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外国人给慈禧画肖像画,慈禧有什么要求?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9分类:历史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对慈禧口诛笔伐、不遗余力,同时西方社会也出现不少漫画版慈禧形象,样貌丑陋猥琐。1903年,清政府收到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的邀请,美国驻华公使康格的夫人建议由西方画家为慈禧画一幅油画参展。初次听到这个提议,慈禧面露“惶惑之容”,并称此事不能一人定夺,须先与大臣商量。

  按照中国古代风俗,人死后方可画像,以供后世子孙祭祀。康格夫人一再解释,声明世界各国首脑的画像都将参展,英女王也不例外,慈禧有些动心。康格夫人离开后,她便迫不及待地询问画像的具体事宜:画像时为什么要坐着?是不是每天都要穿一样的衣服,戴一样的珠宝?几时可以畫完?当看到女官德龄的油画肖像时她惊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粗糙的画,不过还是很像你。”让洋人画像,不是一时半日可以完成的,需让她长期居住宫中,这会很不方便,“如果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是非传出去就不好了”。慈禧很是盘算了几日,最后决定,让洋画家住在醇亲王花园。花园离慈禧颐和园寝宫非常近,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派德龄专门盯着她,还要留心她与别人的书信往来,特别不能让她和皇上交谈。

  洋画上的中国痕迹

  1903年六月十五日(农历)晚7时是慈禧亲自翻阅历书定下的吉时,但当时的照明条件不好,这个时间根本没法作画,德龄再三解释,慈禧才答应改为上午11点。前一天晚上她特意提早入睡,只等洋画家次日入宫。

  凯瑟琳·卡尔是清政府东海关税务司柯尔乐的姐姐,也是康格夫人的朋友,与慈禧身边女官德龄是故交。若论艺术造诣,这位女画家资质平平,但论及她的身份和性别,进宫为太后画像再合适不过。1903年8月5日这天,卡尔天不亮就早早起床,因为从美国公使馆到颐和园,坐车要走整整三个小时。

  在卡尔后来的回忆中,这一天慈禧盛装打扮:她穿了件明黄色的朝服,上面绣有颜色宛若实物的紫藤,密密地用珍珠装点着,满身珠宝,披寿字嵌珠花披巾,头戴玉蝴蝶和鲜花,手腕戴玉钏,双手指甲戴着长长的护套。

  绘画地点选在颐和园,殿内高大宽敞,但窗户的上半部分都糊着纸,毫无明亮可言,卡尔最后选择了靠近门采光好的地方摆好画架。

  慈禧的愿望是要大的肖像,她不能理解画师先画一幅小画的做法,卡尔只好直接在画布上开始勾勒,但时间不久,就传下懿旨,太后累了需要休息。此后的绘画工作并不顺利,几乎是一点一点完成的,慈禧每天只稍坐一下就会累了或是开始忙别的事,有时一天只有几分钟时间。

  未完成的画像被蒙上黄罩子,平时存放在小房间,房间上锁,只有管事太监有钥匙。在脸部轮廓大致完成之后,慈禧就让德龄穿上自己的衣服坐在那儿,“自己就可以看着画像一点一点成形了。”对于这幅画慈禧有固执的个人意见,画师本人“不能挑选一件家具,不能按照构图法安排一条横纹。不能有阴影。每件东西的颜色都必须涂到均匀得失去凹凸感和生动的效果”。这一度让卡尔很头疼。

  卡尔本来带进宫的是一副小的折叠画架和小画布,根本不适合画一幅真人大小的肖像,慈禧建议她打个大画架的图样,由宫中的木匠去做。没过多久,一个十分灵便的巨大画架就做好了,又过了几天,另外5个大小不一的画架被陆续做好送了过来。卡尔十分不解,太监解释说,太后制作的每件东西都是6个,如果画架少于6个,就开了先例,成改革了。这6个画架都被漆成鲜艳的明黄色,代表皇家威严。

  第一幅肖像画好,慈禧提出要写上她长达16字的徽号,还要加盖两枚印章,这在西洋油画里是没有的,所以卡尔并没有为这些留出空白,这让她很难办,加上自己也不会写中文,最后的处理办法是:把画完全交出去几天,让宫里的中国画师们琢磨去吧。

  作为国礼赠送罗斯福

  画第二幅肖像时,慈禧改穿绣花蓝色常服,头上插了茉莉花球数枚,旁缀珠蝴蝶。在卡尔的请求下,慈禧同意将她的两只宠物哈巴狗也画了进去。这幅带犬的油画被慈禧放在自己寝宫,不让他人传观。这张画如今已经丢失。

  冬季屋内光线差无法作画,加上新糊的窗户纸影响采光,卡尔要求换成玻璃,遭到管事太监的拒绝,因为这样做不仅花费大,还破了例。但这个提议得到了慈禧的认可,窗户纸很快被换成玻璃,家具都被搬到另一边,连那座150年没被动过的精妙大钟也如愿被搬走了。

  新画室刚刚安顿好,慈禧就开始商讨自己的下一幅画像,她想要一幅超级巨大的肖像以送往世博会,大到能画得下所有随驾物品,比如三折屏风、九只凤凰、天竹和雉尾扇,还有一堆堆有象征意义的苹果,最终确定尺寸为宽6英尺,高10英尺。卡尔提出需要先画一幅小像习作,这次慈禧爽快答应了。习作中慈禧已穿冬袍,绣着繁缛花色的缎子面料,下摆缀着重重的珍珠。习作画好后慈禧非常满意,自己收藏作为纪念。将近一个世纪后,故宫工作人员整理旧藏照片,无意中在一卷高丽纸中发现了这幅小画。

  1904年4月19日是慈禧选定的肖像完工吉时,这段时间慈禧开始频频出入画室,对画中的物品也斟酌再三,一件首饰画上后觉得不好,也会要求刮掉重画。她亲自设计画框,顶上是双龙抢夺带寿字的火珠,两边雕刻万寿无疆图案。画框像镜子一样被安放在雕刻精致的架子上。肖像完成后,还专门请来大清官员和各国公使欣赏一番,后被放进樟木箱子,盖上明黄的缎子,搬上火车。因为觉得普通枕木运送圣容不太合适,清政府专门在外务部和前门铺就了一段专用铁道。

  圣容由溥伦护送,由上海乘游轮前往遥远的圣路易斯。1904年世博会后,这幅慈禧肖像被运往华盛顿,中国公使梁诚将它正式赠送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这幅作品现在保存在美国国家博物馆,也就是开头提到修复一新的那幅。

  眼睛要加大,双眉要直

  除了卡尔所画的这四幅油画,还有两幅慈禧肖像同样由一位美国画家完成,后者的艺术水平更胜一筹,连慈禧也认为相比之下,卡尔“所画太粗”。

  华士·胡博1885年出生在荷兰一个普通家庭,后来考进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又到巴黎深造,师从法国著名历史画画家费尔南德·柯尔蒙,马蒂斯和梵高都曾在此学习。虽然师出名门,但出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博在朋友的建议下找到一条迅速成名之路――周游世界,为各国上层人物画像。胡博曾为俄国驻英大使画像,也曾在荷兰驻英大使的委托下为荷兰女王威廉敏娜画像。他从美国出发,游历了日本、爪哇、中国以及朝鲜。野心勃勃的胡博梦想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他积极奔走于各国驻华使馆都没有成功,不过清政府的许多名流都成为他笔下的人物,包括庆亲王奕劻、李鸿章和袁世凯。

  胡博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一次,庆亲王奕劻向慈禧展示了胡博为他画的肖像,慈禧看过十分喜歡,便提出也为自己画一幅。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慈禧对油画肖像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1905年,远在美国的胡博接到中国使馆的邀请电报,电报中请他为一位大清要人画像,要求在回电中注明价格。6月12日,胡博来到北京,他与伍廷芳的会面只持续了短短几分钟,当得知是为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画像后,华士暗暗咬牙:中国人太精明了,要是知道给慈禧画像,应该要至少两倍的价钱。

  6月19日是胡博第一次进宫的日子,他对这次画像无比重视,因为只有四次见到模特的机会,他事先从荷兰大使馆借来慈禧的照片,画了一幅习作。这次作画的中南海仪鸾殿是个有屋顶的庭院,四面没有遮拦,只安装了浅蓝色的竹制卷帘,光线充足,这也是经验丰富的慈禧特意吩咐的,这里“作为绘画地点再理想不过了”。

  初次见到慈禧,胡博惊叹于她与照片中截然不同,“她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连皱纹也带着深意似的,眉宇间充满着仁爱和对美的追求。”胡博对伍廷芳说,他对这幅画有不同的构思,“背景最好较暗,多带点神秘感,也不要过于对称”。但伍说,这是太后的意思,没有人能违背,四十多分钟后,第一次临摹结束。

  第二天早上,胡博带去自己尚未完成的画稿,又画了45分钟,慈禧便走下来开始观看,提出诸如“眼睛上、下方不当有阴影,眼睛要加大,嘴部要显得丰满、朝上,不能下垂,双眉要直,鼻子不着任何阴影”的意见。胡博终于明白,这幅画像“不许写实”。一番挑剔之后,画家只好重画。第三天,胡博带去了修整一新的新画像,年轻貌美,没有阴影。慈禧比较满意,但依然有些许意见,眼睛还需张开一点,眼角尖小一点,说到关键处竟取过胡博的铅笔在他的记事本上画了一条线。

  有过前两次的交流,慈禧与这位洋画师渐渐熟络起来,不再威严正坐,聊起家常,询问对方的夫人和过去。当天画完,慈禧兴致正浓,看过年轻版的自己非常满意,竟问伍廷芳英语的“很好”怎么说,然后微笑着冲胡博说了句:“very good!”胡博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慈禧不想将自己画成老妇,任何岁月催人和哀伤的痕迹都不能画进去。

  两幅截然不同的肖像

  四次临摹完毕,胡博只是完成了慈禧脸部的描绘,还有大量的背景和服饰部分没有完成。那些饰品和背景装饰在太监的阻挠下迟迟没有送来,胡博不得不求助于内务府官员和外国友人,辗转费事,耽误了不少时间。

  胡博在这里埋头画了两个月,光是“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几个字就临摹了好久,终于完成了这幅“年轻版”慈禧太后。他在给友人的信里写道:我成功地绘画了一个30岁妇人的容貌。这幅画目前藏于颐和园,署名“Hubert Vos”,画像高2.23米,宽1.42米。

  令人意外的是,1906年,胡博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先前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是胡博离开中国后参照他在北京所画小样绘制的,画中的慈禧更接近她的真实年龄和当时的照片,也更接近画家心中的东方女强人形象。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卡尔居住北京期间,慈禧有时带着她在戏园子听戏,有时在昆明湖泛舟,时不时会赏赐一些吃食和小玩意,内务府档案记载,应季的瓜果蔬菜,鲜花零食,太监日日送到这位“柯姑娘”住处,也很热闹。冬季宫中人人换装,慈禧特意给卡尔设计了一件中西合璧款式的大氅。

  1904年4月,当时卡尔已经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美国,慈禧特派外务部大臣到美国驻华公使馆,称赞卡尔所绘画像“均称圣意”,并送去各种料子绸缎和宝星一座,面交银票1.2万两作为酬谢,这些银票相当于大清国皇后12年的份例。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