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宋朝时期的蚕茧罐有什么作用?最早的窃听装置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40分类:历史

  宋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窃听装置,虽然比现在的窃听设备落后了许多,但它表明宋朝时期就有了窃听这样的需求和技术,对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蚕茧罐

  近日,我在收藏古物的朋友家见到一件口小腹大的宋代磁州窑罐子。此罐造型为椭圆形,白底酱釉刻花。器物身上刻着莲花纹饰的图案与“月照池中月,人观镜内人”和“鸟有千年鸟,人有百岁人”诗句。因罐口在器物的腹部,感觉不像是盛水和酒的容器,也不像是陈设器,这种怪异器型以前在博物馆里也没见过,便向朋友请教。朋友称,该物叫蚕茧罐,是宋代磁州窑系的一件古物,寓意是破茧重生。

  当时,听了朋友的答复,心里感觉怪怪的,原因在于器物的用途和名称不明确。于是回来后便查阅宋辽金时期磁州窑系瓷器中与此相对应的图片、资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朋友收藏的这件怪异器物,原来是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间谍工具、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

  说到间谍工具,就不能不提一下间谍。间谍,就是所谓的“情报人员”,俗称为特务、特工。西方学者认为,人类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时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实际上中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的夏朝前期就出现了间谍,而且也是一位女人,名叫女艾。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密集,间谍备受青睐,这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听瓮的出现,成为间谍工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在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古人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瞎子来执行“听”任务。瞎子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如在唐代,便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

  其他的间谍技术,还有蜡书、瓮听、空飘、箭书等等,可谓花样百出,把间谍和反间谍战推向了当时的高峰。对古人的智慧,实在是不容小觑。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