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所杀,赵国是否能改变灭亡的命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02浏览:37分类:历史
李牧是赵国晚期的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末期时,李牧是赵国唯一可以依赖的将领,然而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却因赵王迁听信谗言而被无辜杀害。下面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战国的历史上,赵国一直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诸侯国,诸如廉颇、赵奢、李牧等等,可以说都是当世良将。正是因为拥有这些名将,以及可堪重任的军队,赵国在战国晚期一跃成为了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诸侯。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四十万生力军全部被歼灭。正是在这之后,赵国成为了秦国连年征伐的一个重要对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牧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作为战国晚期的名将,李牧接连挫败秦军的战略图谋。因此,在战国晚期的赵国中,李牧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顶梁柱般的存在。可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当秦军再次伐赵的危急时刻,赵王迁却因为听信郭开的谗言,从而诛杀了大将李牧,根据《史记》的记载“李牧诛,司马尚免”。而也就是在李牧死后不久,秦军便攻占了邯郸,而赵王迁也成为了俘虏。那么,如果赵王迁不听信谗言除掉李牧,能否延缓赵国的衰亡?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李牧如果没有被害的话,则又会使得这次伐赵之战充满诸多的变数。但是,能否做到延缓赵国败亡则充斥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即便李牧不死的话,赵国灭亡的趋势最多也就是被延长几年。历史上的李牧,曾先后在肥与番吾两场大战中击败秦军,但是这两场大战,并没有和长平之战一样,彻底的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而也就是在经过短暂的休整过后,旋即便又是卷土重来。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便能发现,李牧指挥的肥之战与番吾之战,很大程度上说仅是战术上的胜利。因为,在击溃了秦军的同时,赵军为此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便会发现,如果秦强赵弱的局面没有发生改变的话,即便李牧这个名将存在的话,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延缓赵国的衰亡。因为,自秦王嬴政继位之后,经过此前秦国六代君主的努力,这个时候秦国统一六国趋势,实际上已经到了难以扭转的地步。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场类似长平之战这样大的胜利的话,六国是根本无法和秦国抗衡的。
当然, 大势所趋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李牧即便不死,并取得一定胜利的话,赵国也难以在支撑下去。这是因为,当我们将视角全部放在人祸上面的时候,却忽略了天灾这个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就是在李牧取得番吾之战胜利的第二年“代地大动”,而第三年则是赵国全面的饥荒。地震与饥荒同时出现,使得本就衰败不堪的赵国,变得更加衰败了起来。
由此可见,赵国此时的局势,实际上比之前要面对的局限,要更为严峻一些。连年的战火本就使得赵国国力大损,这个时候却又天灾频发。这个时候李牧即便能为赵国带来胜利,但是这样的胜利也必然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秦赵双方交战的同时,打的不仅是人力,同时打的也是粮草、军需等等。一点小失败在战国晚期,根本无法阻挡秦国灭赵的步伐。而也就是这样,即便李牧不因谗言而死的话,赵国是否真的能晚些败亡,也全部都是未知数。
历史就是这样,一旦一个事物形成趋势之后,个人的力量是很难阻挡的。正如马车被汽车淘汰一样,我们无法指出马车有什么错误。而战国时期的历史也是一样,李牧没有被赵王迁除掉的话,赵国覆灭的趋势也无法阻挡。
猜你还喜欢
- 11-29 廉颇的晚年发生了什么?赵国为何要弃用他这样的大功臣?
- 11-29 廉颇对于赵国是无愧于心,但为何却客死在楚国寿春?
- 11-29 廉颇对赵国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晚年为何却逃往魏国?
- 11-29 廉颇在赵国未尝一败,但为何却没能在魏国建立功业?
- 11-29 如果赵国一直和秦国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赢得胜利?
- 11-29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 11-29 在魏国、齐国相继衰落之后,赵国如何单独抗衡秦国?
- 11-29 赵国陷入最为虚弱的状况中,为何还能击败来入侵的燕国?
- 11-29 当魏军攻打赵国时,身在齐国的孙膑有想过要救赵国吗?
- 11-29 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为何却不像赵国那样恢复元气?
- 11-29 李牧在哪场战争中解救赵国都城之危,而被封为了武安君?
- 11-29 匈奴人在战国时期就非常猖狂,那李牧又是怎么击败匈奴?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