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对蜀汉政权赤胆忠心,最后却死于权利斗争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48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对于魏延的评价,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他天生反骨,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其实,魏延被罗贯中冤枉了,魏延的一生,战功赫赫,对蜀汉政权赤胆忠心,最后却死于蜀汉政权的权力斗争,令人扼腕。
1.魏延忠勇的一生
魏延是义阳人(今河南信阳),刘备入蜀时,魏延带领部曲跟随,为刘备夺取四川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刘备仅有荆州,正在谋划夺取益州,他将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都留在荆州镇守大本营。自己带着庞统、黄忠和魏延攻取益州。在此过程中,魏延“数有战功”,因功被升为牙门将军。
建安24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迁都成都,临行前他要任命一名大将镇守汉中。
汉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时人们都认为张飞是最佳人选。
刘备力排众议,起用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问魏延就任汉中太守后有何防守良策,魏延回答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事实证明魏延并非吹牛皮,他镇守汉中八年,制定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策略,有效地防御曹军的入侵。
建熙七年(242年),当时汉中守将王平采用魏延的策略,以三万人马抵御了魏军十万大军的进攻。
后来姜维守汉中,改变了魏延的策略,放弃汉中外围据点,将守军驻扎在汉、乐两城,结果钟会伐蜀仅用了半个月就拿下汉中。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魏延的策略更为高明。
刘备还是比较有识人之明的,魏延在他手下如鱼得水,逐渐成长为蜀国重要的将领。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辅佐刘禅,为了光复汉室,诸葛亮六次北伐。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进行第一次北伐,当时蜀汉名将凋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已经去世,赵云也已经老迈,魏延作为蜀国重要将领跟随诸葛亮出征。
由于魏国镇守长安的是平庸之辈夏侯,魏延向诸葛亮献计,愿带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出其不意突袭长安,然后与诸葛亮的大军会合,这样可以轻松取得咸阳以西的大片领土。可惜谨慎的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而拒绝。
对于魏延的这条奇袭子午谷的计策,有人觉得这个计策根本行不通。
比如当年明月就以高迎祥采用魏延的这条计策,准备奇袭西安,却被孙传庭设伏击败,高迎祥兵败被杀来否定魏延的计策的可行性。
其实考察这条计策是否可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就是敌将的指挥水平。
比如李存勖也曾经玩过两次千里奔袭汴梁。第一次他的对手是后梁名将贺瑰,贺瑰很快探明李存勖的战术意图,于是他带军在胡柳陂截击李存勖,最终李存勖惨胜,无力再战,只好撤军。
第二次李存勖的对手是段凝,此人只会溜须拍马,靠着贿赂皇帝的亲信爬到招讨使的职位。
李存勖在与段凝相持时,后梁大将梁延孝向李存勖投降,并且透露汴梁此刻防守空虚,建议李存勖千里奔袭汴梁。
李存勖采纳了梁延孝的建议,亲率大军,千里偷袭汴梁,一举灭掉后梁,在李存勖攻入汴梁五天后,段凝的大军还在回援汴梁的路上!
诸葛亮一出祁山,当时魏国的统领是平庸无能的夏侯,所以魏延的奇袭子午谷的建议,当时是可行的,可惜诸葛亮不敢采用。
由于魏延冒险的军事思想不符合持重的诸葛亮的胃口,因此在蜀国的六次北伐中,尽管魏延多次要求自领一军,都被诸葛亮拒绝了。只有在四出祁山时,魏延才有机会独自率领偏师,西入羌中,击败了魏国名将郭淮,可惜这是六出祁山魏延仅有的一次闪光,其他时候他都受到了诸葛亮的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才能。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到了秋季,“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领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魏延得知这个安排后,果然拒绝撤军。杨仪等人商议后,决定按照诸葛亮的安排,率大军撤退。
魏延大怒,率领本部人马先撤回蜀地,他沿途烧毁栈道,在南谷口截击杨仪。
杨仪派部将王平出战,王平在交战时对魏延的部下高喊:“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魏延的部下一哄而散,光杆司令魏延尴尬地带着儿子想逃亡汉中,却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斩杀,并且被诛三族。
魏延的一生,对蜀国忠心耿耿,他至死也没有背叛蜀国的念头,因为他没有北投魏国,而是带兵南下。
对此《三国志》已经给魏延定性:“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只是想带兵杀死杨仪,并没有谋反的意思,即使是杀杨仪失败了,魏延也没有投降魏国的打算,他和儿子想逃往他的老巢汉中,可惜最后被杀。
魏延明明对蜀国忠心耿耿,为何却被冤杀,还被扣上反贼的帽子?
2.蜀国四位重要人物对魏延之死负有重要责任
2.1杨仪直接置魏延于死地
杨仪是直接将魏延置之死地的人,两人都十分有才华,他们一文一武,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这两人都性格清高,目中无人,再加上地位相差不大,为了争权夺利,两人关系形同水火。
《三国志·费祎传》写到:“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魏延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他非常自负,以诸葛亮的接班人自居。
杨仪先是作为参军,参加了北伐,后来因功被提拔为长史,杨仪在几次北伐时,“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可以看出,杨仪在蜀国的作用,有些类似萧何,他的筹划调度,为蜀国的北伐出力甚多,因此深得诸葛亮的倚重。
杨仪的资历很深,又富有才华,因此他也自认为是诸葛亮的最佳接班人。
对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诸葛亮一直采用“和稀泥”的方法,“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在世时,尚能凭借自身的威望压制住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诸葛亮病逝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状态,两人都以诸葛亮的接班人自居,不肯位居对手之下。
魏延在听完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后,非常不满:“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由于撤军是诸葛亮的决定,杨仪执行诸葛亮的遗言,在道义上站了上风,因此他利用魏延在诸葛亮尸骨未寒时就违背丞相的遗愿,让魏延失去了道义的支持,成为光杆司令。
最后杨仪公报私仇,在马岱将魏延斩首后,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因此,杨仪是害死魏延的直接执行者。
2.2诸葛亮为了让蒋琬顺利接班,成为逼死魏延的主谋
诸葛亮长于政务,在军事上他过于谨慎,魏延的奇袭子午谷的计划被他拒绝后,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之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祎,他曾经告诉刘禅,蒋琬和费祎是自己最合适的接班人,因为这两人可以秉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
蒋琬和费祎要顺利接班,最大的阻力就是魏延。
《三国志》记载,费祎出使东吴,孙权对他说,:“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费祎回蜀后,将孙权的一席话告知诸葛亮。
诸葛亮也深知自己在世时可以压制住魏延,蒋琬和费祎是驾驭不了魏延的。
因此,诸葛亮临终前召开的撤军会议,特意把地位最高的魏延排除在外。
魏延当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南郑侯。他的职位高于杨仪、费祎和姜维。
因为这次会议除了商议撤军,还讨论了如何处置魏延,因此诸葛亮才不让地位最高的魏延参加。
这次会议决定撤军,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大军不必理会,自行撤退。
诸葛亮这样的安排,已经明显将魏延置于对立面,他深知自己的接班人无法驾驭魏延,因此他利用杨仪和魏延的矛盾,安排杨仪作为除掉魏延的急先锋,为蒋琬、费祎的顺利接班扫清障碍。
2.3费祎的推波助澜
费祎作为诸葛亮的第二接班人,在诸葛亮临终前他陪在身边,因此诸葛亮肯定对他交代了处置魏延的方法。
诸葛亮病逝后,费祎被杨仪派往魏延的军营试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对费祎掏心窝说出自己不愿受杨仪的节制,准备由自己带兵继续抗击魏国。
魏延还邀请费祎和自己联名通知下属,费祎假装同意了,然后他借口回去说服杨仪而离去。
见到杨仪后,费祎出卖了魏延,将魏延的话告知杨仪,于是杨仪按照诸葛亮的临终遗言,率大军撤退,将魏延抛下。
费祎的推波助澜,使魏延丧失了理智,最后做出了极端的反应。
2.4蒋琬的火上加油
当魏延和杨仪大打出手时,两人都上书朝廷,指责对方谋反。
刘禅对此无法定夺因此征求蒋琬和董允的意见,两人一致保仪疑延,两人距离前线遥远,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坚定地站在杨仪这边,应该是诸葛亮在病逝前就派人联络蒋琬,告知他除掉魏延的计划。
杨仪杀死魏延后,率大军回国,他自以为功劳大,资历深,是当之无愧的诸葛亮接班人。
谁知道诸葛亮早已秘密安排蒋琬接班,杨仪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他向费祎抱怨说后悔当初没率大军降魏。费祎告发了杨仪,于是他被削职为民,之后杨仪仍然愤恨不已,上书诽谤朝廷,被投入大牢后自杀身亡。
3.魏延的性格缺陷
魏延之死,除了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和他的性格密切相关。
魏延的性格“刚粗”、“矜高”,有武将特有的直爽性格,他不仅和多数同事相处不好,就是他的顶头上司诸葛亮也不喜欢他的性格。
前面提到魏延和杨仪起争执时,他居然拔刀相向,如此冲动的性格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对于上司诸葛亮,魏延献计奇袭子午谷被拒绝后,他就抱怨诸葛亮胆怯,估计这也是之后魏延被诸葛亮压制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病逝后,魏延的反应过于偏激,他带兵攻打执行诸葛亮遗命的杨仪,使自己丧失道义的支持,很快就失去士兵的支持。
因此,魏延之死,表面上看起来杨仪是罪魁祸首,其实诸葛亮才是幕后主使,他为了使自己指定的接班人顺利接班,与杨仪、费祎、蒋琬等人共同谋划,将魏延逼死。
对蜀国忠贞不渝的名将魏延,没有死在敌人手中,却死于自己人的屠刀下,最后还被安上反贼之名,其结局令人叹息。
猜你还喜欢
- 11-30 蜀汉地理位置这么优越,那么刘禅真是个昏庸之主吗?
- 11-30 魏延对蜀汉也是立有大功的,该如何真实看待魏延之死??
- 11-30 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实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怎样?
- 11-30 从现有的各类书籍来看,蜀汉的实际兵力究竟有多少?
- 11-30 诸葛亮这么擅长火攻之计,但为何没能烧出蜀汉的未来??
- 11-30 诸葛亮堪称蜀汉的股肱之臣,为何在文臣中仅排第三位?
- 11-30 蜀汉因为哪三个方面的原因,以至于刘禅不得不投降蜀汉?
- 11-30 东吴的名将也很多,为何曹操只钟情于蜀汉的武将?
- 11-30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 11-30 诸葛亮在临死前,为什么没有选魏延当自己的接班人?
- 11-30 汉中这个地方有何重要价值?为何曹魏与蜀汉都在争夺它?
- 11-30 论及刘备这位蜀汉皇帝,他真的是以平民、草根起家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