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唐朝人都是如何过的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34分类:历史

  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真实历史如何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这个美好的寓意和习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唐人宴乐图,喜庆祥和

  第一当然是吃粽子。粽子又称“角黍”、 “筒粽”。传说是为祭念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最早是“筒粽”。相传屈原投江后,楚人哀之,觉得他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很可怜,屈原生前说,我宁愿把我的清白之躯跳入江中喂了鱼,也不跟别人同流合污。楚人们怕他真的喂了鱼,就把“筒粽”投入江中让鱼吃。鱼儿吃饱了粽子,也就不会骚扰屈原了。

  竹筒粽,青翠欲滴,入口润韧

  可是到了汉朝建武元年(汉光武帝刘秀第一个年号),有一个长沙人亲眼看见屈原跟他说,你们每年给我的粽子我吃不上。为啥,因为水里有蛟龙。这些恶龙常常偷吃我的粽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偷光。长沙人说,那可咋搞?屈原说,你们以后给我扔粽子,别浪费竹筒了。直接在棕米外面包上蒲叶,再用五色线缠住,包成牛角形状。这样蛟龙就怕了,就不敢再偷了。

  对于为何要缠绕五色线,风月君不敢妄测。不过从哪吒闹海的传说可以反推。哪吒闹海时对付龙王的兵器名叫混天绫,是一条红色的绸缎。《续汉书》写道,端午这天家家户户要在门户外面挂上一条无色彩带(朱索五色)用以避邪镇恶。估计龙身细长,怕用五色绳索把它缠住吧。伟大领袖毛主席有诗云:“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可见龙是怕绳子的。

  至于包成牛角形状,意思差不多。牛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冲锋号角,先民们用来恐吓猛兽,传达信息,有的部落还作为图腾崇拜。唐人虞世南编著的《北堂书抄》写道:“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本出吴越。”最早就是吴越之地的人使用牛角的。吴越多水,对付的多为蛇虫之类,比如鳄鱼啥的。因此蛟龙也怕牛角形状的物事。屈原让楚人们把粽子包成牛角形状,就是为了吓龙。

  牛角粽,头重脚轻根底浅

  唐人吃两种粽子。黍米做的叫黄粽,糯米做的叫白粽。江南几大家族之一的庚家棕子,尤其出名,“白莹如玉”。那时候有百索粽和九子粽最为常见。百索粽就是粽子外面缠上五色丝线,用以辟邪镇恶。九子粽就是用一种名为九子蒲的草叶包的粽子,顾名思义,取多子多孙之意。

  当时宫中玩一种名为射粽的游戏。将雪白粽子放在盘子里,造一小弓小箭,宫女们远远的轮番射箭,射中者吃粽子,射不中不给吃。由于粽子表面又滑又腻,因此很难射中。再加上宫女们都是些女神级,柔弱无力,女汉子很少,因此这个游戏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射粽图,弱手驭细弓,却落西墙东

  诗魔白居易有一首《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单道江南粽子的好处:“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可见老白不仅怀念江南的江花江水,杭州的桂子潮头,苏州的吴酒吴娃,就连苏州的粽子也是无比怀念。

  第二当然是赛龙舟。赛龙舟有三种说法。最为大众的是纪念屈原。原来端午这一天炎帝发威,天气炎热无比,炎魃(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又称旱魃)被放出来肆虐横行,楚人们怕屈原被太阳晒坏,就纷纷把自家龙舟拿出来巡行江上,给屈原遮阴挡阳。明代张羽《由竹溪至梅溪书赠莫云樵》诗写道:“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就是说,江淮健儿们明知道端午节出来赛龙舟会很热很乏,可是为了屈原,也就不顾一切了。而为何是龙舟呢,因为龙可以呼风唤雨,和旱魔炎魃对抗。

  第二种是为了纪念东汉著名学者胡广。传说胡广本来姓黄,就是五月初五这一天生的。但是这一天不吉利,胡广父亲怕他给家人带来灾难,就把他放在一个葫芦里扔到了江水中,由其自生自灭。不想这个孩子命大,被人抚养成人。因为不知道哪来的,只知道是葫芦里蹦出来的,于是给他取姓胡。就是葫芦的胡。因此楚人赛龙舟是为了在端午这一天能在河里捡到一个葫芦娃。

  历史上另外出名的三位五月初五出生的人分别是:先秦孟尝君,东晋王镇恶,北宋宋徽宗。孟尝君他爸不让生,王镇恶起名镇恶,宋徽宗从小就被养在宫外,还赐号“端王”,就是端午节生的王。

  第三种说法是纪念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一位孝女,他的父亲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屈原时掉到河里淹死了。曹娥哭了七天,也跳进河里,三天后和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在水面上。楚人赛龙舟,是为了把曹娥父女救上来。

  唐人赛龙舟一般在上午,有时候下午也赛。比赛那天省部级领导(刺史)要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因此赛前需要搭建彩台。除了给官员们搭建的彩台外,有权势的豪富们也会在河岸边自搭看棚,一边喝酒饮茶,一边观看各种文艺表演。这时候周边各地有名点的文艺团体都会聚集到此一展身手,开个演唱会歌舞会啥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当地豪富提前好长时间就约好的。

  《观竞渡》,翘首以望

  良辰吉时一到,擂鼓三响,千舟竞发,百舸争流,一片壮观景象。胜者有巨额赏金,而且会把名字标在这一年的赛龙舟冠军榜上。可谓名利双收。

  唐人张建封有《竞渡歌》一首,单道开元时赛龙舟盛况:“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第三当然是缠五色线。五色线又叫朱索,一般挂在门上,避邪镇恶的,牛鬼蛇神请绕行不送。或叫长命缕,一般缠在胳膊上。正在看文的读者诸君现在手臂上肯定有一条五色索,那就是用来延生续命的。也叫辟兵缯 ,躲避刀兵之灾的。保佑一生平安,没有飞来之祸。一般系在衣服上。

  第四是互送礼物。这一天皇帝会送给臣子纸扇,粽子,衣服,五色线之类小玩意。李世民就曾送了长孙无忌一把纸扇,上写“鸾凤蟠龙”等字,跟长孙无忌说,一般端午节人们都是送衣服粽子等小玩意,可是我今天要送你们纸扇,让你们扇点清风,增加美德。

  最普遍的是五色线,也就是长命索。皇帝送你长命索,想想看,意义是不是非同一般。孔老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皇帝送你礼物,当然臣子们也要回赠。贡品种类繁多,无奇不有,以扬州最为奇特:送一面大铜镜子。

  每年端午节前一段时间,扬州政府就要雇佣能工巧匠们在扬子江江心的船上制造上供皇帝的铜镜,称为“天子镜”。镜子背面是九条飞龙的浮雕,易破难成,因此技术含量很高。由于这面镜子是在端午节铸成,具有镇邪辟恶作用,因此意义非同寻常。

  第四是抓蛤蟆。端午这天正是抓蛤蟆的好日子。蛤蟆也叫蟾蜍,上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神物,具有辟邪功能。殷商青铜器上即有蟾蜍纹。唐人在端午这天纷纷跑到野外,去抓头上有八字的蟾蜍,抓到以后放在日头下暴晒一天,然后抓住它的脚在地上画,等到蟾蜍的脚掌流水,就把流出的水涂到五色线上,拴在左臂,避邪镇恶。

  第五是养鸲鹆(qú yù),这个东东不认识吧,风月君一百度,原来俗称“八哥儿”,也就是鹦鹉。唐人在端午这一天会把毛羽刚长全的、准备精心培养的鹦鹉用剪刀剪去舌尖,为的是它以后更会说人话。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第六是用兰汤洗澡。兰汤就是泡着兰花的洗澡水。这种习俗从先秦时就开始流行。这个兰并不是兰花,而是佩兰,也就是孔子《幽兰操》的兰。这种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因此端午节也叫浴兰节。只是后来佩兰不大好找,人们都用艾草替代了。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可治病、去邪气。我想读者诸君昨日沐浴“艾汤”的应该也不少吧。

  第七为郊野结庐。大唐刚从魏晋南北朝过来,隐逸之风犹存,再加上崇尚道教,更讲究修心养性,因此那时候基本上所有上档次人都会在野外盖一草庐,有时间就去住两天,喝喝茶,读读诗,散散心,跑跑步。一般端午节这天就是搭建草庐的良辰吉日。

  第八为蓄药。就是在这一天会到山上采摘各种中草药,不管有用没用,一起采回来存起来。因为这一天邪魔外道都被辟走了,因此采来的药更有解毒祛病的功效。

  采草药

  第九为斗百草。斗百草源自周代,分文斗和武斗。文斗大概意思就是看谁收集的花草种类多,收集最多的那个人肯定胜出。当然你要是能够搞到奇花异草,也能弥补数量的不足。唐中宗时,乐安公主为了能够赢得斗百草,端午前就特地派人前往南海取一种比较罕见的“美须”草跟人斗草。唐代的斗百草一般大多是妇女和孩童的玩意儿。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当然也有好多青年男女抱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不轨意图前来斗草的。这帮狗男女斗着斗着,居然就搞起了对象,谈起了恋爱。

  武斗一般为孩子玩。找来又粗又长的笨草,打一结,然后把对方的草勾住,用力往后一拉,看谁能把对方的草拉断。话说风月君在孩童时也玩过这个游戏。只是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

  群婴斗草图

  唐人在端午节这一天还有一个忌讳,就是男女之间这一天不能敦伦,也就是行房,也就是行周公之礼,也就是,咳咳,不能说的那么直露。为啥有这忌讳,传言有一对夫妻不信邪,就要在这一天做,不想忽然看见床边有一死掉的小孩,不一会儿就不见了。不久这家女主人就死掉了。因此人们相互传言,这一天应该戒色。

  题目起得不好,大家多担待点。风月君本来想起个“唐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这么一个低调凡庸没内涵的名字,可是就怕没人看啊。话说风月君也是个希望得到关注的人噻。昨天费心巴力写一篇,居然点击才两万多。不过昨天大过节的,风月君不怪大家。顺便说一句,端午节这天在唐朝也是法定节假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