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战败 这个黑锅由赵括全部来背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45分类:历史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一场著名的战役。该战役是战国时期一场关乎赵国国运的战争,赵国战败后,以白起坑杀赵国40万俘虏结束。
赵括也因此战成为众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因他产生的“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也因此让人熟知。赵国的战败是否全怪赵括,他应该为此战失败负多大的责任呢?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
话说,当时秦国都已经十拿九稳拿下上党郡了,但上党郡的郡守却转而投降到赵国这边,抵御秦国的人却是赵国老将廉颇。
廉颇认为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而秦国方面却战争扩大。
在面对秦国的合围时,赵王命令廉颇进攻退敌,不能怂,但几次出击都失败了。原本赵国要和秦国议和的,结果秦国不同意,在加上没有诸侯国站出来做和事佬调和,结果双方就在长平此地对峙起来。
论持久战,秦国可以等,而赵国却耗不起,而赵国决定采用最决绝的方式,那就是发动大决战。
赵括取代廉颇的位置后,按照指示,该打的打,奈何赵括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况且对上的还是经验老道的白起,在支援无缘下,赵括坚守46天后被消灭。
那么赵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客观上面,赵国的士兵,国力和武器装备都弱于秦国。
然后在奸臣进谗,秦国离间,赵国在决策上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于是赵国才换上赵括。
其次就是,秦国的兵力比赵国还多,当时的秦国可以倾国之力,甚至几倍于赵国。
最后就是消耗战,当时廉颇依托有利地形消耗秦军,你强任他强,无论秦军怎么挑战,赵军就是窝着不出应战。
其实纵观长平之战前后,如果直接原因是因为上党归属问题造成秦国出兵,那么长平之战赵国的战败根本问题是由于赵国的粮食储量不足,经济基础上与秦国的高下立判决定的。至于赵括也无非只是背锅侠而已,而在战争后期其实就赵王而言是可以接受有限度的失败的,可奈何战争这台机器一旦开启便不再以弱势一方的意志而转移了。
猜你还喜欢
- 11-30 都说“秦晋之好”,晋国为何却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
- 11-29 廉颇的晚年发生了什么?赵国为何要弃用他这样的大功臣?
- 11-29 廉颇对于赵国是无愧于心,但为何却客死在楚国寿春?
- 11-29 廉颇对赵国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晚年为何却逃往魏国?
- 11-29 廉颇在赵国未尝一败,但为何却没能在魏国建立功业?
- 11-29 如果赵国一直和秦国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赢得胜利?
- 11-29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 11-29 秦国在阴晋之战元气大伤,魏国为何却没有乘胜追击?
- 11-29 在魏国、齐国相继衰落之后,赵国如何单独抗衡秦国?
- 11-29 在古代诸多法律之中,哪条奇葩法律来源于冷酷的秦国?
- 11-29 楚国商业经济很是发达,为何却被西北之地的秦国所灭?
- 11-29 在战国那个乱世年代,最后统一六国的为何却是秦国?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