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寇准做出了重大功绩,为何却屡遭排挤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01浏览:48分类:历史

  后晋元年,石敬瑭反唐自立,但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自取灭亡。令谁都未能想到的是,他竟然采取了一个令后人愤恨不已的举动,那就是主动成为辽国皇帝的儿子,并将燕云十六州全部割给北方的辽国,以换取契丹的支持。从这时起,辽国的势力大幅度增长,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往下看。

  五代十国结束,宋朝建立初期,燕云十六州仍然未能完全收回,但中原王朝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希望能将这块重要的战略地带收回。宋太宗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爆发,那就是雍熙北伐。遗憾的是,这场战争最终以宋朝惨败而告终。从这时开始,宋朝便开始主动退让,辽朝则逐渐增加了南下侵扰的频率。

  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后,皇帝赵恒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辽朝大军便再一次南下,甚至包围了现如今河北省的几座城市。太宗时期,宋朝便开始忌惮北方的这个强邻。现如今辽朝直接率军南下,直接给当朝皇帝以及大多数臣子吓了个半死。

  包括皇帝赵恒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张逃到南京或是四川避难。然而,在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一代名相寇准,挽救北宋于危难之间,实现了日后宋朝与辽朝近百年的和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澶渊之盟

  寇准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其先祖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因此,寇准从小天资聪慧,接受非常良好的教育,年仅19岁便考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仕途。寇准生性正直,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敢于直言进谏。他这样的举动,曾触怒过宋太宗,可即便天子动怒,寇准仍然不卑不亢地阐述自己的意见,最终使得太宗转怒为喜,并将寇准与唐太宗身边的魏征放在一起对比。

  太宗驾崩以后,宋真宗继位,他早就知道寇准是当朝能臣,便将他任命为宋朝宰相。几年后,辽朝大军侵犯宋朝,很多人都主张用退让隐忍的方式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宋真宗年轻时,曾亲眼目睹雍熙北伐的惨败。因此,他希望能够趁早迁都躲避战乱,但在这个时候,寇准却站了出来。

  他力主宋朝应当奋起反抗,甚至皇帝还要亲临一线以增加军民的士气。他的这一主张,遭受了很多非议。然而,寇准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宋真宗被他的气势所打动,他与寇准一同前往战争前线,打算率军击退辽国的进攻。

  然而,事实证明,宋真宗是一个软弱的皇帝。抵达前线的时候,由于辽朝军队已经抵达北方的城镇,这使得宋真宗不敢过河,只敢驻扎在南部的城市。最后,寇准与前线将领高琼两人,几乎是通过驱赶的方式,才让卫兵驾着承载皇帝的马车抵达北城。

  皇帝出现在战场,在古代社会,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激励方式。正因如此,宋朝军队士气高涨,接连取得防守战役的胜利。这场战争本可以以宋朝的胜利而告终,但由于宋真宗议和心切,双方最终以签署一纸条约而告终,而这个条约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屡遭排挤

  国难当头,寇准力排众议,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捍卫了宋朝的江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为何会落得个凄惨下场,屡次遭到贬谪,最终客死他乡呢?这是因为,在宋朝遭遇辽朝入侵的时候,寇准是当机立断的少数派,他主动出击虽然保全了宋朝的江山,但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罪了太多人。

  对于奸臣贼子而言,他们的眼中没有国家,只有个人的利益。眼下寇准一人出尽了风头,他们又怎能不对寇准产生愤恨之情?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宋真宗算不上是一个英明的皇帝,身边的臣子几句话,就能让他改变对寇准的看法。最终,寇准遭到皇帝的贬谪,被驱逐至地方担任知府一职。

  就这样,为了宋朝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寇准,最终只能够在地方担任一官半职,并最终死在他乡。等到下一任皇帝继位以后,他的功绩才再一次得到肯定,其冤情才得以昭雪。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