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各朝的考试都不一样?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25浏览:62分类:历史
科举制度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选举人才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想要真正发展成熟也是不简单的。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每个朝代的科举制度。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以前的科举制度我们就不说了,就从汉朝开始说起。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各地方的官员选举人才,然后由朝廷查证之后,就直接成为秀才或者孝廉。这种制度其实是很不公平的。如果那些地方官是真的清廉说不定推荐的人是真的有才能。但是如果那些地方官是贪官的话,那推荐出来的人肯定都是有钱但是无才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个制度是非常不公平的。
魏晋时期的科举制度也是很不公平的。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举出来的人才也都是贵族大家的,基本上是轮不到平民百姓的。所以,对于九品中正制,后人对它的评价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到了隋朝的时候,隋文帝下旨选举才能,他的这道旨意为后来唐朝科举制度创下了基础。
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才真正开始慢慢形成。在唐高宗时期,唐高宗就下令选贤举能,开设学堂,想要培养更多有才之人。到了唐太宗的时候,唐太宗增加了学堂的数量,把选举人才的制度也加了改进。到了武则天的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逐渐完善,武则天对挑选人才和官员的制度做了改善。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因为宋朝主张重文轻武,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对文官的选拔。宋朝在科举内容和形式上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不仅如此,宋朝在举行科举制度的时候还采用了糊名的制度,也就是不让人知道这张卷子是谁作答的,直接选出好的文章,选举真正的有才之人。
直到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了鼎盛时期。明朝的科举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在明朝,只要你想要参加科举,就必须要去学堂上学。不仅如此,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就已经分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就变得越来越严格了。不仅如此,清朝还在需要学习的科目里面加入了很多经世致用的东西,让读书变成一件很有用的东西。虽然后来的科举考试科目还是变回了以前的内容,但是最起码让百姓知道了很多非常新奇的东西。
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东西,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科举制度让我们历史上的很多人才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也禁锢了古代人的思想。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