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胡惟庸:被诬陷谋反的开国功臣,相权的陪葬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胡维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国开国初发生了四大案件,分别是:“胡维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和“蓝玉案”。其中又数“胡维庸案”杀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3万人因此案而丢掉性命!除了宰相胡惟庸以外,还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后又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而事件的发起人——胡惟庸,本已是丞相,位于百官之首,为何要谋反呢?他的死有没有其他隐情呢?

  胡惟庸背景

  胡惟庸和朱元璋是老乡,很早就投奔朱元璋,由于胡惟庸精明能干、处事果决、小心谨慎而深得朱元璋的欢心。朱元璋称帝后,虽然未被封爵,但官位却节节高升,先后任职中书省参知政事、左丞相、右丞相等。

  独揽朝政,威胁皇权

  自古以来,宰相位于百官之首,是辅助皇帝执政。但胡惟庸由于深得朱元璋喜爱,多年独自担任丞相要职,所以后来慢慢开始狂傲起来。

  他把控朝政,将生杀大权以及官员的任免都握在手中,隐瞒不报告给皇帝;外地官员给皇帝的密折,他也要现行翻阅,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就不上报;甚至滥用职权,收受贿赂;为了控制朝政更是排除异己,诬陷徐达等人,暗害刘基;最后甚至勾结陆仲亨、费聚、陈宁、涂节、李善长等人谋反。

  胡惟庸是否谋反

  胡惟庸的谋反,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场陷害。他虽然把持朝政,做了很多错事。但是造反一说,却证据不足。在明代的史籍记录中关于此案就有很多矛盾之处,所以当时就有人怀疑此案为冤案。

  明朝一共有4位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王广洋和胡惟庸。其中:李善长低调做事,王广洋吟诗作赋,徐达领兵作战,只有胡惟庸在做丞相的七年中,把持朝政使相权发挥到极致,这正是朱元璋所厌恶的,他感受到相权过大会对皇权造成威胁。所以无论胡惟庸是否谋反都会被杀,他只是丞相制度的陪葬品而已。

  皇权与相权

  4位宰相除徐达外,都因“胡惟庸案”牵连而死,而徐达也有传言是被朱元璋陷害而死。可见“胡惟庸”案并非简单的诛灭造反者,更是以消除相权为目标,加强皇权为目的的政治举动。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马上废掉丞相制度,撤掉中书省,改由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也可以看作是朱元璋不希望再有人染指最高权力。而在李善长死后仅一年,郎中王国用就为其喊冤,称李善长一直忠心耿耿,并无二心,外加已经年迈,不可能和胡惟庸造反。当时这封没有得到朱元璋的任何批示,也许在朱元璋心中,李善长其实罪不至死,也佐证了谋反一案其实子虚乌有。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