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矞是个隐世高人,为何姜太公要杀了他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02浏览:57分类:历史
我们都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真的是愿者上钩吗?在当时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虽然有无数英雄想要建功立业。追名逐利虽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但仍有不少人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大富大贵相比,他们更愿意过着清贫的生活。不追名逐利,向往田园山间生活,这样的人一般被我们称为隐士。他们远离于世俗,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能力追求大富大贵,反而他们中有些人能力出众,是当世人杰。只因性格所致,他们不愿意入朝为官,更愿意过着自由而又惬意的田园生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往下看。
像当时的诸葛亮,他也是一位隐士高人。诸葛亮隐于山间茅草屋,却早已看尽天下大事,但他却不愿出世。只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被刘备所感的他,才决定移开茅草屋帮助刘备打天下。正是有了诸葛亮这个隐士高人的帮助,刘备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但是对于隐士,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们尊敬有加。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隐士,他和姜子牙之间的故事就不是那么和谐。姜子牙也曾像刘备一样三顾茅庐拜访这位隐士,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姜太公将这位隐士给斩杀了,这可谓是大跌眼镜。
据传,这位住在西州齐国东海上的隐士叫做狂矞,在当时可谓是有名的隐士高人。而巧合的是,当时姜太公就被封在齐地。姜太公听说了这位隐士高人,于是便打算去拜访他。但是一连去了三次,都被狂矞拒之门外。而面对高傲的狂矞,姜太公也没有留情,直接下令:杀。
这件事在当时可谓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少人都急忙赶来劝阻姜太公。但是在他们还没有赶来之前,姜太公早已将狂矞斩杀。世人当时对于姜太公的做法十分不结,狂矞乃当世贤人,姜太公斩杀他乃是国家的损失。
姜太公后来也回应到,如果一匹宝马,怎么样也驱赶不动,那么我要这匹宝马有何用?狂矞虽然有着大才,但是他目无王法,如果世人都像他一样高傲无比,目中无人,那么国家将会如何动乱?我又如何管理此国家?
姜太公一直都是和蔼的形象,但是就因为狂矞不愿意入仕就杀了他,似乎与姜太公的形象有所不符。但是一个人并不是只具备一种形象,姜太公大多数以和蔼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他也有另一面,狂矞虽然是隐世高人,但过于高傲,最终惹怒了姜太公,引来了杀身之祸。
其实要说他冤,他死得也并不冤。在当时那个人命为草芥的时代,狂矞作为一位隐士,而姜太公作为齐国的国主。你凭什么如此狂妄?姜太公连去三次你都避而不见,这又不是现代人人生而平等的时代。那本就是不平等的时代,没有认清现实,这狂矞也不配称为隐士高人。
隐士高人不是说面对当权者高傲无比这就是高人,这不是高人而是傻子。隐士高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认清时局,能够在动乱之中保全自己,这才是所谓的高人。狂矞狂妄自大,就算不愿意入仕,但是面对当权者如此轻视,死得一点儿都不亏。
姜太公虽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但身为一国之主,也绝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如果什么人都能反对他,都能轻视他,那么齐国就真的会走向败亡。古人曾说过,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这也说明,在当时那个时代,隐士并不是说你隐居于山林之中就能独善其身,在封建统治之下,只有隐于统治者目光之下那才能独善其身。
狂矞这个隐士高人,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身处那个时代,就必然不能逃脱时代的束缚。在大势所趋之下,狂矞逆流而上,只能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以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姜太公的做法着实有些令人心寒。姜太公作为一个清明之人,怎能如此糊涂?但我们要记住,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而当时的统治者就是天。作为一介草民,又怎敢如此狂妄无边。
猜你还喜欢
- 11-30 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周朝时期为何是这样的状态?
- 11-29 在周朝这个礼制王朝,婚姻制度得到了怎样的逐步完善?
- 11-29 周朝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怎样的机构管理?
- 11-29 周朝能绵延八百五十六年,其原因与孝悌的概念有何关系?
- 11-29 《六韬》内容极为丰富,书中如何反映姜子牙的军事思想?
- 11-29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历史上有哪些人对他做出评价?
- 11-29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为此制定了哪些安邦定国的政策?
- 11-29 姜子牙如何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创造新时代?
- 11-29 姜子牙的妻子为何离他而去?只因姜子牙想取得文王信任
- 11-29 姜子牙又被称为姜尚,他为何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
- 11-29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姜子牙的防御法宝究竟是什么?
- 11-29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姜子牙的除妖法宝究竟是什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