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如何评价马超的一生?为何说是悲剧?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马超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176年,马超出生,从他的字孟起可看出其貌似为庶出,这似乎就已经暗示着什么。

  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适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以鲁大夫孟氏。——班固《白虎通义》

  到公元195年,马超20岁了,此时恰逢三辅动乱,超哥便领兵攻破苏氏坞,掠夺苏氏坞的马匹等充军资。可见姓马的果然抢马是一把好手啊!

  马超破苏氏坞,坞中有骏马百余匹,自超以下惧争取肥好者。——傅玄《乘舆马赋》

  建安十三年,马超33岁时,他爹马腾与他弟弟马休马铁均入朝为官,只剩孤独的超哥留守西凉。

  十三年,征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典略》

  赤壁之战那一年,马腾因为与韩遂矛盾太大,便主动来到邺地,被曹操封为卫尉。后来马腾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带着马腾一家来到邺地,只有马超、曹操一直在拉拢他,但他就是不来。又过了三年,建安十六年,马超在关西起兵,曹操便将马腾一家全部杀掉了。

  自其父马腾入朝被曹操捕杀之后,他亲自起兵二十万向曹操发难。但为什么进逼长安之时的二十万大军在退败而逃回陇西之后仅仅剩下数十余骑,这结果竟然是如此地凄惨狼狈?一同来看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为何?

  战争伊始,马超之部曾与曹操军队大战于潼关,杀得曹阿瞒是"割须弃袍"。曹操最终屯兵于渭北,并密令徐晃、朱灵尽渡河西结营,以企图前、后夹击马超,马超闻迅之后,便与韩遂商议。韩遂则主张先与曹军讲和,待到春日再说。于是便派使节前往曹军营寨呈传书信,称甘愿割地请和。

  贾诩向曹操献出计策说:" 兵不厌诈,可先伪许,然后再使用反间计,令韩、马两人相疑,则不攻可破。"曹操抚掌称快而言道:"天下高见,多有相合啊!"

  第二天,曹操便率领众将出帐,传韩遂前来议谈。两军阵前,曹操只是叙叙旧,并没有提及军事方面的任何问题,相谈将近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才调转马头挥手告别,各自回营。

  马超来问韩遂是否有谈及军务,韩遂如实言说:"只诉京师旧事。"马超甚疑,不语而自行离开。又到了第二天,这曹操还亲自提笔写了一封书信传送给了韩遂,在紧要之处也多有涂画的痕迹,送信之时故意多派使从,使马超轻易得知消息。

  有哨探立即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马超,马超便前去向韩遂索要信物,在他看到信件上有有多处涂改的字样之后便开始怀疑韩遂与曹操之间存在不可告人的密谋,私下交互更改。韩遂这时也是有口说不清,于是便坦言道:"若侄儿不信我的诚心,他日我于阵前拉曹操答话,你从阵中冲出,把曹操杀了便是!

  马超说:"果真如此,方能见叔父的真心。"到了第二天,韩遂便引众于一边。马超藏在面旗里。韩遂让到曹操寨前,高叫:"韩将军请丞相叙话。"曹操于是令曹洪引数十轻骑出阵前与韩遂相见。曹洪于马上欠身,说道:"丞相拜会将军之言,切莫有误。"话刚说完便掉马就回。马超听完之后心中极为愤怒,挺枪骤马,便要刺韩遂。幸好身边人给拦回去了。

  韩遂见马超已是如此,迫不得已,只得悄悄向曹操投降,相约夜间放火为号,共讨马超。不料马超探得情报,引兵前来诛杀韩遂,双方混战,曹操又乘机率领着大军掩杀而至,马超最终大败。也只剩得三十余骑,与庞德、马岱向陇西逃去。

  曹操的离间之计确实是狠毒!如果马超是心细之人,一验笔迹便知书信是否是的伪造的,可见马超还只是个有勇无谋之人,未经思考便草草地断定韩遂与曹操串通一气。韩遂降曹操也实乃是由于马超所迫而造成的。其实韩遂原本还是一心为马超报仇的。

  由于韩遂与马超之父马腾曾经结为异性弟兄,马腾在被曹操所擒杀之后,韩遂也对此而深感愤怒,因而当曹操曾派人遣使者下书让他摘下马超首级献往许都,并允诺封其为西凉侯之时,韩遂并没有被高官俸禄所驱使,还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马超,并且还当着马超的面斩杀了曹操的使者。

  这件事情也能够表明韩遂乃是一位忠义之士!而马超却因"抹书信"之事而对他产生疑心,以致最后双方发生了火并,导师内部分裂,可谓是鹬蚌相争,而曹阿瞒则于中取利。马超没有做到孙伯符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样胸襟,终究难以立下像孙郎一样的江东基业。想到此,空有一番勇猛而无谋略终究难以成就一番霸业,孟起也终究只能归位于一员猛将的行列!

  有人说马超是有勇无谋之辈,但在《曹瞒传》还是有不少西凉马超战曹魏的惊艳之处。比如在演义和后世传说中,他骁勇善战,个人武力极强,演义中,曹操说他不减吕布之勇。在一对一的PK中,他数百回合恶战张飞恶战许褚,都不落下风,也能二十回合打败张郃。他的个人武力肯定是演义中最顶尖的几位。

  裴注《三国志》记载他在中箭的情况下,依然杀死了敌人。他的勇武是有史实做铺垫的。在和曹操对阵时,作为一方主帅,他一度也占了上风。在演义和后世传说中,他曾追得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狼狈之极,几乎就丢了性命。这是马超最辉煌的时刻,他几乎就杀掉了曹操这位时代的"公敌"。难怪曹操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一个巨大的事实就是,家族灭门,对马超后期的打击应该很大。当他还在汉中张鲁处的时候,他的妻弟(此人在马超之前就已经去了汉中)曾经来贺春节,他搥胸吐血说:"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一家上百口人一天都被杀了,有什么好祝贺的。其内心之痛苦和悔恨,让人怜悯。去世之前,他上疏给刘备说:"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一家宗族二百多口人,都被曹操杀光了,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陛下,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传承家族始终是他的心病,临终的时候,他希望能弥补自己的过失。

  《山阳公载记》里面记载的一件事更有说服力" 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最后给了马超这样的评语:马超阻戎负勇,一覆盖其族,惜哉!

  《三国志》最终记载马超临没上疏曰:"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这句话说得非常悲壮,甚至有些悲哀。纵观马超一生,余生的尽头唯剩下苦难折磨,终日惶惶恐恐战战兢兢,直至孤独终老。章武二年(222)马超逝,享年四十七,追封曰威侯,世人俗称马威侯!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