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是秦国的重臣,他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9浏览:50分类:历史
魏冉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臣,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
公元前306年,年仅19岁的公子稷在秦都咸阳登基,史称秦昭襄王。他在母亲宣太后与舅舅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乱。又借助三朝元老司马错将军镇压了反叛的蜀侯。魏冉后来成为相邦,司马错做了国尉,两人与未来的秦国战神白起是秦昭王最倚重的一相二将。他们亲手缔造了秦昭王的巅峰时代。秦昭王在位长达56年,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昭王元年至十一年是摸索阶段,有胜有败,大起大落,一度被诸侯打得割地求和。昭王十二年至四十七年是战略进攻阶段,堪称秦国有史以来扩张最迅猛、战争最频繁的时期。昭王四十八年至五十六年是衰弱阶段,经历了邯郸之战等惨败,秦国击退诸侯之后元气大伤,只能休战养息。
穰侯魏冉,作为名列秦国头号外戚功臣的楚人,在《 战国策 》里出场不少,跟苏秦、张仪一样在《 史记 》中被单独列传。张仪是他在秦国的前辈,苏秦跟他有交手有合作。但后人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他被秦昭王罢免相位赶出咸阳时带走财宝千余车。
魏冉又作魏厓,是秦宣太后的同母异父弟、秦昭王的亲舅舅。他的祖先是楚人,所以秦人将其视为楚人。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只有昭襄王时期出现过外戚主政现象,而穰侯魏冉是秦国外戚中最杰出的大功臣。司马迁在《史记·穰侯列传》里称赞道:“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这句评语不算太夸张,只不过魏冉的大部分功绩是跟司马错、白起等人共同完成的。魏冉在秦惠文王时就已任职用事。当时司马错已因灭蜀而成为当世名将,魏冉还没有闻达于诸侯。直到秦武王骤逝时,他才脱颖而出。当时秦国形成了以秦惠文后、秦武王后为首的魏外戚和以芈八子为首的楚外戚两个政治集团。宗室、大臣和外邦诸侯也纷纷站队。秦武王临终前传位于在燕国做人质的异母弟公子稷,楚外戚集团因此得势。
虽然公子稷在赵武灵王和燕昭王的支持下平安回国即位,但在国内的根基不够深厚。秦昭王二年,争夺王位失利的季君庶长壮发动了叛乱,史称季君之乱。得到魏外戚集团支持的他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企图以兵变夺取王位。从这个叛乱阵容可知,季君之乱的牵涉面很广。秦国稍有不慎就会走向分裂,失去与群雄争天下的资格。
时任将军的魏冉临危不惧,率兵守卫咸阳,击败了叛军。魏冉和宣太后趁机对魏外戚进行了无情的“清洗”。他诛杀季君,把秦武王后赶回魏国,消灭了参与谋反的宗室子弟,威震秦国。毫不夸张地说,秦昭王能坐稳王位,离不开舅舅的鼎力支持。假如没有魏冉,庶长壮很可能夺位成功,铁三角组合就不会出现了。
当时秦昭王年少,由宣太后摄政,王舅魏冉从此成为秦国庙堂的轴心人物。魏冉不仅有杀伐果断的铁腕,还具备灵活的政治手腕。他让宣太后的另一个弟弟芈戎和族人向寿身居要职,确保楚外戚集团在京师和边郡都有足够的控制力。这对巩固宣太后母子的统治根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此外,魏冉没有急于争夺相位,反而让王族元老严君樗里疾继续做相邦直到去世。他还通过秦昭王的同母弟公子芾和公子悝的关系,重新把秦宗室和楚外戚拧成一股绳。就这样,秦惠文王晚年以来庙堂里尖锐的派系矛盾基本上被魏冉处理完毕。秦国朝野凝聚力空前增强,为大举东出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在樗里疾去世后,实际掌权的魏冉出于邦交考虑,先后把相邦之位让给赵人楼缓和齐人孟尝君,以求跟赵国和齐国皆为盟友。不想秦国在此期间出现了一连串外交失误,招致齐韩魏三国联军猛攻函谷关。秦国在三年恶战中输给了孟尝君指挥的齐韩魏联军,被迫割地求和,又因扣留楚怀王一事被诸侯憎恶,陷入外交孤立。直到次年,魏冉才正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相邦。
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了秦国的内政和外交形势,并利用诸侯生乱的机会再次派兵东征,拉开了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在破齐之后,秦国初露一家独大之相。但魏冉还没尝够不可一世的滋味,就很快在攻打魏国首都大梁时被燕赵联军逼退,因此被免去相位。魏冉几次免相又没多久即恢复相位,位高权重可见一斑。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魏冉的公心渐渐衰退,私欲越发膨胀。
如果说魏冉在破齐之前的战略方针是摧毁所有的劲敌,则此后一连串攻打魏国和齐国的动作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陶邑。由于陶邑跟秦国不接壤,西连魏,东连齐,魏冉一直想打通大梁,让陶邑跟秦国本土连成一体。他在发动此类战争时用的不是老搭档白起、司马错,而是自己的心腹客卿灶、客卿胡阳,甚至多次亲自上阵。除了乐毅、田单、赵奢、廉颇等一流名将外,魏冉可以击败同时期的其他六国将领。
期间楚国图谋合纵抗秦,魏冉临时决定转变主攻方向,再次与白起、司马错联手伐楚。这次长达五年的秦楚大决战,是铁三角最后一次合作。司马错和白起各显神通,最终楚国丢失了半壁江山,仓皇迁都淮北。司马错在战争期间去世,铁三角变成了将相双壁。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跟穰侯平起平坐,但两人的关系渐渐疏远。除了在华阳之战救急外,魏冉再也没有让白起出战。他派客卿灶攻齐,与同样争夺齐地的赵国发生冲突。魏冉怒而兴师伐赵,却做了一生中最错误的用人决定——派胡阳攻打阏与。结果赵将赵奢在阏与之战大破秦军,赵国成了比齐国更难对付的强敌。当初败给赵国,魏冉的第一反应是让白起伐赵。可这一回,他不愿让白起再立军功,极力跟赵国讲和。阏与之战让穰侯在国内的威望一落千丈,只是楚外戚集团树大根深,他才能继续占着相邦之位。此时,秦昭王早已从青葱少年变成中年大叔,宣太后也垂垂老矣。魏冉担心姐姐去世后会大权旁落,千方百计地巩固楚外戚小圈子,还一改秦国向天下求贤的国策,排斥外邦宾客。此举又进一步激化了秦昭王、宗室、大臣、宾客和楚外戚之间的矛盾。一个叫范雎的魏国布衣士子被秦昭王的特使王稽悄悄带回秦国。两人的马车恰好遇到了东行县邑的穰侯队伍。厌恶外邦宾客的穰侯与范雎擦肩而过。穰侯万万没想到,秦昭王会雪藏此人几年,并最终听从他的建议,“清洗”扶持自己上台的楚外戚集团。秦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薨,同年秋九月,秦昭王免去穰侯的相位,勒令他和泾阳君、高陵君离开关中,回自家的封地养老。魏冉带着千余车财物黯然离去,来到了依然跟秦国本土不接壤的陶邑……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消灭了六国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又重用了范睢,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方针,避免了与齐国一样的命运。然而,白起和范睢功劳虽大,却依旧逃不开君王的猜忌之心,白起被赐死,范睢则被弃用。总之,下场都不怎么样。然而在秦昭襄王时期,有一个人地位显赫,甚至一度把持秦国朝政,却仅仅是被遣回封地,可以说是全身而退的,这个人就是穰侯魏冉。那么以秦昭襄王的性格,为何没有杀害他,反而还放他回封地呢?
魏冉的功绩
一、于私:魏冉拥立嬴稷为新君,使其坐稳王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而亡,年仅23岁。因秦武王膝下无子,所以整个秦国都为了王位争的你死我活。其中最大的两个势力就是以惠文后为首的公子壮一派和以宣太后为首的公子芾一派。而这一切本来都与远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无关。
然而有时事情就是如此巧合,由于秦国内部争斗不休,远在燕国的公子稷反而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成为了赵武灵王眼中最好的筹码。于是,在赵武灵王的干涉下,公子稷顺利的登上了王位。不过,公子稷毕竟是在他国干涉下才登的王位,因此其余公子必定不服。这时候,魏冉站了出来,替公子稷扫清了一切障碍。
二、于国:魏冉启用白起,并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秦昭襄王刚刚即位之时,年纪尚小,因此秦国朝政基本上由宣太后及魏冉等人把持。然而魏冉并没有因为自己有拥立之功就居功自傲。恰恰相反,魏冉反而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冉持政期间,多次击败三晋之国,为秦国开疆扩土。不仅如此,在长平之战中大放异彩的白起,亦是其提拔重用的,这些都可以算成是魏冉的功绩,因此战功赫赫绝非信口雌黄。
本来,魏冉和秦昭襄王相处的平安无事,魏冉继续为秦国开疆扩土,秦昭襄王继续施行他的王霸之业,直到范睢入秦。范睢入秦后,先是抨击了魏冉越过韩、魏两国的土地前去攻打齐国城池的做法不合乎情理,在秦昭襄王心底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然后在其掌握了秦王的信任以后,再一次阐述了魏冉等四贵权势过大,导致秦国只闻四贵,不闻秦王的处境。最终,秦昭襄王再也遏制不住内心的怀疑,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秦昭襄王没有杀魏冉,只是将其赶回封地的原因有哪些?
一、魏冉为秦王亲舅舅,又不可能有谋反之心
魏冉,乃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亲弟弟,也就是秦昭襄王如假包换的亲舅舅,杀他难以向宣太后交代。也许有人会说,王室之间哪有什么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来都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确实,我并不否认古代存在杀父嗜兄的情况,而且还挺常见。不过那是因为涉及到了皇位,才展开的大屠杀。魏冉和秦王并不存在这层冲突。
同时,四贵之中有两个是秦王的亲兄弟,上面还有一个宣太后坐镇中枢,魏冉位极人臣,绝不是一个蠢笨之人,因此他绝对不可能有谋反的心思。这也是秦王放心的原因之一。
二、魏冉于私对嬴稷有恩,于国对秦国有恩
秦昭襄王嬴稷,本来只是一个送去燕国的质子。而其会被送去当质子,就说明他并不受秦惠文王的宠爱,甚至也不受宣太后宠爱。因此,秦昭襄王的童年,应该是相当凄惨的。直到秦武王死去,嬴稷才被想起,在赵武灵王的干涉下坐上了王位。然而刚刚坐上王位的嬴稷内心必定也是不安的,这与其悲惨的童年有关,也和其势力弱小有关。这时候,魏冉站出来了。
魏冉在公子稷最孤独无助的时候站了出来,替他扫清了阻碍。公子稷会铭记于心吗?我想是会的,此乃大恩,应当难以忘怀,况且是年纪尚幼的嬴稷呢?同时,作为一个臣子,魏冉矜矜业业,恪守本分,提拔了诸如白起之类的奇才,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秦王也没有理由杀害他。 魏冉在秦昭襄王前期,同宣太后把持秦国朝政,功高震主,造成了国人只知宣太后及四贵,不知秦王的局面。这其中固然有魏冉的过错,然而却绝非其本意。试想,在战国那个年代,但凡有点才华的人,都不会甘于平凡。人人都渴望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魏冉也不会例外。
猜你还喜欢
- 11-29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说法与战国名将廉颇有何关系?
- 11-29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神医,那么他的医术究竟学自何人?
- 11-29 扁鹊是怎么死的?他这位“草莽游医”被哪位战国御医所妒?
- 11-29 扁鹊作为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又是如何救活死太子的?
- 11-29 在史书记载中,白起与芈月的弟弟魏冉有怎样的交集?
- 11-29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其雏形为何是战国时期的“六博戏”?
- 11-29 除了知名的战国七雄之外,战国时期总共有多少个国家?
- 11-29 蔺相如作为战国著名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是什么?
- 11-29 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却是由秦国最终胜出?
- 11-29 楚国在战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最后为何却没有一统七国?
- 11-28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 11-28 郭开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害死哪两位名将的幕后真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