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隋炀帝杨广的名气不用多介绍了,毕竟只用了十几年就把一个大帝国糟蹋一干二净的败家子并不多。杨广好大喜功,他在位时三征高句丽、强修运河,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都冒了出来。群雄逐鹿,杨广成了亡国之君,隋朝二代而亡,李氏代隋建唐。关于杨广的谥号,残隋定的是世祖明皇帝,唐朝定的是炀帝。明帝看不上去并不太“明”,但“炀”明显是过于贬低杨广了。

  在杨广做过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大罪”中,有一条的争议极大,这是杨广修建大运河,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修运河只是为了贪图享乐,去扬州观赏琼花,结果滥用民力,造成民怨沸腾。还有人说,修建运河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如晚唐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实际上,杨广并不是修建运河的第一人,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以其都城吴(今苏州)为中心,在太湖平原修建了多条运河。秦始皇灭六国后,也曾经修建过灵渠,并在古运河的基础上修建北起丹徒,南到杭州的水道。东吴和东晋也多次对这条水道加以疏浚整修。可见,水路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早已经被古人所重视。

  到了隋朝,隋炀帝的老爹——文帝杨坚,早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就从潼关到长安引渭水开凿了广通渠,开皇七年(公元587)时又开凿了山阳渎。即使在隋朝,杨广也不是修运河的第一人。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定都洛阳,长安和洛阳成了国家的中心。但是长江以南地区,在三国以后的几百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上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荆州与扬州非常富庶,整个南方也成为了鱼盐杞梓以及丝麻布帛的全国供应地。因此,修建一条南北贯通的运河就可以有效地把国都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

  隋朝之前,南北对峙数百年(包括东晋十六国),隋灭南朝陈统一天下后,南方对隋朝的统治也是不怎么合作的。修建大运河,一是能够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二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富庶的江南搜刮钱财,以及运输。应该说,修建运河符合隋朝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这一点上,杨广的决定无可指责。只是杨广没想到,他千辛万苦才继承的大隋朝,从父亲杨坚篡位算起,首尾不过38年。

  我们再来看杨广修建运河的具体工程。杨广修建大运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各种王朝留下的旧河道。隋唐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修通济渠,从洛阳的西苑连通至今江苏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阳邗沟。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使得通济渠向北延伸,利用沁水河道,南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修建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穿过太湖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杭州)。整条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重要的水系,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的八百里秦川,北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南到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长度达到上千里。

  这条运河北起自北京,南至杭州,它一般被称为大运河或者隋唐大运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京杭大运河,虽然两者起点和终点都一样,甚至部分航段也是重叠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时修建的,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今北京),为了南北沟通方便,裁弯取直,这条运河不再经过洛阳,大体上是一条直线。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整体上呈现“《”状。

  有人说,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后,曾巡游过西北各地,到过突厥与吐谷浑边界。杨广去这两处地方,不是单纯的游玩,肯定也有维护隋朝利益的考虑。但是杨广三下江都,一路上穷奢极欲,奢靡至极,即使他的目的不只是单纯为了游玩,其后果也是非常恶劣的。杨广第一次巡游江都时,船队长200多里,挽舟兵士有8万人,龙舟高45尺,长200丈,上下4层。

  杨皇帝的随从中带有大量的和尚、尼姑、还有道士,客观上对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主观来说,他这次南下,就是为了宣耀皇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第二次虽然带有军事人才,征调南方经济为辽东战争服务的目的,仍是以自己的享受为第一位。第三次是属于逃难,但他到了江都后又如何呢?仍然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杨广巡游江都,即使带有一定的巩固权力的目的,但始终还是以个人享受为第一出发点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隋唐大运河的开通,确实为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加强了朝廷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其次使得南北商业的联系加强。同时,南北交流的交通成本大大下降,加强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

  但是,这些属于“历史贡献”,在这当时是看不出来的。隋朝继承了北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当杨广修建大运河之时,仍然过度征用民力。结果造成男丁不够,只好用妇女充数,繁重的徭役又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即使如此,隋朝在对大运河的开凿疏浚和整个方面,其效果仍远不如之后的任何一个朝代。隋唐大运河在炀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堵塞,之后的唐朝、后周、北宋都要经常对其进行开凿疏浚才能继续使用。

  尤其是在元朝凿了京杭大运河后,明朝和清朝对其不断整修,才真正发挥了巨大作用。应该说,大运河造福后人、造福千秋,是数千年来各种王朝的功劳,而不仅是隋朝或杨广的。杨广修建大运河,虽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但更多是出于自身享受的目的,而且过于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国家元气大伤。最终,天怒人怨之下,杨广自己也被人干掉了,成为历史的笑柄和警钟。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