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北宋真宗时期,朝堂之上出现了以谁为首的五名奸臣?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7浏览:54分类:历史

  北宋时期,宋廷出现了五名奸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这五人被称为“五鬼”,其中王钦若和丁谓最为著名。但关于“五鬼”的来历,后人对《宋史》的记载有所怀疑。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钦若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

  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期,担任秘书监,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

  天圣三年(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葬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丁谓

  丁谓(966~1037年),字公言,小字谓之,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五鬼之一。

  丁谓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淳化三年考中进士,而后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等职,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

  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辽兵入侵中原时,丁谓设法安定边塞颇得时人赞许,不久后,支持宋真宗完成泰山封禅,一时颇受宠信,先后担任三司使、参知政事、吏部尚书、保信军节度使等要职。真宗在位后期,丁谓与首相寇准对立严重,当寇准因立储事件得罪宋真宗时,丁谓趁机向宋真宗诬告寇准密谋政变,促成寇准罢相,最终使得自己登上了首相之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皇太子听政时又历任门下侍郎、左仆射等重要职位,皇太子赵祯即位,是为仁宗,又授丁谓司徒兼侍中之职,一时间位列三公,显赫无比。旋即因包庇宦官之事受到群臣弹劾,被一贬再贬,明道年间,丁谓授秘书监致仕,景祐四年(1037),去世,归葬于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林特

  林特(公元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宁德南埕。

  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携带自写的文章进谒南唐国主李璟。李璟奇之,命作赋,顷刻而成。因而被授为兰台校书郎。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林特归宋,宋太宗任为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县尉。又先后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县)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和陇州(今陕西陇县)通判等职。端拱元年(988年),经宰相吕蒙正推荐,任三司户部勾院通判。

  咸平年间(998~1003年),度支使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宋真宗派林特等前往考察利弊。林特经过调查认为,制置青白盐对朝廷与百姓不利,上书请恢复旧盐商贩。所奏合旨,被升为礼部员外郎。后又任户部副使、盐铁副使。

  景德元年(1004年),真宗北征,命林特为同知留司三司公事。真宗谒陵,林特为行在三司副使,奉命参与制定新茶法,使朝廷每年增加茶税收入百余万,被升为礼部郎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封禅泰山,三年,祭祀汾阴,林特均为行在三司副使。后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七年,为行在三司使。

  乙未,以三司使林特为户部侍郎、同玉清昭应宫副使。

  兖州景灵宫,太极观成,迁吏部侍郎。

  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天禧四年(1020年),升任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太子宾客林特上表请求皇太子赵祯在群臣拜谒时不必回礼,真宗下诏不许。后改太子詹事。

  当时,宰相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合帝意,林特巴结丁谓,每见必拜,一日三见亦三拜之,故得丁谓善待。

  宋真宗不豫,丁谓欲提拔林特为枢密副使,李迪不赞同。二人殿前争执后皆被罢相。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即位,林特被任为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后丁谓被贬官,林特也被贬为许州(今河南许葛)知州。后又奉诏还朝,任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台司,判尚书都省,勾当三班院。不久病逝,赠尚书左仆射,后又赠太尉。


  陈彭年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博闻强识,才华出众。陈彭年官至贵显而居室陋敝,所得俸赐,惟市书籍。真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居简陋破旧,感慨不已,以致数日未上朝理政事。赠其为右仆射,赐谥“文僖”。

  陈彭年勤于职守,鞠躬尽瘁。朝廷举行典礼,他无不参预。他对仪制、沿革、刑名之学尤有研究。如果有的制度前世没有记载,他也必能援引依据来拟订之。无论政事大小,只要有需咨访之处,他必能应答辩证,毫无滞碍,而又往往符合真宗的意思。后来升入内阁,由彭年独揽大小事务。繁忙的事务,有时使他精力疲乏,以至于举止失措,颠倒冠服。有时竟至于忘记是什么花,而问左右人:“何花也?”人家告诉他是石榴花,他说:“此地竟有石榴花耶?”他后来位极人臣,但仍保持俭朴作风,克己清廉,不贪不虐。史称他“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他所得棒禄多用来购买书籍,身后末留下任何家财,以致其子孙生活十分困窘。

  刘承规

  刘承珪一般指刘承规,刘承规(949年—1012年),北宋五鬼之一,自宋初当宦官,历事三朝,深所倚信。他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太宗实录》及《册府元龟》等史籍的编修,就有刘承规的一份心血。另外还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动乱,防备契丹等事件。刘承规是宋代宦官中较有作为的人物。他的一些事迹,值得人们重视。

  刘承规屡有劳绩,官至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又特置景福殿使让他担任,表示对他的优宠,后改任新州观察使。史称其精力充沛,廉洁奉公,好儒学,喜藏书,能考访事实,礼待土人。

  刘承规虽然是宦官,但其主要工作是参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为皇帝倚重。他死后被赠为左骁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赐谥为“忠肃”。大中祥符七年,玉清昭应宫建成,真宗又追赠刘承规为侍中,并遣中使诣坟祭告。当时,二圣殿塑像配饷功臣,真宗特诏塑刘承规像于宋太宗像之侧旁。

  在宋代宦官中,死后被加谥号的,刘承规是第一个。他的像被塑在宋太宗像的侧旁,被视为皇帝的功臣,同饷祭祀,这在宋代宦官中也是罕见的。

  后人评价

  宋人王称《东都事略》王钦若传已载,在宋代钦若等即有五鬼之称。说《宋史》篡改史料显属妄说。实际上宋史匆匆而就,反倒利于保存大量原始史料而不利于篡改。

  再说说他们究竟干了什么坏事而被称为五鬼的。以王钦若为例,后人根据《宋史》不过总结出四条,一曰投机取巧,邀他人之功为已功;二曰迎合帝意,大搞荒诞无稽地迷信活动;三曰挑拨离间,谗语伤人打击政敌;四曰金蝉脱壳,嫁祸于人;有罚归咎他人等。但这些人功过参半,且迎合攀附历代有之,很难因此就定性为奸佞。宋《奸臣传》也未收录此五人,是非功过有待后人评说。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