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杨坚篡权关陇集团是怎么想的 他们为什么会集团叛变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01浏览:3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陇集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陇集团在面对杨坚这个外戚篡权的时候,原本的贵族为什么几乎集体叛变?北周皇室对他们做了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大一统朝代。虽然同其后的唐朝相比,隋朝在军事、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领域都要显得弱势一筹,但作为亲自终结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乱世的朝代,隋朝不仅从军事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更是再度将汉文化作为了自己统治思想的核心,这是尤为难得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朝代,其建立却是通过谋朝篡位的政变,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面对着杨坚这样一位篡权的外戚,原先的北周贵族们却几乎集体叛变、心甘情愿地臣服于隋朝。

  一、北周皇室和杨坚作风之间的差异使其落入下乘

  1、北周宣帝宇文赟极大消耗了北周皇室的实力

  分封制之所以会消失于中国历史的舞台之上,就是因为其非常容易造成宗室子弟之间互相斗争残杀的局面出现,无法适应要求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制社会。纵观秦朝之后的中国历史,每一次分封制的出现几乎都伴随着一阵腥风血雨。

  但是,虽然分封制是落后于时代的,但这并不代表分封制的主体——宗室子弟也应该被消灭。相反,相比于一众非亲非故且人心莫测的朝臣来说,有着血脉关系的宗室子弟更与皇室有着天生的信任基础以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等战线。

  因此,对统治者来说,扶持自身宗室的势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稳固自身权力与地位的方法,曹魏就是在这点上有所忽略才走向灭亡。

  而在北周时期,北周宣帝宇文赟却对自己的宗室势力重拳出击、使自己逐渐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局面。作为北周历史上有名的明治之君,北周武帝宇文邕不仅从包括经济与军事在内的各方面将北周带入了盛世,同时对太子宇文赟的教导也相当严苛,对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严格的限制,使其不敢放肆。

  但是,或许正是由于宇文邕对其太过严格,也或许是由于宇文赟本身就恶习难改,宇文赟继位后还是展现出了一副暴君模样,沉湎酒色、大修宫殿、诛杀大臣等事情他是一样都没落下,尤其是诛杀大臣,更是直接动摇了北周上层统治集团的稳固性。

  在当时北周的政坛当中,北周宗室宇文宪可谓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本人颇具能力、为北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还对北周皇室怀有绝对的忠心。在意识到自己身居高位后,所想的也是如何隐退以保全性命,而非谋朝篡位。

  但就是这样一位宗室大臣,竟然在没有罪责的情况下设计被宇文赟直接杀害,在就连打仗都要提倡师出有名的中国古代,一个如此手握重权的大臣就这样被凭空杀害,这无疑是对北周皇室实力和威信的双重打击。

  其余的宗室子弟则大多也被宇文赟遣散出长安,在地方上担任没有实权的长官,最终造成了北周宗室在朝廷上偏弱的局面。等到北周静帝宇文衍继位时,宗室竟然已经没有可以让他依靠的力量,这就给了身为外戚的杨坚可乘之机。

  此外,宇文赟还诛杀了一些同样忠于北周的大臣。在宇文邕时代,北周朝廷当中出现了多位因为积累战功而登上高位的大臣,虽然他们同北周皇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对于北周皇室的忠诚程度却并未就比一般的宗室低,其中的代表就是宇文孝伯、王轨以及宇文神举。

  这几人同样是在本身并无任何冒犯性的举动下,便被宇文赟残忍杀害,极大削弱了北周的势力。更为重要的,宇文赟的这一系列行为使得北周大臣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也在某一天就被毫无理由地杀害,在心中对宇文赟、对北周皇室积累了深深的不满,最终使北周皇室落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2、杨坚通过一系列手段赢得了北周朝臣们的支持

  杨坚之父杨忠因为当时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在关西起义,之后又接连在北周的对外战争当中建立功勋,因此在北周内部获得了较高的地位,成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可以说,杨坚在北周当中是妥妥的贵族。

  再之后,杨坚之女杨丽华更是成为皇太子妃,杨坚的地位也因此继续提升,是北周政治当中的核心人物。除了身份上的尊贵外,杨坚本人也从小就显得非同寻常。《隋书》当中曾记载,杨坚出生之时便“紫气充庭”,似有帝王之相。

  而在成长过程当中,杨坚的性格也显得无比成熟稳重,“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杨坚也能够在一旁昼夜不离地侍奉三年,这在提倡孝道的中国古代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虽然从宇文护开始,北周皇室就已经对杨坚有所忌惮之心,但由于杨坚本人的小心谨慎以及其他大臣的保护,最终使得杨坚幸免下来,而这也侧面反映出当时杨坚在朝堂之上的声望。为了保全自己,杨坚又主动透露出想要出藩镇守地方的愿望,极大地消除了宇文赟对他的怀疑。

  前文已经说道,宇文赟在位期间荒淫无道、已经引起了北周朝臣们深深感到不满,杨坚便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得到了北周朝臣们的支持和青睐。当宇文赟死后,杨坚又凭借着太后之父的身份掌控了朝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这无疑再度提高了杨坚的声望,为其篡位创造了更好的机会。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杨坚不仅成了北周实际上的皇帝,在声名上也超越了原来的北周皇室,让许多人坚信只有跟着杨坚混才有前途,也只有杨坚有能力带领天下走向另一个盛世。

  因此,当杨坚篡位成功后,原来跟随宇文家族建功立业的一众关陇功勋集团几乎没有起兵反抗他的,唯一一个相州总管尉迟迥在纠结了数十万之众后,也被韦孝宽这另一位老牌功勋打败,没有让杨坚花费太多心思。

  之后,杨坚又采取拉拢其余鲜卑贵族、消灭北周宗室的方式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使朝堂之内反抗他的声音完全消失。可以说,和宇文赟所代表的北周皇室比起来,杨坚才是当时北周朝臣们心中更为合适的皇帝,得到众人的拥戴实在是理所应当。

  二、北周本身的社会环境合理化了功勋们的背叛行为

  1、多年的战乱使忠诚观念已经极为淡薄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忠诚这一观念一直都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君王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下,忠诚更是成了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便是如此。但是,随着西晋的灭亡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到来,整个中国一下子陷入乱世当中,原先的所有价值理念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在南北朝时期,各方割据政权相继出现,又在互相攻伐中灭亡,一个政权往往只能持续几十年甚至只有几年的时间。如此快速地改朝换代,如果还要求人们不事二主,这不仅对臣子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对君王来说也会形成大臣不够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忠诚的重要程度自然便大大下降了。

  另一方面,儒家文化是典型的汉文化,但南北朝却并非汉人主导的时期。在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地区便成为了各个少数民族相互斗争的舞台。这些少数民族势力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汉文化并且受其影响,但从整体上来看,他们的言行还是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气,对儒家文化也并不会过多的推崇,儒家文化当中的忠自然也不会那么受到重视。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一个时期,尤其佛教更是在当时广泛传播、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到了北周时期,忠诚已经不再成为评判一个大臣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随时背叛也只是常态。

  2、北周本身的政治格局并非铁板一块

  为了同当时更加强大的东魏抗衡,北周的前身——西魏,在宇文泰的领导下创立了府兵制,一种依靠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而形成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官兵和将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极大地提高了西魏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制度下,北周将领们对皇室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其权力来源不再仅仅只是皇帝。相反,只要他们能够好好经营自己手下的府兵,便始终能够拥有一支专属于自己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北周内部政坛发生动荡,但由于他们与北周皇室并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只需要站好队伍便可以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再加上杨坚柱国将军的出身,这无疑再度降低了他们的抵抗欲望。

  三、总结

  总的来说,北周勋贵们之所以在杨坚篡位一事上表现得如此不可靠,除了是因为杨坚本人的才能外,也在于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在南北朝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些勋贵们早已学会了如何见风使舵以最好地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地位,忠诚这一观念完全无法禁锢他们的行为。

  因此,在杨坚与北周皇室的斗争当中,他们大多数都毫不例外地选择了杨坚。而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料,在杨坚的带领下,中国在之后成功走向了另外一个盛世。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