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发配宁古塔的才子们,一般都吃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36分类:历史
清代被发配到宁古塔的南方士子们,除了对当地的环境不喜欢,对该地的饮食也极不习惯,尤其是一类特殊的食物,更令他们有苦难言。但相比于士子而言,当地人却对该类食物趋之若鹜,整日喜欢将它们摆在餐桌上。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清朝小说或影视剧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有趣的情节,即某大臣犯下大罪后,皇帝亲自宣布其发配宁古塔,一旦听到这句话,大臣们往往都会处于崩溃状态,磕头如捣蒜的请求皇帝开恩处死自己,以此抵过发配宁古塔的罪名。此时读者们都会好奇,宁古塔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为何会令犯罪的大臣们如此惧怕?难道它比死亡更令人感到畏惧吗?没错,宁古塔的确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它如今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女真人崛起的发源地之一。宁古塔地处边疆,一年四季气温极低,每年只有四个月的温暖之季,其余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场景,是古代真正意义上的苦寒之地。
历史上发配至宁古塔的学子们不在少数,仅顺治十四年科考作弊一案,便牵连到数百位南方士子流放至宁古塔,吴兆骞、方拱乾等名士也在其中。南方水乡多温柔,士子们早已经习惯了天气的宜人与温暖,对于关外的一片苍茫白雪,自然存在极不适应的感觉。关外气候寒冷,屋子内需要架设土炕御寒,但久用床榻的士子们却还是不喜欢又热又硬的土炕,因为每次早晨起床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口干舌燥喝下一大碗清水。当然,对于以上情况,士子们还可以应付,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却令他们感到压力巨大。
满族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自然与中原地区的人们完全不同,他们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尤以吃粘食为代表。关外地区的主要粘食食品就是粘豆包,他是关外人民独创的一种食物,也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粘豆包是一种特殊的豆包,其面皮部分是由粟米(小米)面制成,内部馅料多为煮软的红豆。在冬季时,满族人会将粟米加水和好,将其揉捏成黏稠态,以面包裹红豆馅制成粘豆包。
粘豆包可以通过冷冻的方式储存,关外寒冷的室外,正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冰箱,粘豆包被放在室外可以随取随用,蒸熟之后软糯可口且带有一丝丝甜蜜,口感十分不错。但南方士子们却并不喜欢粘豆包,因为粘豆包虽然比一般的食物抗饿,但十分黏稠,咀嚼起来十分费力,更不利于消化,因此包括吴兆骞在内的文人都曾在著作中抱怨过吃粘豆包的种种不适。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还有一道著名的菜品名叫“酸菜”,酸菜是由白菜腌制而成的一种特殊菜品,它可煎、可炒、可烹、可炖,尤其是与白肉炖在一起,更是超级美味。但南方人多数不喜欢酸菜的味道,因为酸菜本身酸味极重且略微带一些臭味,因此南方士子们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关外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原关东原住民喜欢将粮食进行发酵处理,其中酸汤子颇为著名。
酸汤子也臭的可怕,它是一种由发酵玉米粉末制成的粗面条,因其口感酸甜,故此得名。酸汤子是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特色小吃,其发展历史也相当久远,但酸汤子发酵时间具有严格的规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黄曲霉中毒,前不久的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南方士子们不懂也不习惯关外的气候与饮食,绝非奇葩之事。但时间永远是最好的良药,在关外生活23年后,吴兆骞顺利回到了家乡,但他此时却完全成为了一个“东北人”,偶尔还会怀念关外的饮食,反倒是在自己的家长“水土不服”了。不得不说,人的适应能力是可怕的,吴兆骞适应了宁古塔的生活,也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这是统治阶级所有人都万万不会想到的。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