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崇祯为何不迁都南京?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对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京城已经无坚守的可能,身为一国之君的崇祯以及文武百官们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人在读到明朝末年这段历史时,都会发出一个强烈疑问:李自成快打到北京城时,崇祯为何不学宋朝,迁都呢?

  我们知道,南京是大明开国时期的都城。朱棣称帝后迁都北京后,南京一直享有陪都的地位,六部机构等政府管理机构都很健全。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东南地区还没有受到起义军的波及,经济富裕,加上长江天险,崇祯迁都这里固守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1644年的大明正处于小冰期,气候异常,中原地区庄稼绝收,致使十室九空,惨不忍睹。这也是李自成起义军得以迅速壮大的原因,如果崇祯将长江以北暂时让给大顺军和满清争夺,自己坐山观虎斗,待双方筋疲力尽时北伐,很有可能恢复大明国祚。

  就在崇祯皇帝束手无策时,左中允李明睿在朝会后悄悄地留了下来,他决定向崇祯献上一计策,“闯贼气焰嚣张,直逼京师,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惟有迁都南京,才可以解除目前之急,从而再图征剿之功。”李明睿的意思很简单,皇帝啊,北京城是不能继续待下去了,只有迁都南京,才有可能东山再起。

  早在前一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周皇后就向崇祯旁敲侧击提出迁都南京的事宜,可崇祯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当李明睿挑明要迁都后,崇祯认为迁都是可行的,但是大臣们不同意,该怎么办?

  改日,崇祯广泛征求大臣们的建议。崇祯这一举动立即遭到非议,被后人认为是崇祯是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落下“逃跑主义分子”的名声,所以希望大臣们来当替罪羔羊。这是一个大误解,崇祯要迁都必须要得到内阁和六部官员的同意,因为明朝中晚期的每一项政治决定都在内阁票拟的控制下,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弱。

  崇祯刚提出迁都,朝堂上反对声如潮。比如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丝毫不给崇祯面子,认为迁都是“邪说”,还说“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在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下,崇祯无可奈何,只能叹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就这样,崇祯南迁作罢,最终吊死煤山。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