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棣在上位之后做了什么?竟被后人评价为功超汉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5浏览:38分类:历史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设立内阁、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等。皇帝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评价朱棣远迈汉唐,甚至还有人说论功绩无人能与之比肩呢?

  朱棣当了20多年皇帝,这期间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等等,但凡能完成其中一件事的都足已可称之为明君,而朱棣一朝就全部完成了,不愧永乐大帝之名。

  朱棣一生精通武略,北平鞑靼南定安南;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许多国家来朝;疏通了河道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增强了经济的发展;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为人津津乐道,他在位的二十多年明朝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虽然打击游牧民族各朝代都有,但五征漠北,在历代皇帝中他应该是唯一亲征的一个。在洪武年间 ,燕王朱棣曾经驻守北部边疆(今北京一带),数次与蒙古势力交战,因此深知北部边疆的稳定,对明王朝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在其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发动了五次对漠北的征讨,北征打击了蒙元贵族残余势力对中原的骚扰,维护了边境的安宁,巩固了明朝的统治,朱棣这位马上天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明王朝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下西洋可就只有明朝这独一份了,下西洋的政治意义很大,因为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的缘故,很多西洋国家依然认为当时还是元朝当政,通过这多次下西洋,明朝展示了强大的国力“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的国力,引得万国来朝。

  当时虽然蒙古被赶回草原了,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曾经的元大都。朱棣也为了更好地对付蒙古,所以才将都城迁到北京。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同蒙古人死磕,天子守国门为的就是这个。在北京附近屯集重兵,既可以防止北方蒙古势力的偷袭,也可以亲自牢牢掌控住兵权。

  而且,南北方经济发展一向不平衡,永乐年时,南方经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已经发展起来了,而北方连年战乱,有待开垦,迁都北京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带到北京,这样有利于发展北方一带的经济,这样有利于在经济上控制蒙古,支持东北,改善南北方的经济比重,而且,当时朝堂上南人的势力太大了,迁都北京有利于对它们进行打压。而且还平衡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

  朱棣亲自撰写了序言,历经四年完成,并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计有22877卷,另加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永乐大典》克服了资料不广泛等缺陷,成为我国古代最值珍贵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即便到如今,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修永乐大典,极其弘扬了文学文化,即便唐宗汉武在这方面都差了许多。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朱棣的确是最杰出的的帝王之一,不过,在华夏千年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的功绩也是震古烁今的,所以说无人可与之比肩我觉得有些过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