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萧何对韩信做了哪些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46分类:历史
萧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屋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成语,意即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一个人引起的,其中的萧何就是西汉开国功臣萧何,而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角就是西汉时期乃至整个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之一:韩信。
韩信和萧何再加上一个张良,正是著名的汉初三杰,他们辅佐刘邦定鼎天下,建立汉朝。天下既定,开国功臣何去何从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尤其是韩信,战功赫赫,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是汉朝得以建立的大功臣,同时又有功高震主之嫌。
如何处置韩信,一直是刘邦的一个心病,最后这个心病被吕后和萧何医好了。不得不说,萧何在韩信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原本是个混迹于市井中的无所事事者,不事生产,不置产业,更不经商,也够不到官场,但他志向远大,成日佩带着刀剑,到处游逛寻找机会,饥一顿饱一顿,吃百家饭,亦被百家厌烦,甚至还要忍受屠户的胯下之辱。
这样的一个人,放在现在也是一个被大家看不起的闲人,人高马大,却不正儿八经工作养家糊口,偏偏天天蹭饭,还心比天高,谁愿意和这样的人相交呢?
这样的一个人,倘若一直生活在和平年间,他的未来几乎是一眼望到底的,但韩信很幸运,赶上了乱世,而且遇到了知己。
秦末各地起义不断,誓要建功立业的韩信拿着自己的宝剑都投奔了项梁,项梁死后,他就成为项羽的部下,但让韩信郁闷的是,无论是项梁还是项羽,都不是他的伯乐,他一生的武艺和一肚子的谋划都得不到伸展,只能做个默默无闻的小兵。
他试图向项羽献计,但他人微言轻,根本得不到项羽的重视,计策根本不被采纳,时间一久,韩信知道自己跟着项羽是不可能建功立业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韩信离开了项羽转投到刘邦那边。
但韩信也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只是被授予连敖的一个小官,仍旧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职,完全无法施展拳脚。而且差点被处斩,本来连同韩信在内的十四人都要被处死,另外十三人也已经被杀,轮到韩信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大声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这句话恰好被经过的夏侯婴听见,没想到死到临头还能说出这样的话,胆识过人啊,夏侯婴救下了韩信,经过交谈,夏侯婴愈发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于是推荐给了刘邦,但刘邦还是没有发现韩信的特别之处,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
在这个位置上,韩信结识了萧何,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经过数天的畅谈,萧何知道韩信是一个心中有韬略的军事天才,他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领军作战的机会,萧何相信韩信的军事才能能够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于是他经常在刘邦面前说起韩信。
但韩信也是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物,他并不相信这个没有什么战功的韩信,所以尽管韩信在治粟都尉上做得很好,但并没有提拔他。
韩信看到刘邦似乎也不是他的伯乐,就收拾了收拾行囊,逃走了,当时刘邦军中经常有将士逃走,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关注的事情,但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左右手萧何也跑了,丞相逃跑,可想而知对刘邦是怎样的打击,也必然会在军中引起骚乱。
但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气得大骂萧何,质问他为什么逃跑,萧何将自己之所以没有打招呼就离开的目的告诉了刘邦。刘邦哪里肯信?他说:“好你个萧何,撒谎都不打草稿,之前陆续有几十个将领逃走,怎么没有见你去追?偏偏这会韩信跑了,你就去追了?”
萧何是这样说的: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刘邦怎么也没有想到萧何竟然用”国士无双”这四个字来形容韩信,难道韩信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而自己看走了眼?再加上刘邦确实也想改变被动的局面,于是决定重用韩信,在萧何的讨价还价之下,刘邦让韩信做大将军,而且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诚意满满,“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将。
韩信大受感动,而刘邦在听到韩信的韬略之后也知道自己这次当是赌对了,从此之后,韩信开始了建功立业的步伐,起在楚汉之争中所建立的不世战功确实是他军事能力的最好说明,刘邦也不得不承认,韩信确实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军事家,他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然而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韩信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在政治上却并不如意。项羽一死,刘邦几乎是立刻就是收了韩信的兵权,然后将其封为楚王,这仍旧不能让刘邦满意,不久之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至于韩信是不是真的谋反没有人去调查,但刘邦却采纳了陈平的建议设计将韩信擒往洛阳,贬为淮阴侯。
君臣之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信任,韩信整日闷闷不乐,心中的怨恨和不满日日增长,后来韩信和钜鹿郡守陈豨勾搭在一起,约为内外呼应,以应对将来的局势,结果后来陈豨真的反了,而韩信也真的决定在内部协助陈豨,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安排,却因为家臣弟弟的告发而将这件事捅到了吕后那里。
吕后向来是一个政治上果断狠辣的人,她自然不能留着这样的韩信活在世上,于是准备除掉韩信,但对于如何除掉韩信,如何能将韩信骗来却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于是吕后问计于萧何,作为最了解韩信的一个人,萧何知道怎么做才能让韩信放下戒心,于是吕后和萧何经过谋划,“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韩信不疑有他,被曾经信任的人骗了去,然后被吕后早就埋伏好的武士绑了起来,死于长乐宫的钟室。
一代名将韩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纵观韩信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确实是起于萧何的力荐,称得上是”成于萧何”,而他最终被吕后杀死,也是萧何制定了计策,将韩信骗到了长乐宫,所以才导致了韩信的死亡,所以“败也萧何”。合起来可不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再缩减一下可以说成是“生死一知己”,与之相接的还有一句,即“存亡两妇人”。存亡两妇人比较好理解,让韩信“存”的是微时不求回报的漂母,而让韩信“亡”的则是吕后,是吕后在得知韩信要谋反的时候计划除掉他并取得了胜利。
不过,不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似乎都没有汉高祖刘邦的身影。而实际上,真正要韩信命的正是刘邦,是刘邦容不下韩信,当然韩信本身也居功自傲,本来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就是极为复杂。
一旦有怀疑的种子,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这几乎是无解的。所以韩信必然会被刘邦除掉,而吕后和萧何只是直接执行人,两人的联手提前结束了韩信的性命。
猜你还喜欢
- 11-30 李善长有着萧何的能力与功绩,但为何却没有相同的结局?
- 11-30 汉初三杰对西汉有着很大的功劳,但为何会有不同的命运?
- 11-30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 11-29 关于韩信的生与死,萧何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11-29 西汉建立之初如何发展经济?汉武帝时期得到怎样空前繁荣?
- 11-29 是什么将戚夫人推向深渊的?她不争后位的话能否平安终老?
- 11-29 汉朝之所以分为东汉与西汉,是因为中间出现了怎样的断层?
- 11-29 西汉皇位的继承人是轮不到刘贺的,但为何却是他当皇帝?
- 11-29 昭君出塞是哪位西汉皇帝在位时期?而这位皇帝后悔了吗?
- 11-29 汉元帝也曾想好好治国,为何却造成了西汉王朝整体滑坡?
- 11-29 昭君出塞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她让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改变?
- 11-29 从西汉开国至汉武帝时期,百姓的财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