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困扰了明成祖朱棣十六年之久?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我们知道,明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在建文帝继承皇位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大肆削藩,这一做法引起藩王的不满。

  尤其是燕王朱棣,其势力相当强大,对侄儿建文帝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后来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要为君主清除身边的奸臣,围攻京城,发生叛乱,史称“靖难之役”。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事件的发生。

  一、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四年(1402),那年六月十三日,大将李景隆做了无耻的叛徒,打开了金川们,放叛军北军入城。而此时的朱棣却在城外面守候,他没有急于进城,心里正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他认为死到临头的建文帝只有两条路可走,无法抵抗叛军的建文帝投降或者自缢,除了这两条路,建文帝别无选择,他只等着做皇帝。所以当扎营于龙江驿的朱棣发现宫城起火时,他也开始十分慌乱,立刻命士兵进城。当然他进城的目的救火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寻找一样东西——建文帝,活的死的都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十分清楚这件事的厉害关系,如果建文帝死了,大不了背一个逼死君主的罪名,自己的骂名够多的了,再多一个也不在乎。如果活着的话,把他抓起来关入大牢,也就不怕他以后再胡作非为了。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最糟糕的事情出现了,建文帝却不按套路出牌,他选择了第三条路——失踪,这个建文帝注定要和他一生作对的,这可把朱棣急啥眼了。

  皇帝不见了,失踪了,到哪儿去寻找呢?

  二、寻找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毕竟是合法的皇帝,而自己不过是占据了京城而已,全国大部份大部分地方还是他的地方,官吏臣民还会效忠于他的。万一他溜到一个离他很远的地方,然后号召大臣勤王起来讨伐自己,自己能不能打赢他们还是个未知数,况且民心不一定向他,这该怎么办?朱棣再次命令士兵仔细搜查,然而还是一无所获。

  找不到建文帝朱允炆,朱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能有人就会说,大张旗鼓的寻找啊?

  客官,不满你说,这个人可是不能公开寻找的。

  首先不能张贴寻人启事,什么身高几米,多少岁,上身穿什么衣服,下身穿什么衣服,与某年某日走失,家人甚是想念,见启示速归等等之类。

  其次,也不能发A级通缉令,写上有提供线索或发现嫌疑犯者,奖赏多少钱之类的语言。因为朱棣的行为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合法的,即所谓扫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皇帝是没有错误的,怎么能通缉呢!

  再者他也不能派人公开大规模寻找,因为这样无异于告诉别人建文帝还活着,心中别有企图的人必然会蠢蠢欲动,他就不可能当上皇帝,即使当上了皇帝,这个皇位也就有点坐不稳的因素了。

  可是不找,万一哪天蹦出来个建文帝,真假不论,号召力是肯定有的,他出来找事,还让不让人安心过日子,这实在是一件要命的事啊。因此朱棣下定决心,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建文帝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和下西洋)

  三、最终结果

  为这件事朱棣想出了两个绝妙的计划:

  一是向外界宣布,建文帝已经于宫内自焚,并找到了遗体,通过这向外界透漏信息和暗示,建文帝已经归天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大臣们你们的美梦就破灭吧,再不要胡思乱想了,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好好跟着我朱棣干事业吧。

  二是秘密派人暗中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具体的查访工作有两个人去做。一个是胡濙,寻找路线是本土陆地。另一个是郑和,负责海上寻找,就是后来的郑和下西洋(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我们重点说说胡濙。

  永乐五年(1407)胡濙带着朱棣的绝密使命出发了。胡濙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想工作——寻人。朱棣看着胡濙远去的背影,心中期盼着那个人的消息尽快传到自己的耳朵里,死了也好,活着也好,只要让我知道就好。

  苍天不负有心人,胡濙也不辱使命,胡濙经过十六年的艰苦跋涉,苦苦搜寻,最终在朱棣驾崩前一年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已经驾鹤归西了。

  这件事足足困扰了朱棣十六年,直到他临死之前,才有了答案,最终使他临死前放心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完成了心愿,没留下遗憾。再没有人跟他抢夺皇帝了,再也不怕有人起来造反抢夺他子子孙孙的政权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