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灭了董卓后,为何却要逼反李傕郭汜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60分类:历史
作为除掉董卓和吕布的最大功臣,王允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王允后来越来越不得志,最终失去民心的呢?
王允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导演的貂蝉戏弄董卓和吕布好戏,致使董卓和吕布内讧,最后吕布刺死了董卓。这时候的王允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他的领导下,大汉朝应该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可惜在王允身上,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让人感觉王允其实也不过尔尔。更为重要的是王允一些错误事情的表态,居然让大汉朝走向极为衰退的边缘。
其一,杀死蔡邕。蔡邕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诗歌写的也挺好的,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很有才华。蔡邕在董卓当政时备受重用,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操守,后来董卓死了,蔡邕伏在尸首上痛哭流涕。王允知道,立刻就把蔡邕下狱。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曰:“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可见杀死蔡邕,王允是失去了民心的。
其二,逼反李傕郭汜。董卓死去,手下大将李傕郭汜等慌忙逃窜,吓坏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使者回报李傕。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傕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曰:“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众皆惊惶。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如果当初王允不是硬逼着交出李傕郭汜,而是设巧计把他们诓入京师,一个个诛灭,大汉朝哪里会遭到这样的生灵涂炭。
那么王允为何在政治上短视:
其一,利令智昏。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我的地盘我做主,其他一切人都要听我的,听不见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其二,不爱与别人沟通,已经丧失了昔日的锐气。自己以前在台下的时候,目光敏锐,及至自己掌握大权,便和众人漠视了关系,眼睛只看见自己身边的那些人。
其三,只看表面现象,不再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王允最突出的问题。只知道头疼医头,治标不治本。
其四,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不会想方法。只是凭着自己的思维去处理事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聪明如王允者尚且在政治上短视,何况他人?王允昔日颇有才干,被称为“王佐之才”,可是一旦掌握了权力,却不再仔细思考问题,而是一味的武断专行,结果铸成大错,不仅自己死的很难看,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大麻烦,某些领导者不可不察。
猜你还喜欢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董卓死后几个月,司徒王允为何会死于李傕、郭汜之手?
- 11-30 为何说王允纵使能有所作为,也难以抵挡住东汉的灭亡?
- 11-30 如果王允接受了西凉军归降,东汉末年的历史会被改变吗?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30 王允在将貂蝉献给董卓前,他有没有想过要将其占有?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