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为什么要花大功夫把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43分类:历史
古代要花大功夫把人发配千里之外?接下来历史屋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发配又叫流刑,即流放之刑,也就是把违法犯罪之人送往边疆蛮荒地区服劳役和兵役。
这种刑罚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是比较重的刑罚了,可以说仅次于死刑。边疆苦寒,生活条件极差,一般来说,被发配到边疆的囚徒迟早会因繁重的劳役而被折磨致死。而且有的年龄比较大或是身体不好的囚犯,可能还没有到地方,在路上就死掉了。相比于男性囚犯,女犯更惨,不仅要服劳役,还会遭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凌辱。比如在清代,有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规定,女犯一旦遭到这个处罚,还不如直接抹脖子死了算了。
更重要的是,古代人一般都重乡梓,讲究落叶归根,可一旦被发配到边疆去充军或服役,那基本上大概率这辈子就客死他乡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但是,在统治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偌大的恩典。为什么呢?因为被流放的囚犯一般犯的都是实打实的死罪,统治者仁慈,不忍赐死,或是念及其人或家族曾有功于国家,才决定免其死罪,改为流刑。
也就是说,统治者认为流放再差,好歹能保一条命,总比死掉强,但这仅仅是针对达官贵族来说。古代不少高级官员也曾因龙颜震怒而遭到发配,但由于大家都知道这种流放就是皇帝借故训斥或是找人背锅,早晚有一天人家还要官复原职,加之家族到处奔走,打点上下,所以流放本身反倒成了长途旅行,路途上轻松自在,饮食起居都有人伺候,到了地方不仅不用服苦役,地方官还要出城迎接,伺候周到,心里还得想着,可算逮着个机会好好拍拍人家的马屁,放平时人家可能正眼都不瞧你。
普通人遭到流放那就惨了,与其要承受那么多苦难,最后客死他乡,无人埋葬,倒不如直接一刀砍死,好歹没有痛苦,还能有人给收尸。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