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繻葛之战是怎么回事?对郑庄公而言意味着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5浏览:38分类:历史

  郑国曾在繻葛大败周王朝联军,后世称之为繻葛之战。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荥阳的郑上路与三公路交叉口,有三尊高达十几米的雕塑,这就是“郑氏三公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荥阳就是郑国发家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就是三公之一的郑庄公。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繻葛,周王的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繻葛之战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为什么周桓王要攻打郑国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周平王还在位时,周郑之间又有了矛盾,因为郑国内部共叔段的缘故,郑庄公不敢擅自离开国度到王城辅政。有一次虢公忌父到王城述职,跟周平王聊得很开心,加上周平王本来也因为庄公父子多年把持朝政,就想把权利分一些给虢公忌父,虽然虢公忌父推辞不受,这事却被郑庄公留在平王身边的眼线知晓,并告知了庄公,因此,也就引起了庄公的嫉恨。但是郑庄公是个既聪明又狡猾的人,他知道这件事后赶紧跑到王城,说自己无才,要退居二线,让虢公来辅政。平王心知理亏,又忌惮庄公权势,就提出“周郑交质”来化解矛盾。

  后来,平王驾崩,作为人质的太子姬狐要从郑国回王城即位,结果因为过于伤心,刚到王城就死掉了。不得已,这才让太子的儿子姬林即位,也就是周桓王。这桓王可是年轻气盛,性格倔强。一来恼恨父亲因为质郑而死,二来看不惯庄公长期把持朝政,就跟周公黑肩商议,准备罢免庄公职权,让虢公执政。虽然周公极力劝说,桓王还是固执己见。第二天一上朝就对庄公说:“卿乃先王之臣,朕不敢屈在班僚。卿其自安。”这不明摆着要撵人嘛!庄公也不是吃素的,立即回到:“臣久当谢政,今即拜辞。”就这么愤愤然离开了朝廷。

  离开就完事了?非也。正是因为这次庄公被罢免,才真正使周郑结下了梁子。庄公憋了一肚子气,手下的人也是各个义愤填膺,大夫高渠弥首先发话:“吾生两世辅周,功劳甚大。况前太子质于吾国,未尝缺礼。今舍吾主而用虢公,大不义也!何不兴师打破周城,废了今王,而别立贤胤。天下诸侯,谁不畏郑,方伯之业可成矣!”这意思是,桓王太不仗义,干脆兴师伐王,废了他,重新立一个贤王。在这之前的正史中,从未出现过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可见,此时,大周朝引以为荣、赖以生存的周礼已经开始走向歧途。

  最后,庄公采取了大夫祭足(也叫祭仲)的建议:由祭足率领一支军队开到周王城郊外的温、洛,假说因为年成不好,向周王借粮,如果周王派人责备,我们就有说辞了;如果不管不问,庄公就可以继续入朝执政。温大夫当然不同意了,因为没有收到王命。祭足是怎么干的?他说:“方今二麦正熟,尽可资食。我自能取,何必求之!”于是,直接带着士兵把温的麦子全部割了,带回郑国。而且,过了三个月,有带兵偷偷地把王城周围的早稻收割完毕。

  说实在话,这不就是强盗逻辑和强盗行为吗?话又说回来,这可是一个诸侯国对天子的言行,在极为严格的周礼下,竟然出现了此等兽行,换做哪一个天子也不能忍吧。然而,故事又出现了滑稽的一幕,桓王没吭气(嘴上不说,心里也恨死了庄公吧),而是命沿边所在,加意堤防,勿容客兵入境。其芟麦刈禾一事,并不计较。按理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周天子完全可以命令各地诸侯勤王,讨伐郑国吧。事实却是,周桓王没这么做,其他的诸侯也没有主动勤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此时的周天子权利已经大大削减了。

  好吧,这些事都能忍,可是,接下来的这件事可是实在忍不了了!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假托周桓王之命,联合三国军队攻打宋国,这让周桓王很生气。周桓王脾气不好,不会隐忍,属于冲动型的性格。他一怒之下,任命虢公林父秉政,不用郑庄公。郑庄公是好惹的吗?他一生气,干脆不去朝见天子了,并且是一连五年都没去。

  到了第六年,周桓王反倒沉不住气了,他说:“寤生这小子也太不像话了,居然不来看我,如果不教训他,我这个老大还能混吗?我要亲帅六军,去问他的罪。”

  虢公林父劝他说:“郑家几代人都有功于王室,现在他不来看你,是因为你把他的权收回了。如果你一定要讨伐他,也不要亲自去,你是老大,万一失败就彻底没有面子了。”周桓王说,“寤生这小子欺我太甚,我和他势不两立,一定要亲自去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召集蔡、卫、陈三国,共同出兵打郑国。这时候,陈桓公刚死,公子佗杀了太子自立为君,国内人心惶惶。公子佗刚刚即位,名不正言不顺,不敢得罪周天子,就答应出兵。周桓王命令虢公林父带领蔡国和卫国的军队为右军,命令周公黑肩带领陈兵为左军,自己率领中军,浩浩荡荡向郑国进发。

  郑庄公听说周桓王带兵打过来了,就问大家怎么办,有的说他毕竟天子,我们不能抵抗,去请罪吧。有的说,他们来势汹汹,我们应该固守不出。郑庄公听了都摇头。公子元就说:“我们是臣,周桓王是君,我们没多大的理,要打就速战速决。王师分三军,我们也分三军和他对打。陈国国内刚刚发生叛乱,军心涣散,这是突破口,我们先打他的左军,肯定能赢,然后再打右军,蔡卫两国军队也不会多卖力。两翼取胜后再合兵攻打中军,肯定大胜。”

  郑庄公深表赞同。这时有人来报,说王师已到境内的繻葛了。郑庄公就命大夫曼伯率领右军,祭足率领左军,自己带着高渠弥、原繁、瑕叔盈、祝聃等为中军,在繻葛和王师对垒。

  周桓王一点也估量不出对手的厉害,郑庄公居然敢出兵迎战,这让他很愤怒,他要亲自出战。虢公林父赶紧把他劝住了。周桓王准备了满满一肚子的骂人的话,想说给郑庄公听,哪知道两军对峙,郑庄公就是不露面。周桓王使人挑战,对方也没动静。从早晨到午后,周桓王的队伍有点大意,也有点泄气。就在这时,郑国军队忽然鼓声如雷,奋勇杀来。

  繻葛之战

  一切按照计划行事。曼伯杀入王师左军,陈兵果然毫无斗志,还没打就跑了。祭足杀入右军,蔡、卫两国也不太抵挡,只顾找路逃跑。左右两军一退,中军必然不稳,大家也想跑,这时候郑国军队排成整齐的队伍,就像一堵大墙一样压了过来,王师死伤无数。周桓王下令撤退,他还挺勇敢,亲自断后。哪知道他的绣盖太招眼了,被祝聃看见,心想这底下的人可不就是周桓王吗,且让他吃我一箭。祝聃是神射手,箭无虚发,一箭正中桓王的肩膀。所幸桓王的盔甲质量比较好,伤得不重。这时候,虢公林父赶来救驾,祝聃等人还想再杀一阵,却听到阵中锣声大响,于是各自收兵。

  祝聃回来对郑庄公说:“我已经射中桓王的肩膀了,再往前杀一阵,就能把他活捉了,你怎么吹响集结号了呢?”郑庄公说:“虽然那鸟人不对,但他是天子,你把他活捉回来怎么处置呢?你射他也不应该,如果把他射死了,我就有弑君之罪。做事不能过火啊。”这就是郑庄公的聪明之处,适可而止,该硬的硬,该软的软。

  郑庄公随后命祭足带着十二头牛、一百只羊和百车粮草,连夜送到周桓王大营,去陪罪。祭足跪在周桓王跟前,替郑庄公请罪说:“寤生我真是该死啊。我本意是用兵自卫,没想到手下的马仔防卫过当,把您给伤着了,我吓得腿都抖啊。现在我送点东西给您压压惊,希望您能原谅我。”

  周桓王能说啥呢?他啥话都说不出来。有愤怒,有惭愧,有后悔,又有点不好意思,尴尬之极。

  周桓王撞了南墙,自取其辱,威严扫地之后,便彻底灰了心,从些再也不提郑国的事了。周王朝的威信更是一落千丈,各诸侯更加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经过这一战,郑庄公达到了他事业的巅峰,俨然就是各诸侯国的霸主,有人称其为春秋初霸。也正是这一战使得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周天子成为被高高举起来的空架子,直到公元前256年灭亡。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