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清朝的王爵封号与封王制度有哪些改变?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34分类:历史

  封王拜相是封建皇朝为维护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政治手段,不过由于分封制带来的军事危机,所以从秦朝开始一度将封侯制度废除。但秦朝也因为缺少强力的宗室力量的支撑,导致秦朝不过二十年就灭亡,于是从汉朝开始,历代皇朝就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度去维持自身的统治,直到清朝灭亡后,封爵制度才宣告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种制度的消失,除了是因为时代的来临,与明清两朝对封爵制度的改革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封王制度的根本性改变

  在清朝之前,历代王朝的开创者,都会对所有与自己有血缘的宗室子弟分封封底和藩号。其中藩王名号字数最少,身份最为尊贵,如秦王、燕王等,基本属于以皇帝血缘关系最浓,地位最高的爵位,自然这些王爷的封地也大多最优厚。

  不过这种制度也会引发另一个问题,最著名的要数七国之乱、靖难之役这两个,当然还有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历史上宗室反叛朝廷最有名的战役。由此可见即便是同宗同脉的宗室成员,也照样避免不了对权力的追求。于是从明清开始,被封王可以得到朝廷的供养,但却没有得到封地的权力,彻底杜绝宗室叛乱的可能。

  当然明清两朝敢这么做,主要是受到宋朝之后重文轻武的影响,从宋朝开始,武将的权力受到全面压制,无法再向唐朝之前的朝代,随时操纵国家的军队,避免谋朝篡位的可能。也极大降低了起义成功的机率,这种情况下用宗室维持国家统治的作用就变得没这么重要,唯一只剩下作为继承人的后备军。

  另外明清两朝在封号上的改变,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分封建国,其影响性正在逐渐降低。明朝的时候对藩王的封号,还是保持过去的做法,以秦、楚、齐这些名号。或者直接以城市名命名,其余侯、郡之类的称呼体系也一应保留。但到了清朝之后,这些封号便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便是三字王的称呼,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庆、礼、庄”等喜庆字眼。

  明清的封号区别为何如此之大

  清朝不再以战国国民或者地方名作为封号,第一个原因与清朝建立前的历史有关。在清朝尚未建立之前,它依旧是一个奴隶制的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很强悍,但是人口众多,生产力也远不如明朝,因此直到入关之后,才真正进行封建制度的改造。

  为此这个时候的清朝,对于人口的执着远高于土地,因此每次对明朝发动进攻的时候,都是以抢夺人口为主。没有多余土地的清朝,虽然后来也做起封王的政策,但却仅仅是加封藩号,并没有土地赠与,所以清朝严格来说没有长时间的封地文化,自然没有没有产生出对应的以国号为封号的称呼。

  相比之下明初依旧保留着给子嗣分封土地的习惯,其中朱元璋做得最彻底,在北元尚未被消灭之前,就学晋武帝那样大肆分封王侯。都是还给了他们统兵的权力,其中以燕王朱棣为首的九个藩王权力和兵力最多,这就为日后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提供了条件。

  同时明朝的封号等级,则是采取战国名次和地域名并行实施,例如朱棣这种地位最高的,就采用战国国号。地位较低的,则根据封地地方名字命名,如在四川就藩的就叫蜀王,在广西就藩的就叫桂王等。这种分封方式与明朝之前的历代王朝如出一辙,因此如果想要了解明朝亲王的血缘高低,从他的藩王名号就可以看出来了。

  分封建国制度的演变历史

  虽然明朝时期,朱元璋重新开启了王族子弟分封土地的政策,但其实废除藩王到外地就藩的行为,其实并非从清朝开始,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这种倾向。虽然唐宋的皇帝都对王族子弟封王拜相,但却更注重中央集权的控制力,从唐朝开始,封王子弟如果不是得到特别允许,基本不允许到京城之外的居住,以此避免他们与拥有兵权的节度使勾结。更无封国这一产物的出现。

  不过此时的唐宋在给予王族子弟的封号上,也保留与地方名联系的一面,如南宋时期的宋光宗,在继位的时候被封为恭王,恭是指当时的恭州,而唐朝的唐高宗则在还是皇子的时候,被唐太宗封为晋王,但这两人也并未有封国可以就藩,一直居住在京城里担任一些朝廷职务,如赵光义早年就是宋朝第一代开封府尹,不过因为包拯的名声太大,以至于没什么知道赵光义登基前也做过这个工作。

  总结:

  而清朝建国后,可以说继承了唐宋的这一传统,不过与唐宋不一样的是,清朝王族子弟虽然没有了封地的权力,但却得到了可以进入朝廷担任高职的条件。但凡被加封三字亲王的人,在朝廷都享有极大的权力,属于典型的铁帽子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这样便可避免王族造反的同时,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力度,一举两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