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一个有骨气很有节操的人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7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演义中张昭曾力主降曹,但其实张昭很有骨气很有节操的一个人,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国演义中吴国可谓是一个奇怪的存在,虽为三强之一,可争霸天下戏份不多,满朝文武,名号响亮的没几个。但是有一句话却流传甚广: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周瑜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可谓家喻户晓,这一次的胜利一半以上都是周瑜的功劳,比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功劳要大,比奔走游说的鲁肃功劳也大,确实是打的漂亮,说外事不决问周瑜也无可厚非了。可要说张昭的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是什么来头呢?
张昭是徐州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东汉末年因躲避战乱南渡,后来入东吴朝堂为官。先是辅佐了孙策,勤勤恳恳,干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实事,出了很多有用的计策。孙策遇刺身亡之后,继续辅佐孙权,孙权也是个明主,为人仁义而行事果断。张昭帮着孙权对内镇压李术孙辅的叛乱,对外战山越伐黄祖开疆扩土,是孙权的左膀右臂。张昭的戏份,印象稍深的地方就是赤壁之战了。因为曹操大军南下攻吴,身为百官之首的张昭,竟然一力主降,让人大跌眼镜。当然了,张昭有张昭的道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而且军力鼎盛,不仅有百战步骑,还新进收服了刘表的水军有蒙冲三千,长江天险已不足东吴自保。再过几十年回头看,其实他说的完全没错。只是像鲁肃说的,东吴能投降,满朝文武能投降,可是当家作主的孙权不能投降,而且周瑜也跃跃欲试,周瑜作为武将之首,不打仗哪有价值。所以还是得跟曹操他们干。试试就试试,只不过,这个结局再推迟几十年罢了。
孙吴整个有一点值得赞扬的地方,一个个怕归怕说归说,可是真的决定了干一件事的时候,还是比较上下齐心的。张昭想投降,当着孙权和满朝文武也就说了;鲁肃说想联合刘备,还真就不辞辛劳穿针引线达成了。孙权说打就打哪怕前途未卜也就干了;周瑜想杀诸葛亮,哪管人家说过河拆桥,还真的就派兵派船追着就去了。 还有一心收服荆州的吕蒙,哪管你关几爷坐镇,就是来要了。这一个个,吵起架来不含糊,但吵输吵赢有结论了,执行起来比谁都齐心协力。
所以当孙权一刀砍掉案几说战的时候,意味着张昭吵架吵输了,那便战吧。张昭充分发挥他的的文治功底,集粮运草、招兵买马,扩充资源,井井有条。吴国将士吃饱穿好,船坚盾固,无后顾之忧。张昭也没见说之前都想投降了,得给自己留点后手动动手脚给吴国大军穿点小鞋,那船还是一点就着,照样烧的旺。有人评价说张昭嚷嚷投降就是一草包?可后来赤壁生死大战张昭一没逃跑,二没坑队友,三没留后路,连带着底下的百官也没说暗地里写个投降书什么的以备不测,最后除了黄盖老将的诈降,曹操是连个像样的投降书都没收到。 东吴铮铮铁骨,有的软,却有骨气,有节操。大家还记得前文说过的关羽之殇的关键人物吗,叛将糜芳,那可是刘备大舅子,大舅子的这点骨气,大舅子这个节骨眼上的节操,比起避难来江东的草根张昭来说,简直一个地一个天。
说到底,张昭之所以力主降曹,是因为张昭就是一搞内政的,百姓吃饱穿暖是他的责任,三军将士刀枪剑戟是他的责任。
所以小编觉得从赤壁之战看来,张昭骨头虽软但却有骨气、不怕死。而且有能力,为人耿直,做事公正公允认真负责,总之,是对得起两任吴主。
或许因为三国演义是蜀国视角的原因,对 “内事不决问张昭”展现不出是什么样的前因后果,更就展现不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概念,所以我们对张昭的印象停留在了出场不多的戏份里面,但是想想张昭的地位和角色,再看看曹操身边的荀彧,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同样都是君王重臣,况且张昭还受太后临终遗言顾命,或许,我们对张昭的认识就不会再这么表面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