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棣在怎么说也是明朝的一代明君 为何他的牌位会被差点被丢出太庙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牌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若要评选明朝最杰出的皇帝,很可能或许都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二人都堪称是千古一帝。其中朱棣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并且成功登基大宝;他带兵亲征,痛击蒙古部族,军事能力在历代皇帝之中超群;他开展了世界上首次大规模航海,将天朝威名远播四方;他下诏编修《永乐大典》,留下无法超越的文化丰碑......可以说,这些功绩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其牌位却差点儿被他的子孙后裔丢出太庙。

  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无法避免这种争斗,明朝也是。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在那个时代的综合国力也算得上十分强盛的,但是也没有逃得过王朝“300”年的魔咒。在明朝存在的264年间,共产生了16位皇帝,他们也都个性鲜明。洪武13年,朱棣获封燕王,镇守北平,当时的北平可不是什么太平地界,经常受到边境强敌侵袭,可以说是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对话的前站,朱元璋能把这里交给朱棣,也能看出他对这个儿子的信任,朱棣没有辜负期望,多次带兵出战,生擒北元大将帖木儿,战功赫赫,让朱棣逐渐成了家族中最受依仗的藩王。

  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给了各地藩王很大的权力,使得他们拥兵自重,尤其是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十分悲痛,执意要把皇权交代长孙朱允炆手中,只不过朱允炆年幼,京城的大将都死伤殆尽,军事行动处处依靠藩王,对此朱允炆十分忧虑,上位不久之后就决定削藩,数个藩王都被贬为废人,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朱棣势力。

  说到朱棣的登位,其实是不光彩的,他是从自己的亲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夺的。即使这不光彩的经历,也没有掩盖住他的光芒。朱棣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还组织编撰了《永乐大典》,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在朱棣的支持下进行的。朱棣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远远不满足于燕王的地位。当时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在悲痛之下立嫡亲孙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棣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大业。朱允炆自然也是知道自己叔叔的野心,在他即位后,就采取削藩,来削弱朱棣的势力。

  然而嘉靖皇帝坚持要尊父亲为皇考,还要其牌位进太庙。朝中官员实在看不下去,就一直给这位新皇帝上折子,说这么做有违天伦纲常。不过嘉靖皇帝却是铁了心,对这些建议根本不理会。随着时间推移,群臣与嘉靖皇帝愈发对立,其分歧也越来越大,最终嘉靖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派锦衣卫将大臣处以廷杖,数十位大臣瞬时血溅当场,这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之争”。老臣们到最后也怕了,只能无奈妥协,让嘉靖皇帝奉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奉明孝宗朱祐樘为皇伯考,这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对此嘉靖百般不情愿,坚持要给父亲挣个名声,执意与大臣们对着干,不惜大动肝火,当场打死数位反对者,一时间僵持不下,大臣们只好退一步,答应嘉靖的请求,不过这件事还不算完,古时有“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的说反,也就是太庙中只能有7位皇帝,除了开国君主之外,其余的则按照“亲尽则祧”的原则。

  嘉靖要把父亲的灵位放进去,自然就要难出来一个,按照关系亲疏来看,朱棣自然是最远的那个,就在嘉靖要动手的时候,却被大臣们联手拦了下来,不少人痛哭流涕,誓死捍卫朱棣灵位,劝说嘉靖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彻底断绝他的想法。既然朱棣的位子动不了,就从其余的灵位下手,找来找去选定了明仁宗,明仁宗在位短短一年,没有太大的壮举,于是嘉靖就把仁宗的灵位搬到别处,换上自己父亲的牌位,可怜朱棣雄才大略,死后还差点被扔出太庙。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