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哪里才是他真正的隐居地?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9浏览:33分类:历史
千古诗人陶渊明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也留下了出生、籍贯、居住地、隐居地等诸多谜团。仅陶渊明的隐居地,目前已有安徽黄山潜口、浙江九峰山、江西庐山、浔阳柴桑等多个说法。然而,据考证,江东姑孰横山才是陶渊明真正的隐居地。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江东姑孰横山地处今安徽马鞍山市与江苏南京市交界处,古称衡山、藩篱,也有吴山、隐居山之称。《史记》、《左传》、《越绝书》中“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而至于衡山”等吴楚大战之“衡山”即此;据说这里还是泰伯、仲雍给太王采药开创古吴的隐居之地。山麓丹阳古城,春秋以前就有,秦统一天下后在此设县,因这里有个盛长红杨柳的大湖泊——丹杨湖,县取名为丹杨(阳)。
早在陶渊明去世时,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并序》中就说陶渊明是“南岳幽居者”而非江西庐山,只是把同名的江东“衡山”依旧称作南岳“衡山”罢了。研究发现:湖南湘山改称“衡山”是隋朝之事,此前的“衡山”是汉朝被封为南岳的“潜霍之山”——天柱山,而汉代之前天柱山是副南岳,主南岳则是地处古吴越的江东“衡山”。颜延之在这里只是沿袭了江东衡山的“南岳”旧称。
陶公死后一百年的南北朝时代,昭明太子萧统也曾以“悠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陶渊明集序》)来描写陶渊明由江西到江东逆旅“寓居”的情况。
大唐盛世是研究晋史、编写《晋书》的重要时代,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对陶渊明、谢眺等晋代诗人仰慕有加的著名山水诗人。李白游遍名山大川,多次游居姑孰,最终定居当涂。他在姑孰周边的诗文中多次以“陶渊明”相喻(如:《题东溪公幽居》中“宅近青山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山中与幽人对酌》中“我醉欲眠卿且去”,《江上答崔宣城》中“陶令忽相逢”等),大家多以为引典借喻,而不被重视;其实,李白在此多次有感而发,并非偶然。
李白的《九日登山》一诗,不仅对陶渊明隐居姑孰大地写的明确,还写出了陶渊明来此隐居的重要原因。诗中写道:“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寓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从诗的内容来看,土接响山、水连宛水具有宣州地域的显著特征,而菊花秋色和孟嘉落帽之情景,与李白《九日龙山饮》中“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情景相同,这首诗明显写于姑孰龙山。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写出了陶渊明辞官,不与世俗同流,又因为酒的原因“归去来”而寓居到姑孰大地(唐代属宣州)的事实。
不仅如此,诗仙李白还认为,横山石门园田景致就是陶公《桃花源记》的模本。李白在横山所作《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中写道:“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因南北朝陶弘景曾在横山隐居,有学者以为李白笔下“陶公”系指陶弘景;可是,“陶公”就像关公、包公一样,往往是对陶渊明的特称;诗中的“遍桃花”、“鸡豕”、“繁桑麻”,尤其“秦人家”等,更是陶翁笔下“桃花源”之景象。在李白看来,这里无疑是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