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用300人收服10万人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诸如吕布、关羽等武力超群之人纷纷于此时粉墨登场。而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等名家谋士也不甘示弱,崭露头角。刘备、曹操、孙权等统帅者更是拼尽全力,为自己的大业谋划出路。而在三国众多的人才俊杰当中,个人觉得诸葛亮才是最有谋略,最擅计策那一位。

  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七擒孟获,亦或者是草船借箭。无一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才华智慧。而其的侄子,更是在三年时间内,便用300仪仗队收服了10万人马。那此人是谁,他又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首先此人便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

  诸葛恪自小才华出众,又因其父之故,深得东吴政权器重。个人认为上文提到的3年用300人收服10万人的人,应该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

  而至于所说的,诸葛恪以300仪仗队收服10万人这件事。我认为应该是指诸葛恪征服山越人的过程。此事在《三国志》中也有详细记载。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的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而诸葛恪又因为是诸葛瑾之子,诸葛瑾本身就是东吴的得力部下。而作为妻子的诸葛恪,在东吴政权里面也是有些话语权的。虽然诸葛恪提出这个想法时,其父诸葛瑾哀叹:"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但是诸葛恪本身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从小就才华出众,幼小时便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更是拜骑都尉,在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之时,担任左辅都尉。而有这样的职位,诸葛恪可以说,也是在东吴政权中成为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既有才华,又有想法,还得到了东吴政权的器重,给了此举成功的一个机会。

  第二,诸葛恪或许受到诸葛亮的影响,也想要在东吴成为如诸葛亮一般的巨头。

  众所周知,诸葛亮与诸葛瑾乃是血缘至亲。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便血缘抵不过忠君大义,但是亲情联系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虽然当时诸葛瑾与诸葛亮二人并未同侍一主,甚至于说二者所奉政权相互对敌。

  但是这也并未影响到诸葛恪对其舅舅诸葛亮的仰慕。诸葛恪也可能正是受诸葛亮的影响,想要成为和诸葛亮一样的人。而其自年轻时就十分渴望领兵打仗,建立战功,甚至是被人认为是好战的人。

  而诸葛恪为了让孙权看到自己的军事才能,便向孙权"画了个大饼"。虽然诸葛恪说的是可以在丹阳征召许多士兵,但实际上,丹阳山民虽然常被征兵,但是也只是靠近外围的一些山民被征。东吴并没能对丹阳进行充分的利用。

  诸葛恪毕竟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而诸葛瑾作为一个外来户,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东吴集团到核心位置。身为妻子的诸葛恪,也或多或少的因为这样的身份得到了某些便利。进而通过这些便利,做起相关的事来也会比较方便。

  第三,诸葛恪在收服过程中,得到了孙权支持,且其政策灵活,目的明确,做到了也不足为奇。

  虽然诸葛瑾对诸葛恪的提议大为失望,并认为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诸葛恪却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屡次向孙权请命。或许孙权也是被诸葛恪烦的不行了。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据《三国志》记载:

  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有了孙权的支持,诸葛恪在收服丹阳的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孙权虽然同意了诸葛恪的请求,但是拨给他的,却是"棨戟武骑",也就是仪仗队,并非正规军队。然而令孙权出乎意料的是,诸葛恪居然还真的实现了他许下的承诺。他先限制了丹阳的进出关口,使得丹阳山民不得随意进出。

  又收割粮食,丹阳百姓无新粮,只能依靠旧粮生活。又依靠怀柔政策,一面安排好愿归顺人的生活,一面尽力取得百姓信任。久而久之,诸葛恪就通过自己的谋略,顺利用300仪仗队收服了10万丹阳山民。

  由此可知,诸葛恪正是通过自己的谋略和规划,刚柔并济,步步为营的取得了自己的胜利,也用300仪仗队,收服了10万人。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