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明世宗为什么要提升内阁权利?不怕控制不住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内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纵观有明一代,对于如何预防“内阁”势大的问题,明朝绝大多数统治者往往都会以“限制”为主,就好比“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诞生,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内阁”手中拿回“决策权”。但是在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时期,却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非但没有限制“内阁”阁权,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内阁权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明世宗的意识里,势大并不代表擅权,他之所以要给内阁放权,其实还是为了集权。如此一来,他便可以通过控制内阁的方式来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掌控。

  大礼仪之争示意画像插图

  而这一切,还要从发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继而直到嘉靖三年(1524年)才宣告结束的“大礼仪之争”开始说起。

  这场因"继统"与"继嗣"的礼仪形式而展开的争议,虽然从表面上看,无非就是明世宗在为“父母”正名,但实则还隐藏着明世宗选拔官员,借以培养“亲信势力”的目的。

  因为,明世宗的这个皇帝之位,并非子承父业继承大统,而是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嗣,这才让身为明武宗“堂弟”的明世宗有了机会,得以以“藩王”的身份登基称帝,虽然不是篡权,但也属实只是个“旁系血亲”。

  所以,在明朝的礼法制度上,明世宗依旧面临着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困局。

  而且其在登基之前,受他父亲朱佑杬于“正德十四年薨”的影响,明世宗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才正式世袭了“兴王”的身份,成了藩王,而这个时候距离正德十六年(1521年)也不过仅仅两年的时间。——《明史·世宗一》

  这也就意味着明世宗在登基之时,非但名不正言不顺,其自身的亲信势力定然也是不多的,再加上朝堂上斗争形势日益剧烈,大家说他单枪匹马顶得住吗?所以,明世宗势必就需要想方设法的寻找一批值得他信任,且可以放心委以重任的亲信势力。

  张熜示意画像插图

  明世宗让进士“张熜”入阁拜相

  而这“大礼仪之争”,无疑就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一来二去之下,于正德十六年入朝的进士“张熜”,也就这么进入了明世宗的视野。

  是时,在礼官议兴献王主祀称号时,时任内阁首辅的杨廷和提出了这样一个说法,“是足为据,宜尊孝宗曰皇考,称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显然是想让明世宗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明史·杨廷和传》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明世宗与明武宗成了名义上的“亲兄弟”,那么明世宗的登基自然也就变成了“兄终弟及”,符合明朝的礼法制度,也就等同于破除了明世宗登基之时的“名不正言不顺”之困局。

  但是呢,这个说法明世宗并没有答应,而是肯定了张熜“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立兴献王庙于京师”的主张,“至是,下璁奏,命廷臣集议。”——《明史·世宗一》

  相信大家从这里就能看出不少东西,一方面是明世宗并不愿意改认明孝宗为父,而是想立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考”;另外一方面,进士“张熜”的主张显然是站在了明世宗这一边。

  那么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杨廷和示意画像插图

  截至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谨集诸章奏,惟进士张璁、主事霍韬、给事中熊浃与萼议同,其他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皆如臣等议”,什么意思?——《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争议赫然是一直持续到了嘉靖三年,且朝臣有一大部分都是站在了内阁首辅“杨廷和”那一边,也就是站在了明世宗的对立面。而支持明世宗的官员,却仅仅只有“进士张璁、主事霍韬、给事中熊浃与萼”寥寥几人,差距极为悬殊。

  但是结果呢,却是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明世宗下诏“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锦衣卫狱。癸未,杖马理等于廷,死者十有六人”,继而于“九月丙寅,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明史·世宗一》

  很显然,这场争了三年多的“大礼仪之争”,最终还是在明世宗的皇权干预下宣告结束,以明世宗的胜利而告终。

  而作为明世宗主张的支持者,进士“张熜”亦是于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被册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俨然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很多人可能一生都达不到的‘入阁拜相’之程度。——《明史·世宗一》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插图

  明世宗让“张熜”入阁拜相的举措不符合明朝旧制

  但同时也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明世宗让进士“张熜”入阁拜相的举措并不符合明朝的旧制。

  因为早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定“官员考核体系”之时,就曾在“考满法”中明文规定,“凡升迁,必满考”,顾名思义,就是如果想要提拔官员,那么官员首先就得通过这“考满法”的考核。——《明史·选举三》

  而这个“考满法”的考核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因为其“三年给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的特性就注定了想要通过“考满法”考核,最少也得九年的时间。——《明史·选举三》

  大家再看“张熜”的履历,从正德十六年考中进士,再到嘉靖六年入阁拜相,显然不到九年,更别提还是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拜相,实打实的位高权重,这又如何能符合明朝旧制呢?

  那么也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明世宗相中了“张熜”,觉得张熜这个人值得被自己信任,可以破格录取委其重任。也间接的证明明世宗很迫切的需要一批人才来作为亲信培养。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插图

  明世宗扶持“张熜”成为内阁首辅

  大家可以再回顾下“大礼仪之争”的过程。很明显,张熜从始至终一直都站在明世宗的这一边,而且还是以一个初次入朝为官的“新官”身份。

  反观张熜所反对的杨廷和一派,人多势众不说,更是身居高位,杨廷和自身更是当时的内阁首辅,这也就意味着张熜一旦挑明了反对杨廷和,势必就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甚至危及他的仕途。

  就好比杨廷和当时知道“进士张璁与侍郎王瓒言,帝入继大统,非为人后”的事情以后,“恐其挠议,改瓒官南京”,直接就把“侍郎王瓒”给调到了南京,而后同样也将“张熜”给调到了南京。——《明史·列传第七十八》

  但幸运的是,张熜的主张、以及他不畏强权的性格恰好被明世宗所欣赏,为他加了分,否则仅凭张熜那新入朝为官的进士身份,在调到南京后难免会落得一个被统治者所遗忘的结局,哪里还有可能发生后来的入阁拜相之事。

  与此同时,杨廷和的这个举动,无疑也就证明了明世宗执政初期,内阁的权力已然势大到足以独揽朝政的地步,且内阁首辅的主张还跟他不一样,对明世宗而言,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的信号,“内阁”赫然已经对“皇权意志”构成了威胁。

  明世宗示意剧照

  而张熜即便是被调为外官,却依旧敢继续反对杨廷和的举动,正好就恰逢其时的随了明世宗的心思,满足了明世宗想要通过这场“大礼仪之争”选拔亲信的诉求。

  试问,如果把内阁的首辅换成支持明世宗的亲信,岂不是就基本等同于官僚意志与“皇权意志”得到了统一吗?

  如若我们再从明世宗利用皇权,强行结束“大礼仪之争”的行为来看,也足以证明明世宗确实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父母正名,否则单凭皇权的加持,他就完全没必要将这次事件拖那么久,其最终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选拔亲信。

  故而这才有了嘉靖六年,明世宗不顾“考满法”旧制,破格提拔“张熜”入阁拜相的事件发生。更是采纳了张熜所提出的“今内阁择其人焉,责之以择九卿”的主张。——《明世宗实录·卷八一》

  顾名思义,张熜此举,赫然是想让内阁拥有选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等“核心政治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内阁成员的权力。从而也就相当于是让内阁凌驾于六部百司之上。

  但到这里还不算完,明世宗更是于嘉靖八年,罢了当时的内阁首辅“杨一清”,改立“璁为首辅”,正式将张熜扶持成了内阁首辅。——《明史·列传第八十四》

  以至于后来更是形成了一种“孚敬还内阁,事取独裁,时不敢有所评议”的现象,俨然张熜已是独揽内阁大权,成了内阁的实际掌权者。——《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明朝内阁官员示意画像插图

  势大不代表擅权

  不过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足以看出明世宗非但不限制内阁权力,甚至还进一步提升内阁权力的真实意图了吧?属实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由内阁执掌朝政大权,但是却由他掌控内阁实际掌权人的政治格局。

  俗话说的好,“堵不如疏”,就像此前于宣德年间,明宣宗为了制衡内阁,在内廷中培训了一批“司礼监秉笔太监”,并让其“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在无形中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只给内阁保留了“议政权”。

  但是这个举措,却也直接导致了明朝宦官势力的势大,造就了诸如“王振”、“刘瑾”这样的大宦官。

  而明世宗此举,首先就让宦官势力失去了独揽大权、擅权专制的机会,正如史书所说,“故内臣之势,惟世宗朝少杀云”,显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明史·宦官一》

  与此同时,内阁的势力固然是大了,但是其最高的掌权者却是明世宗的亲信,那么在处理政务之时,势必就会更多的去考量明世宗的想法,从而也就形成了一种明世宗怎么说,内阁就怎么做的政治局势。显然对明世宗促进中央集权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严嵩示意画像插图

  可能很多人会说了,那么明世宗朝的内阁首辅“严嵩”,其独揽朝政20年的事件又怎么说呢?

  不过大家考虑过没有,如果这“严嵩”其实跟“张熜”一样,都只是明世宗手下的亲信势力呢?那么严嵩的独揽朝政之举还算是“擅权”吗?并不算,因为“势大”于“擅权”这两者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所谓“擅权”,指的是官僚势力将自己的意志覆盖到了皇权意志之上,造成了皇权意志被架空的景象。就好比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发动“甘露之变”,欲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这种程度的独揽大权,才能称得上是“擅权”。

  而“势大”,则只是单纯的独揽大权,但“皇权意志”依旧还是凌驾于官僚意志之上的。

  所以,如若要说“严嵩”独揽大权是“擅权”的话,那岂不是说明世宗在严嵩独揽大权的二十年时间里,一直都受制于“严嵩”吗?

  但纵观史书,礼部尚书严嵩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开始,再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五月壬寅,严嵩罢”这20年时间里。——《明史·世宗一、世宗二)》

  夏言示意画像插图

  显然是呈现出了一种“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的状况,顾名思义,就是由夏言、严嵩两人轮流掌权,继而压制六卿,属实并非严嵩一人独揽大权。——《明史·职官一》

  其次,明世宗重新启用夏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使得明世宗“微觉嵩横。时赞老病罢,璧死,乃复用夏言。”——《明史·奸臣》

  即便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世宗“罢夏言。三月癸巳,杀曾铣,逮夏言”,造成夏言身亡,但随后严嵩的政治地位也并未真正安定下来。——《明史·世宗二》

  因为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这一年,“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显然没有对“严嵩”言听计从,甚至还曾有意的疏远严嵩。——《明史·奸臣》

  这种种案例都足以表明,虽说严嵩曾独揽大权是事实,但也只能称之为“势大”,也就是权力大,仅此而已,至于“擅权”威胁皇权意志这一方面,严嵩属实是未能达到标准,或者是并没有成功。

  如若再加上此前明世宗还曾将“张熜”扶持成了内阁实际掌权者的事实。那答案也就很明显了。

  内阁势大是真,但内阁首辅擅权的局面却并未成型,而明世宗也完全可以借助控制内阁首辅的方式来控制“内阁”,继而实现全面掌控明朝朝政的最终目的。

  明朝宦官示意漫画插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对于如何限制内阁势大的这个问题,明世宗之所以会采用与其他绝大多数明朝统治者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方面是由于他为了预防“宦官之祸”的发生,所以不再想重用宦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从登基之初就开始了通过“内阁”全面掌控朝政的布局。

  先是通过“大礼仪之争”选定了值得他委以重任的亲信“张熜”,继而一路扶持“张熜”,让其入阁拜相,而“张熜”又对明世宗忠心耿耿,政治意见显然也是与明世宗达成了一致。

  否则便不可能会发生明世宗采纳张熜提议,让内阁实现对“六部百司”全面压制的事件,更不可能会将张熜扶持为内阁首辅,让其成为内阁的“实际掌权者”。

  明世宗掌控朝政示意漫画插图

  换句话来说,截至嘉靖八年,自“张熜”被册封为“内阁首辅”之日起,明世宗“控制内阁”的布局就已经基本完善了。至于后面的夏言、严嵩等内阁首辅,实则只是按照明世宗已经规划好的政治统治体系路线在走!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明朝内阁的势大,以及“内阁首辅”的势大,在明世宗一朝确实算不上擅权,其最终的目的,终究还是在为明世宗促进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体系的完善而服务。

  正如史书所说,“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要亦中材之主也矣”,如若“严嵩”真的是“擅权”的话,且还擅权20年,那《明史》的这个评价又从何说起呢?毕竟明世宗也才执政四十多年。

  所以,也就足以证明,明世宗给“内阁”以及“内阁首辅”放权的做法,虽与其他绝大多数的明朝统治者不同,但殊途同归,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均是为了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掌控,属实对明世宗促进中央集权,完善君主专制体系等方面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