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史书上的一些记载,赵光义还对哪些事情作过自述?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8浏览:50分类:历史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继位没有遵循我国历史上常见的嫡长子继承制,反而是采用了极为罕见的兄终弟及制,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后世文人学者对他的继位备受质疑,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正是那晚的“烛声斧影”,才有了他坐上皇帝宝座的机会。正是他这种不合常理的继位方式,使得他自己也惴惴不安,因此他才会通过不断的造假来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通过不断的改革朝局来巩固的皇位、强化他的权威。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光义一生中有三个名字,第一个赵匡义是父亲赵弘殷所起,第二个赵光义是哥哥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为了避讳所赐,第三个赵炅是自己做了皇帝后自创,由此也可以看出,赵光义对自己做皇帝前的历史十分看在意。这是因为赵光义在做皇帝之前可圈可点的事迹很少,史书上对自己早年经历记载更是十分模糊,所以在他继位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篡改运动。在经过这一系列的历史重构,甚至不惜“抢夺”哥哥赵匡胤的功劳后,赵光义成为了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文武全才,成为了为大宋开国建立了不世功勋的英明君主,而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继位变得理所当然。
在古代凡是做皇帝的人,出生时必然有异象,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从宋太祖时开始,皇帝出生就必然伴随着红光。赵光义既然做了皇帝,那么他的出生自然也就变得不同凡响了,《太宗本纪》记载“是夜,赤光上腾入火,闾巷闻有异香”,既然哥哥赵匡胤出生时有红光和异香,那么同样做了皇帝的赵光义,出生时自然也要有这两个标志。大家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异象都是假的,只是为了突出帝王出生时的不平凡,尽管这些所谓异象都是些假话、大话、空话,但这些假、大、空却一个都不能少。
在去掉这些假、大、空的套话后,史书上关于赵光义年少时事迹的记载却很少,《太宗本纪》记载“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说得好听点是赵光义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领导力,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别人都怕他,说不好听的就是赵光义从小就调皮捣蛋,经常欺负小朋友。这从另一面说明赵光义早年间值得记载的事情很少,既没有没有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也刘备那种“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情壮志,只好连小时候做游戏的事情都写进去,可见是真没什么可写的。
除了史书上这些记载,赵光义对自己早年间的事情也有过自述,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做了十三年皇帝的赵光义在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下了一个诏书,在这个诏书中讲述了自己早年间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十六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征淮南,并且自己“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听到自己的勇武事迹后“拊髀大喜”,并且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曾跟随赵匡胤和周世宗一起北伐。这个说法在《宋会要辑稿》中也有记载,按照这个说法,周世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征淮南和北伐,赵光义都有参与,并且自己的勇武还得到了赵匡胤的欣赏。
然而赵光义的这个自述在时间上就漏洞百出,赵光义是出生在后晋的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应该是后周的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然而这一年发生的是高平之战, 并没有征淮南的事情,而赵匡胤父子征淮南是在显德三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十八岁左右。根据《东都事略》记载,赵匡胤父子征淮南后,赵弘殷带回来一批书籍“归以遣太宗”,这说明当时的赵光义根本没有出征。
除此之外,周世宗北伐是发生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二十一岁。赵光义之所以说自己参与了这两次战争,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的武功了得,在大宋开国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领了,但赵光义本质上是一个文人,他可能会骑马射箭,但绝到不了“贼应弦而踣者甚众”的地步。
“陈桥兵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毕竟赵匡胤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上夺取的政权,但它在大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此是否参与“陈桥兵变”对宋太宗赵光义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了赵光义参与了“陈桥兵变”,但对他的描述只有“入白太祖”这一件事,也就是说赵光义在整个“陈桥兵变”中, 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向赵匡胤做了一个汇报,赵光义尽管参与了,但是贡献微乎其微。而在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整个“陈桥兵变”是由赵普和赵光义共同谋划的。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详细地描述了赵光义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并且描述了“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是赵光义在赵匡胤率军回开封时,扣马进谏让士兵回兵营不要抢劫,因此赵光义就成为了“陈桥兵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然而李焘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加了“《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这么一个注释,这说明《旧录》的记载是赵匡胤自行约束士兵的,而赵光义及其后代编写的《新录》中记载的是赵光义拦马进谏的,这个注释表明了赵光义在继位之后,对他早年间的历史进行了太多的修改。
宋初著名直臣王禹偁在写《建隆遗事》时表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赵光义经常修改史书,他担心宋太祖赵匡胤对大宋开国的功劳被遗忘,因此将正史中所没有记载的汇集成册。尽管现在《建隆遗事》已经失传了,但里面记载的十一件事却流传下来,学者们结合其他书籍考证,认为这十一件事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由此可见王禹偁所说的赵光义将太祖赵匡胤功劳修改的事情是比较可靠的。
在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赵光义曾召集群臣说了一番话,他认为尽管太祖赵匡胤的这段历史刚刚过去,但是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有很多的缺失,因此要把这些缺失的东西重新编写。其实这是赵光义对《旧录》的记载不满意,直到大臣们在《新录》中加入了赵光义扣马进谏这个细节,换言之赵光义不满意的是《旧录》中记载的他在“陈桥兵变”中毫无作为。随着《新录》的不断修改,赵光义就成为了“陈桥兵变”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他的形象也就变得无比高大。
“陈桥兵变”是大宋开国的重要事件,如果赵光义参与其中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么他就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功臣。在五代十国时期,每次的政变都伴随着流血,无数的百姓跟着遭殃,而整个“陈桥兵变”却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如果这种“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的局面是赵光义造成的,那么无疑为他加分不少。所以就变成了是赵光义扣马进谏,宋太祖赵匡胤才下令士兵回营,因此才没有导致百姓遭殃,社会秩序没有发生动乱。《旧录》中说的是太祖赵匡胤自行约束的,但赵光义将哥哥这个功劳抢夺了,除了有为自己加分的原因外,还隐藏着更为重要的原因。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圣绪》中记载“太祖嘉帝英略,友爱益至,传位之意始于此 ”,这是说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看出来赵光义很了不起,所以从那时候起就有传位给赵光义的念头。曾巩的这段话表明了赵光义重构历史的最本质的用心,那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是因为自己早年间的英明神武得到了赵匡胤的嘉许,而陈桥兵变中又表现出了一个仁君的潜质,因此太祖赵匡胤才会传位给自己。所以赵光义要把自己的历史重构,使得自己在大宋开国前就已经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且在大宋开国最重要的“陈桥兵变”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赵光义在成为皇帝之后,甚至于他的皇位已经非常巩固了,他开始对自己早年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耿耿于怀,他不满意史书中对自己早年间的事迹记载的模糊不清。究其根本原因,是他继位合法性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而这不单单会影响到自己,更会使得世人对自己后代皇位的合法性产生质疑。所以他要重构自己早年的历史,使得世人不再质疑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更使得自己后代的皇位不再受到世人的质疑。
如果赵光义按照母亲杜太后的遗命,自己百年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百年之后再传给哥哥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尽管这样的皇位传递方式遵循了母亲的遗命,但是这个皇位的传递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预测,大宋王朝面临的很有可能是手足相残的血腥局面。杜太后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她不知道皇位不是家族私产,而是家庭私产,而赵光义的这一系列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大宋皇位的平稳交接,也将大宋王朝从五代十国的混乱剥离出来。
赵光义篡改史书的做法固然不值得推崇,但最后的效果却是保证了大宋王朝的稳定,这也是像司马光、李焘这样的正直的史学家乐意为其背书的原因,但作为一个正直的史学家,也不忘记在背书的同时将真实的历史写出来,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支持赵光义的立场。
无论如何,宋太宗赵光义对大宋王朝的稳定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整个宋王朝几乎没有出现皇室夺位的惨剧,皇位交接的稳定保证了大宋王朝没有大的内乱,这或许是军事实力不强的宋王朝,在强敌林立的背景下延续了三百多年的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赵光义的重构改变了整个大宋王朝的命运。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