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靖难成功后,朱棣为什么不留在易守难攻的南京?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368年,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在南京定都,建立明朝。旋即便派遣徐达、常遇春进行北伐,并且顺利的攻克元大都,并改名为北平。而虽然定都南京,南京有长江天堑,更是航运便利,附近江浙地区乃是富庶之地,但是南京偏安一角,不利于控制中原以及北方地区,在朱标考察了关中、洛阳、开封、凤阳等地后,却因为朱标太子早逝,朱元璋心力憔悴 ,终无心迁都。

  而在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进行削藩,燕王朱棣举兵反叛,并且通过4年的靖难之役,顺利夺取皇位之后,朱棣仅仅在南京1年,便将北平提到陪都地位,迁入江南等地人口,永乐四年便下令营建北京皇宫,为迁都准备。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朱棣要舍弃南京,迁都北京呢?

  第一 靖难之役的后遗症

  1402年,靖难之役胜利之后,建文帝不知所踪,而南京皇宫被其放火焚烧,但更为严重的是朱棣得位不正留下的后遗症。虽然依据惯例,在群臣的三次劝进之下,朱棣勉为其难登基;但是诏书的草拟,方孝孺的即夷十族何惧,而当朱棣果然将方孝孺之家873口杀死,又有建文帝旧臣景清的假意逢迎,携匕首刺杀朱棣,也让朱棣心有余悸,更是将景清凌迟,诛灭全族,连村子都不例外。

  在屠杀建文帝遗臣遗老的同时,有大肆奖励北方的靖难功臣,这也让朱棣在南方失去民心,而即便是宫禁森严,也要一直担忧类似景清之事,再次发生。

  第二 威慑蒙古

  朱棣上位之后,自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对蒙古先后五次征伐,更是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最后死在远征的路上。朱元璋建立明朝伊始,便为了能够防范蒙古进犯,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九个儿子,分封要地,以为藩屏。

  朱棣上任之后,北平作为自己的龙兴之地,距离蒙古部落更近,也更容易打击来犯之敌,而一生征战无数的他,在平定安南之后,也让他可以放心对处于北方的蒙古部族采取进攻 策略,深入漠北之地,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让成祖朱棣圈粉无数。

  第三 北平城的地理区位

  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曾经是六朝胜地、十代都会,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建都。天堑在侧,富庶之地,但这些朝代无一不是偏安一隅。

  而相对于北平而言,北平也曾经是燕国、金国、元朝的都城,它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重要,能够保护中原地区,相较于南京而言能够更好的控制全国各地,而且也有京杭大运河,交通条件也并不差,而且还可以依据长城山海关一线作为屏障,也相对安全,还能减少驻兵南京征伐蒙古的劳师以远,节省财政支出。

  第四 能够平衡官僚之间的平衡,打压党派争斗

  在太祖朱元璋起事之后,正是依靠的淮右集团,他们以胡惟庸、李善长、徐达等人为代表;以及浙西集团以刘伯温为代表的集团,才得以成就大业。但是也正是两大集团之间的相互争斗以及北方士绅的势弱,使得党派之争尤甚。

  虽然父亲朱元璋通过四大案将胡惟庸、李善长、蓝玉更手握大权的功勋诛杀,但是淮西集团的实力还是相当强大,而朱棣作为北方起家,迁都北平,也可以平衡朝廷之上各个派系之间的实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王朝运转。而也正是自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也确定了北京的政治地位。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