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孝廉出身的董昭为何被人看作小人?只是因为他所的“忠”跟别人的不一样!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孝廉出身的董昭为何被人看作小人?只是因为他所的“忠”跟别人的不一样!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董昭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名声不显,但在历史上,他对曹操的作用,不亚于荀攸、贾诩等谋士。

  董昭和这些大谋士相比,长处在于执行,能把好规划变成好现实。

  既懂策划,又能实操,董昭的舌头和拳头,一样硬实。

  生于公元156年的董昭,只比曹操小1岁,但他活了整整80岁,到公元236年才去世,曹操还专门向他学过养生。

  这位老寿星,其实比贾诩活得都长。大家都记住贾诩,主要是因为贾诩两次献计,把曹操找得大败。

  董昭这个人,和贾诩的区别也在此。他仿佛就是专门为辅佐曹操而生的。

  在辅佐曹操之前,董昭曾经为袁绍服务,但袁绍未珍惜。

  孝廉出身的董昭,从基层县长、县令干起,袁绍占领冀州之后,任命他当参军。冀州的钜鹿郡和魏郡先后出事,袁绍派董昭为太守,董昭到任后,见招拆招,迅速平定局势。

  人才难得,袁绍对董昭大为赞赏。但是,董昭有个弟弟在张邈那,袁绍和张邈不和,有人诬陷董昭,袁绍就想收拾董昭。

  这一年是公元193年,董昭37岁,他找了个理由,脱离袁绍。

  与荀彧不同,他没有直接遇到曹操,而是被河内太守张扬留了下来。

  不过,董昭劝张扬结好曹操。董昭还替曹操给占领长安的将领们写信,帮着搞好各方面关系。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策划,三国不少谋士都曾制定过。

  但是,真正让曹操把策划变成现实的,很少有人知道是董昭。

  公元196年,曹操在洛阳见到朝思暮想的汉献帝。

  15岁的天子,摆在曹操面前,曹操却有些不会玩了。

  曹操的身边,只带着董昭,他问:老董,下一步,怎么整啊?

  董昭说:这洛阳里,头头脑脑太多,谁都不听谁的。你想在这辅佐王室,整不了。解决之道,是把皇上搬家,搬到你能说了算的许县。不过,这从长安到洛阳,屁股没坐热,又要搬家,大家肯定要反对。行非常之事,才有非常之功。

  利弊精算之后,选择不言而喻。

  曹操又问:确实如此。不过,这里面有个难题,杨奉就在洛阳旁边,他兵多将广,可能不会让我如意。

  董昭说:杨奉好对付,过去他和你的关系不错,你再多多给他送些礼,加深感情。感情深了,再和他说,想把皇帝挪到离许县近的地方,这样方便运粮食。这来来回回一沟通,等杨奉发觉我们的意图时,皇帝已经在许县了。

  好啊!曹操依计行事,顺利将汉献帝迁移到许县。

  从此,曹操拥有了最大的一张王牌。

  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一张画的饼,变成一张能吃的饼。

  在曹操后期,董昭又为他制作另外一张大饼。

  这张饼,虽然做好了,但曹操没吃,他留给了他儿子曹丕。

  公元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这种恩宠,已是人臣巅峰。

  曹操也觉得很满足,很爽。

  然而,董昭告诉他:现在您看起来挺牛,而且您也讲法守法,但是,大家全怀疑您啊。这个时候,不想着为子孙后代打好基础,作好自我保护,不太明智吧?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必须始终有风险意识。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曹操操控之下,先恢复古制,破除汉朝异姓不能为公为王的制度,于公元213年加封魏公,于公元216年加封魏王。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继承王位,同年称帝。

  董昭,当仁不让是曹魏的首席架构师。

  当然,在那些忠于汉的人士眼里,董昭是个小人。在那些反曹的人心里,董昭是个帮凶。

  而在擅于养生,擅于护命的董昭看来,忠于刘、忠于袁、忠于曹,都不是真正的忠。

  真正的忠,是忠于道。

  公元232年,董昭当上司徒,他给魏明帝上疏,陈述当时拉帮结派、互相吹捧的时弊。

  魏明帝随后罢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

  而诸葛诞、邓飏等人,在董昭、魏明帝死后,重新被录用,成为乱魏之臣。

  从这件事看,董昭真是唯利是图、明哲保身的小人吗?

  未必。他顶多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