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是个怎样的皇帝?他做了那个功绩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31浏览:53分类:历史
刘秀的性格特征被称之为“性谨厚”,刘秀对天下的统治的根本特点也是善于争取士心,善于凝聚民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往下看。
刘秀自己也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在这一点上,即便是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皇帝,也难以望其项背。
刘秀自己也是读书人出身,对士人、读书人阶层高人一等和救世济民情节的微妙心态与深层次意愿体察入微。
所以刘秀决定花费大量钱财,投资不能马上显现经济效益和政治利益的文化教育事业,开设太学、收集各类图书、聘请儒生博士课授学徒,不仅如此,还自己身体力行,开始在宫廷讲艺论道、认真读书学习。
他也重视知识分子,敬爱贤人,尊重贤才,史书记载他求贤到达了“求之若不及,相望于岩中”的地步。
对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对新建立的汉王朝有所疑虑或者有意识保持一定距离,持着不合作非暴力态度的士人,刘秀也能以相当宽容的态度的雅量来对待这些士人、读书人。
比如严光是刘秀的小伙伴,老朋友了,当年在长安求学的时候,两人朝夕过从,情同手足。
刘秀成功登基之后,曾经多次礼聘他出仕为官、担任谏议大夫等重要职务,可是不管刘秀怎样款待他、厚待他,他就是一副不想干、不愿意干的态度,对新王朝一直敬而远之,摆出“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的潇洒作派。
刘秀无可奈何,只好放这位性情怪僻、行事乖异的老朋友离开京城回富春江畔垂钓,还经常送钱送酒,让他潇洒自在的了却余生。
严光
东汉初年、这种“义不与帝王为友”的读书人还有牛牢、王霸、逢萌、井丹等多人、刘秀作为帝王,也尊重他们的意愿,都不曾以帝王的权势去跟他们为难。
如果说,对士人、读书人的宽容和接受还不算太困难的事情;那么对开国功臣宿将的信任和优待则是真正的为君之道所面临的考验。
士人、读书人的牢骚、尖话、怪话或者故作清高、拒不合作,虽说让人不舒服,但毕竟不对自己的统治构成直接的威胁。
然而,开国功臣宿将不同,他们都手握重兵,韬略高深,威望崇高,如果真的萌生了异志,对于刘秀来说,也是很棘手的。
所以说,慰抚士人、读书人,至多不过是个面子问题,而如何对待开国功臣宿将,这才是一个切切实实考验刘秀作为帝王的重要问题。
刘秀能够保全开国功臣们,有几个环节非常关键,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一是能做到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他心胸豁达,有非常强大的自信,所以对于那些开国功臣宿将,敢于坦诚相待,用人不疑。
二是重赏轻罚,笼络人心刘秀不仅在言语和行动上对众开国功臣表示高度信任,而且处处优渥有加,恩宠备至,他赏赐开国功臣宿将们都丰厚无比。
刘秀知道,开国功臣宿将们当年毁家纾难,跟随一无所有的自己起兵打天下,干的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勾当,没有他们的全力拥戴,自己就不会有今天位居至尊、主宰天下的机会。
刘秀也不是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心狠手辣之徒。既然“国之利器"不能轻易与人,兵权更不能授予给战功卓著的他们,那么也就只能在经济上提供一些好处给他们,对这些开国功臣宿将们在生活上给予优厚的照顾,使得这些功臣宿将们感到当年的冒险投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能保证他们的忠心,更能有效的保证新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像西汉、明朝那样,突然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刘秀对开国功臣们的赏赐也不是一次性全部封赏,而是层层加码的。
建武十三年四月,吴汉统率大军平定公孙述割据势力之后,从蜀地凯旋回到京城洛阳,至此,天下终于完成统一,东汉统一天下的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秀非常高兴,大摆宴席,慰问前线将士,以示庆祝,立有战功的,一律以策书记其功勋,刘秀还让开国功臣们自己提出要求,封什么地方,只要可能,他都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开国功臣们纷纷提出要求,希望分得京城洛阳周围附近和南阳等富饶郡县的田地,致使这些地方差不多全被封光了。
刘秀对功臣宿将的优容厚待,于此可见一斑。
但是,刘秀对开国功臣的政策,并不是一味优容厚待。
他是两手都硬的坚定实践者,在关系到开国功臣权力分配的重大原则上,刘秀绝对没有任何动摇,他把剥夺开国功臣兵权、防止开国功臣参与朝政作为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治的重中之重来加以落实。
在这一点上,他与后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正是他能够优渥功臣宿将的基本前提,反映了他的高度政治警觉性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这恰如叶适所言:光武以绳墨待诸将,诸将亦能以绳墨从之、千里外如对面,无蹉跌者....高帝(刘邦)时不能及也。
这才是刘秀远超刘邦、朱元璋的地方。
刘秀对开国功臣权力的限制乃至剥夺是从两个途径来进行的。
首先,他通过及时向开国功臣敲警钟,鼓励开国功臣学儒家经典统一思想,认识君臣尊卑关系等方式,帮助开国功臣宿将在思想上筑起不掌兵权、不参政议政的堤坝为限制,并进而剥夺开国功臣宿将的实际权力营造出一种政治氛围,使其感到唯有如此,才是天经地义、合乎原则的。比如他一方面不吝封侯赏赐,一方面又下诏告诫功臣宿将:人心要知足,不要只顾一时的放纵快活,而忘记法纪刑罚。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尔子孙,长为汉藩”这是刘秀对开国功臣宿将们的勉励鞭策,也是对他们不要干政的严肃警告。
因为刘秀也是读书人出身,这为他劝东汉开国功臣们研习儒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例如,贾复知道刘秀“欲止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因而受到了刘秀的高度赞许。
可见刘秀积极倡导开国功臣读经研儒,是试图通过这一方式,使开国功臣宿将们明白“君君臣臣”的天道,懂得“神器不可妄窥”的道理。
其次,刘秀通过剥夺开国功臣的兵权,不授予开国功臣实职等途径来彻底消弥开国功臣干政、篡权的莫大危险,确保皇权统治的万无一失。刘秀在天下统一战争的时候,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曾设置过许多将军,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由开国功臣担当的。
建武十三年,天下统一最终实现,刘秀根据战略形势的根本变化,遂决定开始“罢左右将军官”。这实际上,是让开国功臣交出手上的兵权,刘秀不想学自己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他的开国功臣们更不想做下场悲惨的韩信、彭越,于是刘秀抓住机会,对开国功臣们进行沟通交流,最终使得解除开国功臣们的工作便得以顺利进行了。
从这一年开始起,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大部分开国功臣们都陆陆续续上交将军印绶,解除了兵权,其中包括邓禹、耿弇等名将元勋。
解除开国功臣们的兵权,对于刘秀消除开国功臣干政威胁还只是迈出第一步。
接着他又把不授予开国功臣以实际官职作为彻底解决开国功臣干政危险的关键步骤提上议事日程,他总的原则,是不任用开国功臣担任国家的重要官职,一般不许开国功臣参与政事。
开始时尚有邓禹、李通、贾复三人为例外,在东汉初期参与商议国家大事,后来则连这三个例外也予以取消了。
刘秀的明君风范,使刘氏汉家天下走向繁荣,实现了“光武中兴”。
刘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有的几个伟大帝王之一,为后世帝王树立了典范,更为百姓心中树立了明君仁君的真正榜样。
猜你还喜欢
- 11-30 刘秀成为东汉光武皇帝之前,为何要说仕宦当作执金吾?
- 11-30 与很多开国皇帝不同的是,刘秀又是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在刘秀的试探之下,当朝重臣宋弘愿意休妻娶公主吗?
- 11-30 郭圣通可是有着10万大军做为陪嫁,刘秀为何却要废掉她?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