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兵锋骤起,何处逃生:朱元璋的十万子孙是怎样被彻底消灭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一条潜伏的暗线就是所谓的“朱三太子”朱慈炯,其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利用各种机会来刺杀康熙,但最终仍功亏一篑。

  那么,这个所谓的“朱三太子”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历史上真有这样的明朝王爷吗?

  从历史记载看,历史上确实有冒充“朱三太子”的事件,但和电视剧展示的却完全不同。

  譬如清初的“真假明太子案”,崇祯皇子朱慈烺被告发后,内侍十人说是真太子,某妃子说是假太子,结果不管是真是假,先杀了再说。

  再如另一个崇祯皇子朱慈焕,其逃离北京后为某前明王姓官员收养,后以教授私塾为生。康熙四十七年,朱慈焕被人告发,其坦承曰:

  “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

  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结果也被杀了。康熙的理由是,“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

  当然,清廷对于明朝宗室、也就是那些王爷们的政策其实是反复的。

  如在顺治元年的《登极诏》中,其宣示曰: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然而,因为各地反叛依旧,一些明朝宗室也介入其中,顺治三年即改换诏令:“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

  据《清史稿》的记载,仅顺治三年就杀了以下前明王爷:

  五月,故明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谋乱,伏诛。

  九月,故明瑞昌王朱谊氻 ,谋攻江宁,官兵讨斩之。故明唐王朱聿钊走汀州,追斩之。

  十二月,故明遂平王朱绍鲲拥兵太湖,讨斩之;明金华王朱由 起兵饶州,官军击斩之。

  直到康熙四年,国内局势相对稳固后,清廷才晓谕全国:“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

  但到这时,明朝王爷也被消灭得八八九九了,就算剩下来了,也已经不构成威胁。

  当然,说清廷消灭了明朝王爷,也不尽然。事实上,真正大肆杀戮前明王爷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明末义军。

  众所周知,明朝的王爷实在是多,多到国家都不堪重负。

  据明人王世贞在《皇明盛事述》中的记载,当时明朝亲王24人、郡王251人,镇、辅、奉国将军7100人,镇、辅、奉国中尉8951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共7073位。

  乖乖,这些王爷这么使劲造人,老百姓要养活他们,哪里能吃得消!巨量的民脂民膏,养了这帮猪一样的东西,这不是招人恨吗!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明末张献忠、李自成等义军每到一处,只要有王爷府之类,通常做杀光处理。

  如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明襄王朱翊铭等尽数被杀。同年,李自成破洛阳,明福王朱常洵等被屠,口碑极差的朱常洵甚至被肢解后与鹿肉同煮吃掉。

  更有意思的,这帮王爷一点也不省事。崇祯十六年,武昌被张献忠所围,湖广官员苦求楚王朱华奎借银子充军饷,后者搬出一把明太祖所赐的包金交椅,称:

  此可佐军,他无有!

  待城破,朱华奎被沉江,全族两千余人被杀尽,府中抄出金银百万两,辇载数百车不尽。

  张献忠入四川后,又将蜀王朱常浩全族屠杀,而攻入山西的李自成也痛痛快快地将代王、还有平阳、汾阳、庆成王等杀得没剩下几个。即便是投降的,也大多免不了一死。

  当然,清廷也那些朱家子孙也不客气。

  据统计,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先后擒斩的明朝宗室、其名号可稽者,仅郡王以上就有五十多人,对他们的家属,无论少长尽诛之,以此计算,总人数当在万人以上。

  如此一来,这十几万的朱元璋的子孙也就被扫进了历史的沙尘,彻底消失了。即便改名换姓、偶有残余的,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泯然众人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