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梅殷拥兵四十万,为何对建文帝见死不救?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梅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宁国公主(1364年-1434年9月7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女,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懿文太子朱标同母妹。

  在《明史》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十六个驸马中,他特别喜欢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他是一个善良、谨慎之人,平时擅长骑马射箭,朱元璋就曾称赞过他。到了洪武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大女儿宁国公主许配给了梅殷,以至于,明朝的官员对这位受宠的驸马非常尊敬。

  在朱元璋去世前,他担心自己儿子们会争夺皇位,而孙子朱允炆却无法对抗那些强势的叔叔,所以,他把梅殷叫到自己身边请他辅佐新皇帝。朱允炆在登基之后,对梅殷也是非常器重。当朱棣以清君侧的方式,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就派梅殷率领着四十万的军队,去保卫淮安。

  建文四年的时候,朱棣不仅击败了建文帝,还俘虏了建文帝手下的诸多将领,然后,就派遣使臣以入京上香的名义试图让梅殷放行。但是,梅殷拒绝了朱棣的借口,他告诉使者:关于进香这件事,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早有禁令,所有想要违背禁令的人都是不孝之人。

  朱棣听了梅殷的话之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写信告诉梅殷:自己发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人力就可以阻止的。根据《明史》的记录,梅殷驳回了这一说法:“留下你的嘴为殿下说君臣大义。”朱棣因此就更加生气了。

  朱棣怕夜长梦多,也不愿与梅殷过多的纠缠,就绕过淮安进入到了南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梅殷却没有派兵去救援,也没有派兵拦截朱棣。关于这段史实,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说梅殷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另一些人则说梅殷是一根墙头草。

  在建文帝消失之后,朱棣强迫宁国公主咬破手指给梅殷写下了一封血书,内容就是:让梅殷赶快回京。梅殷与宁国公主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梅殷看到宁国公主的血书之后,更是泪流满面非常伤心。不过,在梅殷安静下来之后,他首先询问的是建文帝的情况。

  使臣对于建文帝的情况,只说了两个字:“死了。”梅殷听到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君亡与亡,君存与存,吾姑忍俟之。”

  显然,梅殷知道建文帝的情况之后,知道自己现在到京城就是羊入虎口。

  宁国公主,作为朱棣的妹妹,在理论上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梅殷不放心宁国公主,于是,他就放下了手中的权力,选择与使臣一起进京。俗话说,人生有诸多的不如意,也有诸多的坎坷,当你在最落魄的时候,才知道谁才是最在乎你的人。世事难料,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梅殷深知自己愧对朱元璋的嘱托。

  在建文帝失踪之后,梅殷不仅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也没有以身殉国。对此,他感到非常的惭愧,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表现出一副忧郁的样子。因为,梅殷羞辱过朱棣,所以,朱棣对梅殷非常的不满,经常派人去他家监视。到了永乐二年的时候,有人说梅殷培养了大批杀手,还与秀女刘氏勾结,诅咒朱棣。

  随后,朱棣就派人检查了梅殷的仪仗队,还让锦衣卫把梅家的人都押送到了辽东。谁知,朱棣派出的出人办事无能,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梅殷和宁国公主的耳朵里。

  不久之后,都御史陈瑛就上奏朱棣,弹劾梅殷:“私藏外人,招纳亡命之徒,意图图谋不轨。”但是,都被梅殷一一驳回,说:“这都是诬陷,都是胡乱捏造的事情。”最终,这些人抓不住梅殷的把柄,就只能搞暗杀。第二年,梅殷入朝经过一座桥的时候,就被有心之人看到,便将其推到水中淹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真的让人不知所措。

  宁国公主深知梅殷的死与朱棣有关,但是,她却接受不了这种痛苦的现实。于是,她就跑到皇宫之中,拉着朱棣的衣服,泪流满面地询问丈夫的下落。朱棣看到自己的妹妹如此伤心,只能安慰她,并告诉宁国公主:“自己会彻查此事。”不久之后,都督就揭发了害死梅殷的人:谭深、赵曦,朱棣便把这两个人斩首并抄没家产。

  但是,都知道,这两个人就是替罪羊,也是政治的牺牲品。

  后来,朱棣不仅让梅殷的两个儿子做了官,还为了掩人耳目,给梅殷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谥梅殷为“荣国公”,又进封宁国公主为宁国长公主。但是,即使给再多的补偿,也难以消除宁国公主的丧夫之痛?

  其实,朱棣的性格最像朱元璋,而朱元璋之所以传位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就是因为对马皇后的情谊。但是,情谊归情谊,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强大,必须得有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而朱元璋选择的朱允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如朱棣,这可能也是朱元璋的无奈。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可能朱棣对于自己的这种做法也是有所忌讳的。

  所以,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他就命人铸造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口外径3.3米,重46.5吨,并且,有二十三万多字的佛经铸在钟上。据清朝史料记载:朱棣铸造这口布满经文的大钟,其实,就是为了忏悔,就是为了向自己曾经的行为谢罪。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宁国公主会不会有些欣慰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