问他,尧帝、商汤的时候发生水旱灾害,人民该依靠什么。早慧的他回答道,依靠圣人有体恤百姓的政策。朱元璋听罢十分惊奇,夸赞他道:"孙有君人之识矣。"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者上台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削藩运动,燕王朱棣被逼得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

  战役爆发后,朱棣亲自率军南征,但已被立为世子的朱高炽素来喜静,导致缺乏运动而肥胖异常,随军征战十分困难,因此他被留下监国。

  当时,朱棣一直担心自己走后朱高炽会做出什么不轨的举动,便派胡濙监视他。然而,很快胡濙就被这位肥胖世子的老实打动,上书告诉朱棣他有多么本分,自此朱棣才不在猜忌朱高炽。

  九月,建文帝趁着朱棣主力南下,派大将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偷袭北平,想要前后夹攻消灭朱棣。当时,北平的守军不过万人,但朱高炽却成功坚守住了城池。当建文帝送来劝降书信,他也是原封不动将其转交给了朱棣。

  在靖难之役中的优秀表现让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更重。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被封为太子,但这招来了其他兄弟的不满。

  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战功赫赫,还曾救朱棣于险境,在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他多次对其排挤陷害,想要夺走太子之位。

  因为朱高煦的诬告,朱高炽曾被朱棣斥责,其信任的谋臣也被囚禁。但即使如此,但朱高煦因作恶多端被朱棣剥夺冠服准备废为庶人时,朱高炽还是极力劝阻,"涕泣力救"。

  后来朱高炽继位为帝,朱高煦想要趁机发动叛乱。但朱高炽仍然以德报怨,将朱高煦召入京城,为其增加俸禄,赐予宝物无数,这一仁慈的举动自然引来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史家们的一致称赞。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去世,朱高炽成为了新任君主,上任伊始,他便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便是为冤案昭雪。

  朱高炽为人正直,对冤假错案深恶痛绝,但朱棣是个比较性急的皇帝,在位期间过度惩罚了不少大臣。

  针对这一现状,朱高炽先是赦免了先帝时被判连坐流放而不能回到故乡的罪官家属,毕竟哪怕那些官员真的有罪,但作为家属的他们是无辜的。随后,朱高炽为方孝孺、解缙等被朱棣下狱处死的贤臣平反,又恢复了一些被贬的官员的职务。

  另外,朱棣在永乐年间关押到狱中的一些犯人亲属,也被朱高炽释放出来,得以回归社会从事生产。在其它方面,朱高炽还减免受灾地区赋税、推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免除逃亡者欠税、提出"南六十、北四十"的取士比例,促进北方文化发展等等,做出了不少贡献。

  有人认为,朱高炽在位不足八个月,对明朝产生的实质贡献寥寥无几,不应该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

  但其实,从朱高炽还没有继位开始,他就已经在为明朝做贡献了。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每当朱棣外出征战,他便在北京监国,所以他实质上的执政时间要远超八个月。在此期间,他更是厉行仁治,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弘扬了仁爱的社会氛围,这些功绩都足以让他被后世称赞。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