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李元昊对北宋发动三次大的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为何却向北宋称臣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30浏览:37分类:历史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五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兴庆府南郊筑坛,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中原的北宋王朝却不满李元昊建国,不仅不承认李元昊的帝位,还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同时,宋朝还在宋夏的边境张贴榜文,悬赏重金捉拿李元昊。

  李元昊在建国之前,就已经运用联辽抗宋的政策多次进攻北宋的边境,一面掠夺财物,一面扩大自己的疆域,而北宋统治阶层的屈辱退让,也助长了李元昊膨胀的野心。

  在经过精心备战后,李元昊连续三年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的战役,并且,都大获全胜。

  西夏对北宋第一战——三川口之战

  李元昊为逼迫北宋承认西夏的地位,便开始对宋朝边境大举进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既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冲,因此成为李元昊对北宋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李元昊派牙校贺真率部众向北宋的金明砦(今陕西安塞县北)都监李士彬诈降,李士彬没有识破西夏的阴谋,将这些西夏兵统统收编入本军。

  李元昊见计谋得逞,遂率领数万精兵,猛地攻克了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紧接着马不停蹄地进攻金明砦,那些诈降的西夏士兵也从城内配合,大批杀出,宋军大败,李士彬被李元昊活捉后,割了耳朵。

  李元昊攻下金明砦后,就挥兵南下,直达延州。延州知州范雍惊慌失措,几欲议和投降,在此危急关头,一支精锐的宋军飞速赶到延州,带队的正是宋朝的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北宋开国大将石守信子孙)。

  这一支宋军大约也就万余人,当他们行至离延州五里的三川口(今陕西省延安市枣园),就与李元昊率领的西夏大军相遇了。

  宋军本来人数就少,又是仓促应战,虽然人人奋勇杀敌,无奈西夏人数太多,而且训练有素,虽然也是死伤惨重,但仍前仆后继地杀了过来。

  宋军后军都监黄德和见西夏兵多势众,就在阵后领兵逃走,宋军因而溃乱。

  刘平、石元孙率领宋军残部和西夏士兵激战了三天,一直退到西南山,立了几个寨子防御。

  李元昊到寨前挑战,欲招降刘平等人,刘平不应。李元昊遂带领骑兵冲击,宋军早已精疲力尽,那里架得住虎狼冲击,顿时大乱,被一分为二,刘平和石元孙都被俘获,残余宋军被全部歼灭,三川口战役结束。

  李元昊集结重兵于延州城下,但因天降大雪,且延州城墙坚固,西夏骑兵没有相应的攻城装备,西夏补给又跟不上,李元昊只得下令退兵。

  西夏对北宋第二战——好水川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又率精兵10万从折姜(今宁夏同心县预旺东)南下,直抵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

  李元昊为了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派遣一部分兵力到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引诱宋军进入埋伏圈。

  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得知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绕道到达西夏军之后,伺机破敌。

  二月十四日,任福率领的宋军行至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县兴隆镇西北)东五里的地方,发现道路旁放置有几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的家鸽飞了出来,这正是西夏大军发出攻击的信号。

  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到西夏骑兵的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任福等宋将战死。

  同一天,宋将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也陷入西夏大军的重围之下。

  行营都监王珪率领4500人从羊牧隆城赶来支援,也被夏军击败。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余人逃脱。

  西夏军获胜后,李元昊得知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救援,遂下令回师。

  这一战,李元昊运筹帷幄,预先设伏,引诱宋军就范,然后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大获全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伏击战。

  西夏对北宋第三战——定川寨之战

  李元昊在连续两次对北宋取得大胜之后,气势更盛,多次侵扰北宋边地。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宋庆历二年,1042年)秋,李元昊谋臣张元献计,他说宋朝的精锐部队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很薄弱,如果西夏派一支部队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顾及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

  九月下旬,李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派遣10万大军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鼓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一路出刘蹯堡(今宁夏固原西北),钳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

  闰九月初一,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

  二十日,泾原路都监赵珣认为西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今陕西旬邑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趋定川寨。

  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遭西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

  李元昊乘势挥军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叶芝春等人守定川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

  西夏军毁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困扰宋军。

  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李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当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失散,营阵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葛怀敏为众所拥,几乎被践踏致死。赵珣率刀斧手和勇士据门桥奋击,夏军稍退。

  黄昏时分,西夏军围城。葛怀敏与诸将商计,突围走镇戎军。赵珣料途中必遭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今宁夏隆德北)前往,但诸将没有听从

  二十二日黎明,宋军结阵东进,临行时,有属下拦马再谏,请求转道而行,葛怀敏不允,策马东南,驰行二里,长城壕桥已断,归路被阻。夏军乘宋军混乱之际,断其后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葛怀敏与部将曹英、赵珣、叶芝春、刘贺等十六位宋将战死,宋军近万人被歼。

  李元昊获胜后,继续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在纵横600里地区,焚民舍、毁城寨,所到之处,宋军皆壁垒自守。

  十月初,李元昊得知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率军来援,又受陕西诸路20万屯兵的牵制,未再深入,大掠而还。

  这一战,李元昊料敌用兵,首先占据有利地形,诱宋军出战,之后断其粮道与归路后,集重兵围攻,一举获胜。而宋将葛怀敏不谙兵法,轻敌冒进,又多次拒绝部将的正确建议,最终导致了兵败身死。

  西夏大胜,为何却又去帝号并向北宋称臣?

  这三大战役,都以李元昊大获全胜告终。尤其是在定川寨大捷之后,李元昊踌躇满志,甚至发出“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之语。

  而当宋军战场惨败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宰相吕夷简更是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西夏连续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北宋都遭到惨败,西夏则都取得了胜利。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李元昊获胜后却又向北宋提出了议和,并向北宋王朝称臣,这是为何呢?

  原来,李元昊虽然在战场上获胜了,但同时也给西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由于战争爆发,北宋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不仅失去了直接的经济实惠,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奇缺,物价昂贵 。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民穷财尽,人怨沸腾,境内的部族人民纷纷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

  西夏兵力此时实际上已处于“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的境地,李元昊再次发动战争已是十分困难的。李元昊也认识到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

  同时,西夏与大辽之间又发生了争夺领属部落的纠纷,导致关系恶化,联盟开始破裂。李元昊感到处境孤立,为免除两面受敌,也必须同宋朝媾和。

  基于以上原因,李元昊开始向宋朝求和。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和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李元昊接受宋的封号,称西夏主;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