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导致王莽政权被推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5浏览:4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昆阳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
地皇四年(23年)初,王莽军队主力东攻赤眉军,中原空虚。绿林 军挥师北上,沘(bi)水(今河南泌阳境)一战,消灭了王莽荆州兵甄阜、梁丘赐部。接着又击败王莽军严尤、陈茂部。绿林军发展到了10 余万人。二月,更始政权建立后,以主力部队北上围攻战略要地宛城 (今河南南阳)。同时派王凤、王常、刘秀等人统率军队,迅速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县(今河南郾城南)等地。
王莽闻讯大惊,急忙改变军事部署,将进攻赤眉军的主力部队调回,转攻绿林军。三月,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赶赴洛阳,征发各郡精兵42万,号称百万,向南进攻绿林军。
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与严尤、陈茂会合后,直逼宛城。途经昆阳,即以全部兵力,将昆阳重重包围,务求攻克。当时昆阳城中繹林军仅有八九千人。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绿林军将领意见发生了分歧。不少将领认为敌我兵力悬殊,战则必败,主张化整为零,弃城出走,回到根据地,再图恢复。刘秀极力反对,主 张鼓舞士气,坚守昆阳,消耗王莽军兵力,然后伺机破敌。诸将同意 了刘秀的建议,决定由王凤、王常等率众坚守,刘秀出城调集援军。 刘秀、李轶等率13骑冲出昆阳南门,赶赴郾县、定陵一带求援。
王莽部将严尤向王邑建议:昆阳城易守难攻,应当绕过昆阳,迅速进攻宛城,击败宛城的绿林军主力,昆阳城则可不战而下。王邑等人自恃兵多势众,不听劝告,坚持先攻昆阳。且扬言道以我百万之师,所过之处自当残灭,等屠灭此城后,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前歌后舞,岂不是很痛快的事吗!”王邑令军士挖掘地道,制造云车,加强攻势。昆阳守军众志成城,合力抵抗,多次击退王邑军的进攻。
昆阳城屡攻不下,严尤再次向王邑建议网开一面,使城中守军逃出一部分,然后散布舆论,动摇其军心,瓦解其士气。刚愎自用的王邑依然不予采纳。
刘秀等人抵定陵、郾县后,说服本不愿出兵的起义军将领,于六月初一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人为前锋,奋勇进 攻,斩杀王邑军数十人,士气大振。这时更始军主力已攻占宛城3 日,但战报尚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鼓舞士气,动摇敌人军心,制作义军已攻占宛城的战报,用箭射入昆阳城中;又故意遗失此战报,让其在敌人军队中传播。
接着,刘秀挑选出勇士 3000人,迂回到敌军侧后,出其不意,向王邑大本营发起极其猛烈的攻击。王邑下令各营按兵不动,自己和王寻率领万人迎战。一经交手,王邑军阵势大乱,败溃,王寻被乱军所杀。昆阳城内守军乘势出击,内外夹攻,杀声震天动地。适逢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河水激涨,王莽军自相践踏,溺水而死者无数,全军一败涂地。王莽军主力损失殆尽,只有王邑、严尤等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昆阳之战歼灭了王莽军队主力,宣告新莽政权即将覆灭。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统治后期,荆州地区连年灾荒,农民大量流亡。天凤四年(17年),饥民们在王匡、 王凤兄弟领导下起义,起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队伍很怏 发展到上万人。地皇三年(22年),绿林山爆发瘟疫,起义军离开那里。次年二月,王匡、王凤等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六月,刘秀等在昆阳大败王莽军队主力,奠定了推翻王莽政权的基础。八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早在绿林起义的第二年,琅蚜(今山东诸城)人樊崇也在莒县率众起义,部众多达数万 人。起义军将眉毛染成红色,以便与官兵区别,故称赤眉军。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 西)攻杀王莽军万余人,军威大振,乃转战于今鲁、豫、皖交界处。攻下洛阳后,分兵西进,大败刘玄的军队。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更始政权灭亡。次年底,赤眉军离开长安东归,为刘秀所败,樊崇投降后被杀,起义失败。
猜你还喜欢
- 11-29 在王莽辅佐汉帝时,为何要推行“禁二字名”的法令?
- 11-28 如果从当皇帝这个角度来看,王莽算是个好皇帝吗?
- 11-28 王莽在历史上被承认是皇帝吗?他死后又为何没有谥号?
- 11-28 王莽在历史上备受争议,古代史学家对其又是怎么评价?
- 11-28 王莽为何为官这么顺利?竟可以在西汉朝堂扶摇直上
- 11-28 西汉哪位仅九岁皇帝登基后,王莽得到朝野的一致拥戴?
- 11-28 王莽是新朝开国皇帝,为何在称帝前却赐死长子王宇?
- 11-28 王莽到底算不算一位暴君?王莽做了什么招致诸多不满?
- 11-28 王莽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他的哪个女儿留下的是美名?
- 11-28 王莽的篡位之路牺牲了哪些人,最终才架空西汉政权?
- 11-27 王莽建立新朝后,他推行的新政改革为何是必然失败的?
- 11-27 由于新朝正值王莽改制,因此建立了什么新的官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