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隋炀帝杨广是用什么段位当上太子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因为二者斗争的本质是不同的。杨广与杨勇的斗争,仅限于争夺太子之位,对皇帝杨坚不构成威胁,即便他当上了太子,仍然受制于杨坚。因此,杨广争夺太子之位成功后,皇帝杨坚仍然掌控大局多年,只是在杨坚病重临终之前,杨广才突然发难,这还是在争取到了杨素支持的前提下,用东宫卫士替换了杨坚身边的卫士,把杨坚控制了起来。杨坚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身体条件不允许他进行反击了。而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则不仅仅局限于争夺太子之位,这一斗争的实质,是李世民与李渊的斗争,也就是唐朝开国功臣首领与皇帝之间的斗争。至于李建成,只不过是李渊手里的一枚棋子而已。
正是由于李世民与李渊斗争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李世民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上位,因为李世民本来就是开国功臣的首领,身兼尚书令、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一系列朝廷和地方的要职,本来就已经对皇帝李渊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除非李渊愿意自己主动让出皇位,否则李世民就不可能以和平手段上位。李渊自武德六年(623)以后,就开始着手打压李世民,而李世民也相应地进行反击。武德七年(624)发生的两件事情,证明了李世民和李渊双方都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对方。
第一件事就是杨文干事件。我看现在网上有很多人凭空怀疑这是李世民诬陷李建成的,实际上,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当时,李建成派出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给庆州都督杨文干私下运送铠甲,李渊后来把李建成的官属王珪和韦挺流放,充分说明这件事情是确实存在的,绝不可能是李世民诬陷。而李建成给杨文干私送铠甲,明确说明了李建成当时已经要对李世民动手了。同时,擅自发兵和私自持有铠甲,在唐朝都是重罪,根据《唐律疏议》规定,诸擅发兵者,“千人绞”,即擅自发兵1000人以上就判处绞刑;诸私有禁兵器者,“甲三领及弩五张,绞”,即私自持有三领铠甲和五张弩的,就判处绞刑。在这么明白无误的确凿证据面前,李渊居然公开拉偏架,只是处罚了李建成的官属,而不处罚李建成本人,顺带还牵连了李世民的官属,“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并流于巂州”(《资治通鉴》)。v
这就很清楚地说明,李渊不想处置李建成,原因也很简单,李建成是李渊制衡李世民的棋子,李渊不可能自己主动把这枚棋子废掉。杨文干事件清楚地表明,李渊是不会主动处置李建成的,李世民想通过和平手段上位,不可能。第二件事就是行台废置事件。当时李渊准备削除各地的行台,所谓行台,是唐朝初年存在的一种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机构,主要有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山南道行台、东南道行台、山东道行台等。李渊自武德五年(622)开始着手撤销行台,先后陆续撤销了山东道行台、山南道行台、东南道行台,并将曾任山南道行台和东南道行台仆射的李孝恭下狱,但是,削到李世民的益州道行台时,李渊却削不动了,李渊曾一度撤销了益州道行台,并将李世民的心腹、益州道行台仆射窦轨下狱,
“(武德)七年,废行台省”(窦轨碑),“后征入朝,赐坐御榻,轨容仪不肃,又坐而对诏,高祖大怒,……诏下狱”(《旧唐书》窦轨传),然而此后不久,李渊又不得不恢复益州道行台,并将窦轨官复原职,“俄而释之,还镇益州”(《旧唐书》窦轨传)。这其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李世民的反击。这清楚地表明,李世民势力实在太大,李渊想通过和平手段处置李世民,也不可能。由于李世民和李渊双方都不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对方,因此,只能走到刀兵相见的地步。李渊默许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昆明池计划除掉李世民,此事被李世民知道后,李世民绝地反击,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了李渊的妻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皇帝李渊同时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力,李渊看到自己大势已去,两个月后退位,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唐朝人吃隋朝粮食”的说法,在后世看来为何绝非空穴来风?
- 11-30 杨广三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叛乱为何成了压死隋朝的稻草?
- 11-29 在与隋朝的对峙中,突厥如何分裂成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 11-29 隋朝这样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为何却打不过高句丽?
- 11-29 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汇成哪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
- 11-29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 11-29 隋朝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富有到没有王朝可以比肩?
- 11-29 究竟是怎样的财政制度,才造就了隋朝的富有和强大?
- 11-28 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这是隋朝哪位大臣的名言?
- 11-28 一个大奸臣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隋朝时期的大奸臣是谁?
- 11-28 隋朝国祚虽短,但它对历史的前进做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