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赵孟頫的书法到底怎么样,在书法史中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7浏览:54分类:历史

  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法家,历史上诸家对赵孟頫的评价不一,错综复杂。那么赵孟頫的书法到底怎么样,在书法史中有怎样的意义,后世书家又是怎样来评价他的书法的,这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和判断力去整理分析的问题。前人多说赵孟頫的字俗气而无骨,写得太熟太圆滑,这些评价往往是因为他作为宋室后裔而仕元,是基于其人品而得出来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否可靠就值得深入探讨了。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赵孟頫的书法

  赵孟頫诸体兼善,《元史》本传云:“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这一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根据赵流传后世的作品来看,其行草,楷书包括小楷的水准是一流的,而且影响了后世数百年。

  “其传世作品以行草为最多,对后世的影响也最深。他的行草直入山阴之室,继承王羲之不激不厉的平和书风,于陈智永、唐褚遂良、陆谏之、宋高宗赵构而一脉相承,笔法蕴藉沉稳,结字平正而秀丽。”(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行草书代表作品有《兰亭十三跋》(日本高岛菊物次郎藏)、《归去来辞卷》(辽宁博物馆藏)、《赤壁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

  其楷书作品传世亦甚丰富,其中小楷作品为历代所重。小楷作品如《洛神赋》、《过秦论》、《汲黯传》、经卷如《老子道德经》、《黄庭经》等。后世人们还把赵孟頫还归为“楷书四大家”之一,“颜柳欧赵”中的赵即是赵孟頫,其他三家均出自唐代,有唐一代是楷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其法度和水准自是其他朝代难以比拟的,而赵孟頫能跻身楷书四大家,则足以证明其楷书所取得的成就。

  黄惇先生指出:“赵孟頫的大楷作品,亦很有特色。其初从钟繇、智永得法,以真行相通之晋人笔法,绝去颜、柳顿挫之笔,故一改中唐以后书碑楷法之特征,这在当时是很具新意的。”

  其大楷代表作《妙严寺记》、《三门记》、《胆巴碑》等,结字平稳端庄,用笔流动方圆兼备,而又寓方于圆,别有妙味。

  2、赵孟頫书法的影响

  元代书法受赵孟頫影响之深,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现象。在赵孟頫竭力推崇学习“二王”回归魏晋经典传统活动中,他的朋友、家属、朋友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无不受到他的影响浸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且延续时间很长的“赵派”书风。

  北宋书法倡导“写意”,追求自我,这也是文人标榜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摆脱唐人“法”的束缚的做法,就北宋书家的作品来看,还没有有太多的问题显现出来。还能出现苏、黄、米等取得巨大成就的书家,他们的书法虽然意多于法,然则仍然然法度谨严,有几分的内涵和古气,仍然耐看,虽是“信手”,然,不失为佳作,这或许就是东坡先生“无意于佳,乃佳”的真意了。

  书法和绘画不一样,绘画除去临摹前人佳作外,还可投身大自然,即所谓的“师造化”,书法则只有学习前人经典作品,自己琢磨和取舍这一条路。通过临摹,汲取古人的精华为我所用,如果说在北宋四家的书法里经典的元素还不算少的话,南宋书家除极个别人仍然筑基于经典,南宋总体呈现出简单直白的问题。

  在南宋,文人式的写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学习当代书家的风气抬头。学习苏黄米的大有人在。南宋书法,多是时尚之气息,古意已经消失殆尽,日渐流于平滑简单,宋高宗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要追本溯源,他身体力行,由智永上追二王,但由于南宋为时代所限,这种回归魏晋而图书法变革的思想没有得到拓展。而赵孟頫通过自己和朋友学生等一起努力最终改变了学习苏黄米等当代书家的风气,重构了传统帖学的权威,真正实现了赵构的理想。

  因此,元代复古书风运动存在的意义就特别的巨大,赵孟頫作为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其作用也非常巨大,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在诗书画等领域领导着文人艺术家的审美取向的艺术追求。因为他的倡导,书家的视野又回归到经典上来。

  在元代的八十八年间,因为赵孟頫竭力倡导“复古”,元代书法呈现出全面的复古趋势,并且衔接上了魏晋、唐的书法脉络,使得元代的书法真正地回归到传统中去,在临习琢磨古人的经典之作中的到化古出新的营养。

  有一些观念认为书法一坏于唐代,一坏于宋四家,大约因为唐代法度太过森严、框架太多束缚了书法的自由发展,而宋代以苏东坡为首的“尚意”书风则多是“我书意造”式的发挥,对于传统根基看得轻了。

  那么再看看赵孟頫,其复古书风追求的正是书家们乐此不疲的魏晋古法,复古即回归魏晋传统,作为复古书风的倡导者其眼光是独到的,在他的带领下,元代篆隶书亦有发展,不仅如此,文人篆刻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萌芽,在文人篆刻史上其意义是不可小觑的,章草这一几乎被人忘却的古老书体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赵孟頫、邓文原等章草书家,同时行草书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了有别于唐宋的面目,“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艺术的独特价值是无需赘言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