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刘邦是个文盲,为什么他还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6分类:历史
大家好,说起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往下看。
说到刘邦吧其实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的成就也很高,前后经历多少年,总算是把汉朝给建立起来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些我们说一些刘邦的其他的事情,话说刘邦好像不怎么读书,也就是关于他读书的资料没有,也就是说他一介文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
刘邦可没有不读书,《史记卢绾列传》记载:“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在那个连纸张都还没发明的时代,读书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即便刘邦仅仅只是能认字,其文化水平都已远远高于樊哙、周勃一群小伙伴。更何况“学书”不是单纯的认字,是一套教材的学习。《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只能说刘邦学书没学礼,有文化没教养。刘邦的学识只是不如萧何、张良、陈平、韩信一类大才,把张良、陈平比作博士生,刘邦好歹也是高中毕业。相对下,拥有良好教育环境的项羽什么都不肯尽学,此消彼长下还真不见得文化水平高过刘邦。张良用《太公兵书》教刘邦,刘邦一点就通,被张良认为刘邦是天才,刘邦若没有文化根基,就根本也没法做到让张良一点就通。
刘邦从一开始的志向就不是老老实实的做农民,刘邦崇拜信陵君魏无忌,他跟当时想要通过才识打破阶级的许多游士一样,也期望通过才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就算没有反秦战争,刘邦大概也会通过依附某位贵族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恰恰源自于刘邦具有一定的才识,不是胸无点墨的人物。
陈平和韩信一类人物通过献策献计来获取社会地位的士,正是刘邦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可能正因为有过这种心情才能理解韩信、陈平的需求,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成为了招贤纳士之人。后世的说书人为了给刘邦和项羽塑造对立的脸谱,才习惯把刘邦说的不学无术。
秦朝的官吏极为讲究通晓秦国律令,在缺乏普及教育的情况下,能够基本理解秦律的都算是人才,不然刘邦实没法成为亭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用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所谓求盗就是后来的捕快,刘邦好歹也要管刑事案件。
萧何的事迹更证实了这一点,他苦学历代律法,就是想从下级官吏获取晋升空间。刘邦听韩信、陈平的见解,就给予他们重要的职位,令追随自己多年的战将感到不满,而刘邦没有相应的才识也没法理解韩信、陈平的见解,大概也会跟不满的战将一样一头雾水。
从刘邦与樊哙、周勃、灌婴等人的差异就能知道,刘邦在秦朝大约拥有中上的文化水平。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刘邦对刘肥有补偿心理,但为何不能将其立为皇太子?
- 11-30 即使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他能阻挡刘邦大军的围剿吗?
- 11-30 汉初三杰对西汉有着很大的功劳,但为何会有不同的命运?
- 11-30 很多人认为刘邦比不上项羽,但在真实历史上又是怎样的?
- 11-30 曹氏是刘邦大儿子刘肥的母亲,其身份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 11-30 雍齿可是背叛了刘邦,张良为何建议刘邦给他一份赏赐?
- 11-30 刘邦手下还有着哪些大将?竟能让韩信不敢起兵造反
- 11-30 为何许多高人都舍项羽而去?难道刘邦有着别样的魅力?
- 11-30 刘邦四十多岁才起兵反秦,他如何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功业
- 11-30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这么多,刘邦一介亭长为何能脱颖而出?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根据史书记载,为刘邦生下长子刘肥的曹氏究竟是什么结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