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真实的李贽是什么样的?他的评价怎么样?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李贽是怎样一个人,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李贽,既没有在政治上建立丰功伟绩,又不能算是德行卓著的贤哲,也没有写出传世不朽的巨著,却声名远播,从当时到后世一直是个名人。他在世时就是一位争议人物,批判他的人把他看作洪水猛兽,赞同他的人则说他是当世豪杰。到了清代,虽然也有少数人欣赏、同情他,但主流舆论基本上把他作为反面的典型来看待。五四运动以后,李贽又一跃成为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英雄,备受推崇。那么,李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李贽(1527—1602)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世代信仰回教的家庭。大概是因为家中宗教气氛的影响,李贽从年轻时候起,对于生死问题就有很深的关切,后来他广泛接触儒、佛、道三教人物,寻求解决人生和生死问题的方法。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三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参照、渗透、融合,到了明代晚期,三教会通的趋势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而李贽正是当时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李贽看来,只要是有助于解决人生和生死问题的,不必管是来自哪一教,都不妨拿来用。这种想法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的观点。但另一部分人对此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儒、佛、道三教的宗旨有别,义理有界,不能混淆。后一部分人中有一代表人物叫耿定向,当时官位很高,势力也很大,他站在儒教本位的立场上批评李贽,认为他混淆儒佛之间的界限,作了不好的榜样,将导致人们蔑视礼法,败坏社会风俗。李贽和耿定向都坚持己见,毫不妥协,为此引发了一场论争;他们周围的人也加入进来,形成两个阵营,争论不休。争论的结果呢?李贽一方在人数和气势方面占了上风,耿定向一方暂时没了声音。但十多年后,反对李贽的势力又高涨起来,一个官员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把李贽投入大牢。万历三十年(1602),76岁的李贽在狱中割喉自杀。

  当时对立一方给李贽安加的罪名是离经叛道、道德败坏。其实李贽对孔子、释迦都极为推崇,其个人操守更是堪称高洁。这一点,当时论争双方心中都清楚。反对者所不满李贽的,主要在于其行为方式的不循常规。李贽剃发,穿僧服,却饮酒食肉,混迹世间;喜臧否人物、评论是非,出言又往往与成说、常识相左,这可在他存世的著作《焚书》、《藏书》和评点的通俗作品如《水浒传》、《西厢记》中看到。这些言行在当时很容易引起争议,恰巧李贽又是一个高调张扬、不喜隐藏的“意见领袖”,自然容易受到猜忌和迫害。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李贽的人生哲学欲打通出世与入世的界限,实践中则采用佛教禅宗扫落一切成见和世俗格套的方式破除执著。而且他比禅宗走得更远,禅宗祖师棒喝纵横,只限于在丛林寺院,对象是求道参禅者,与世俗礼法无涉;李贽则欲把这一套方法推扩开来,且不论听众对象,肆意宣扬。他企图将一种激烈的破坏式的方法运用到世俗世界,这虽然对一部分人来说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却难以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不能不引起那些以维护世道人心为己任的人的不满,以至于引起当政者的警惕,担心这些行为和言论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破坏礼俗和社会秩序,这样一来,李贽最后的命运就几乎是注定的了。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儒释道三教至此走向融合。李贽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欲打通儒佛的界限,合世间、出世间为一体,代表了时代的潮流,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儒家讲究因材施教,佛教也讲对机说法,李贽却忽视了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对象。从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说,他还没有达到圆满超脱的境界;从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人物—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既有超越的目标又不碍世间秩序的理想途径,其实现尚有待于来者。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