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乾隆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贵妃葬入帝陵?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46分类:历史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屋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古代,大部分时期奉行帝后合葬,也就是皇帝与他的正妻合葬于帝陵,但是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却把父亲康熙帝的妾室章佳氏也葬入了景陵地宫,开辟了皇贵妃入葬帝陵的先例,雍正帝这一违背礼制的行为在雍乾两朝影响颇深,但乾隆朝之后,再无皇贵妃入葬帝陵,这里面的门道颇为耐人寻味。

  清朝后妃的葬制较为完备,在雍正之前,她们的身后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

  与皇帝合葬。这是皇后的特权(如孝康章皇后、孝诚仁皇后等),她们一般先于皇帝去世,或去世时丈夫的陵寝尚未建成,故而可以直接放入地宫(孝恭仁皇后),唯有孝端文皇后是再次打开昭陵地宫入葬;

  另建陵寝。这也是皇后的特权,当然,这里的皇后也指新帝的生母,她们母以子贵,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如果她们晚于丈夫很多年去世,就不必再打开帝陵地宫,而是在帝陵附近再建皇后陵寝,其陵号依附于其丈夫的陵号,而加以方位以做区别,在雍正之前,清朝只有一座皇后陵,那就是康熙帝嫡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孝东陵(孝东陵规制较为特殊,顺治帝的一众妃嫔宝顶星罗于孝惠章皇后宝顶附近,故而孝陵没有妃园寝);

  葬入妃园寝。这是皇帝一般嫔妃的归属,妃园寝也是帝陵的附属建筑,是哪座帝陵的妃园寝就称作X陵妃园寝,比如葬有康熙帝温僖贵妃、良妃等的景陵妃园寝。

  由此可见,妃嫔的归宿基本是固定的。但是雍正帝一生在陵寝上做的功夫真的太多了,他真的是太重视陵寝了,不仅自己在易县新开辟了清西陵,还为停灵待葬三十多年的曾祖母孝庄太后修建了昭西陵,他更把陵寝的政治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雍正元年,他把庶母敏妃章佳氏葬入了康熙帝的景陵地宫。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六日,谕礼部,昔年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在宝城内安奉者只有敏妃母一位,应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应行典礼,尔部议奏。—《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读了这段谕旨,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作者不是说皇贵妃葬帝陵是雍正帝开创的吗?怎么这上面写着是康熙帝曾下旨将敏妃葬入景陵呢?那这样应该是康熙帝开创了皇贵妃葬帝陵啊。诚然,按照这份谕旨确实应该这样理解,但有证据说明,雍正帝说谎了。首先,敏妃对康熙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嫔而已。

  康熙三十八年薨逝,帝谕曰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悼,谥为敏妃。应行礼仪,尔部察例行。—《清圣祖实录》

  需要明确的是,敏这个谥号(同时也是封号)和妃这个位分都是她离世后康熙帝给她追封的,她在生前只是一个庶妃,所谓庶妃也就是低位妃嫔,一般是没有封号的嫔或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因为康熙帝对妃嫔位分要求比较严苛,所以敏妃虽然诞育了一子二女也只是一位庶妃,这在康熙帝妃嫔里屡见不鲜,比如密妃王氏,她生育了三位儿子,其中十八子胤祄还是康熙帝晚年的爱子,可是王氏在漫长的岁月里都只是一位庶妃,直至康熙五十七年才封为密嫔。

  可见敏妃对康熙帝并无特殊之处,而且即使康熙帝真想把哪位妃嫔入葬景陵,也轮不到敏妃,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妹)、平妃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妹)都是皇后的妹妹,而且生前就是贵妃和妃,地位尊崇,非章佳氏可比。

  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敏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十三王母。—《陵寝易知》

  在上述的;两份重要史料中,其一记述敏妃丧礼与平妃同,这更说明敏妃在康熙帝心中并无特殊意义,也没有为她逾越规制,都是依前例而行。而且《陵寝易知》说的就更明确了,敏妃在康熙三十八年就已经奉安了,何来“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一说,而且当时景陵地宫已经葬入了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三位皇后,除了康熙帝的棺位外还剩下一个位置,如果康熙帝真的有此意,直接把敏妃放进去不就行了,何至于让雍正帝去代劳。

  在景陵妃园寝中,正好有一个空券,这是清朝历代妃园寝中的特例,独此一个,此券宝顶实际占地面积是贵人级别的,而平妃、良妃的都是妃级别的,而且此空券葬在庶妃片区,与敏妃生前身份是符合的,再结合上文的论述,可以推断,敏妃是由景陵妃园寝迁葬于景陵地宫的。那么问题来了,雍正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清史稿后妃传》

  在雍正元年六月,雍正帝追封庶母敏妃为敬敏皇贵妃,理由也很简单,是“其子怡亲王允祥贤”,怡亲王是雍正帝走向帝王大业重要的推手,他始终坚定站在雍正帝一方,为雍正帝赢得九王夺嫡做出了突出贡献,雍正帝即位后,封他为亲王,并委以重任。雍正帝对章佳氏的追封自然就顺理成章,既然地位提升了,那么身后待遇自然也要提升,景陵妃园寝中,原本地位最高的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现在变成了敬敏皇贵妃章佳氏,那么这个以温僖贵妃为尊的妃园寝自然就装不下敬敏皇贵妃这尊大神了。

  前文已叙,敏妃原有的宝顶只是贵人级别的,如今当然显示不出章佳氏的尊贵了,而把章佳氏葬入景陵,一则解决了妃园寝衬托不出敬敏皇贵妃尊贵的问题,二则使得敬敏皇贵妃身后更为荣光,对怡亲王既是褒奖也是激励。综上,皇贵妃从葬乃是雍正帝开创无疑,他之所以那么说,只是不希望朝臣以不合祖制为由在那聒噪,既然是先帝说的,朝臣要想聒噪只能去找先帝聒噪,当然,没谁会这么傻。

  乾隆二年三月,奉移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泰陵。—《皇朝通典》

  此后,皇贵妃葬帝陵似乎也成为一种风尚,雍正、乾隆两朝的五位皇贵妃先后从葬帝陵(其中令懿皇贵妃被追谥为皇后),其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第一位由丈夫亲自指定从葬帝陵的皇贵妃,在乾隆初年泰陵落成后,敦肃皇贵妃随孝敬宪皇后入葬泰陵地宫。需要指出,虽然同是入葬帝陵,但皇后是“合葬”,皇贵妃是“从葬”,礼仪尊卑还是要讲的。

  此后,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令懿皇贵妃魏氏四位皇贵妃先后葬入裕陵地宫,其中魏氏于乾隆六十年其子永琰立为太子时被追封为皇后。

  可是,盛行一时的皇贵妃从葬帝陵制度此后再也没有使用过了,乾隆之后的11位最终身份为皇贵妃的妃嫔均未得入葬帝陵,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纵览这11位妃嫔,我们能发现两个共同点。

  除珍妃外,她们都逝世于皇帝丈夫之后。除慧妃外,她们在皇帝丈夫活着的时候的身份都不是皇贵妃。而且,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光绪帝生前能够做主的话,他很有可能会让珍妃从葬崇陵,因为光绪帝生前最珍爱的女子就是这位珍妃,而他又和表姐皇后夫妻不睦,这段故事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言。不仅如此,如果慧妃和孝哲毅皇后一样,在惠陵竣工前就离世,慈禧太后极有可能会把她也塞进惠陵地宫,因为她本是慈禧太后选定的皇后,而阿鲁特氏是慈安太后选定的皇后,最后儿子同治帝听从了嫡母的意见,选择了阿鲁特氏,所以慈禧太后非常不满,并且对阿鲁特氏多加刁难,对慧妃多加抚慰,她的皇贵妃之位就是同治帝病重时,慈禧太后将她由慧妃跳过贵妃直接晋封的,破坏了清朝皇后在不册立皇贵妃的不成文规定,足见慈禧太后对她的喜爱。

  分析了珍妃和慧妃两个特例,我们似乎已经发现了端倪,皇贵妃从葬帝陵需要有两个条件。也就是皇帝的宠爱和她们必须要先于皇帝丈夫或在丈夫帝陵竣工前逝世。

  以此我们反过来看从葬帝陵的六位皇贵妃也就十分明了,她们无一例外,均先于丈夫逝世。除敬敏皇贵妃外,敦肃皇贵妃、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令懿皇贵妃(孝仪纯皇后)都是皇帝的宠妃,这其中哲悯皇贵妃在乾隆帝登基前逝世,史料记载很少,但她诞育了大阿哥和皇次女,可见在潜邸时是相当受宠的,令懿皇贵妃不仅是宠妃,而且早在她去世两年前,她的儿子永琰就被秘密立为储君,所以乾隆帝心中是知道她以后会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在裕陵地宫的棺位为乾隆帝棺位的右边,仅次于摆在乾隆帝棺位左边的孝贤皇后富察氏(清朝以左为尊)。

  现在既然明白了乾隆之后为何再无皇贵妃从葬帝陵,就必须要深入探究一下,为什么是这两个原则呢?首先,受宠这个条件就不用说了,如果都不受宠,又没有怡亲王胤祥这样能干的儿子凭什么进入帝陵呢?

  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清史稿后妃传》

  第二条,在皇帝丈夫前逝世,前面已经说了慧妃的例子,现在就说说原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孝庄太后临死前对孙子康熙帝说的意思“卑不动尊”。

  谨按《天元房录葬法》云:“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欲开乾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事既不经,恐非安隐。—《旧唐书方伎传》

  卑不动尊是古代早已有之的说法,明朝虽然没有遵循,但自清朝孝端文皇后打开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后,再无身份卑于皇帝者再次打开地宫与之合葬的,皇后都是另建皇后陵安葬,妃嫔自然都是进入妃园寝。也就是说,如果乾隆之后的这11位皇贵妃(其实有从葬资格的也只有嘉庆帝贵妃、道光帝琳贵妃,她们两位在皇帝丈夫生前就是尊贵的贵妃,其他妃嫔在皇帝在时地位比较低,而且也不是很受宠)在皇帝丈夫之前逝世,皇帝是有可能让她们从葬帝陵的。而且个人觉得像嘉庆帝和道光帝这样循规蹈矩的皇帝,不太可能把妾室安放在帝陵地宫。

  但是这时候可能有文友会有疑问了,笔者的分析看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我能找出一个既是宠妃又在丈夫之前逝世的皇贵妃,但是却没有从葬帝陵的妃嫔,乾隆帝的纯惠皇贵妃。

  诚然,纯惠皇贵妃是乾隆帝的宠妃,在生前做了15年的贵妃,病重时又被封为皇贵妃,还行了册封礼,这比慧贤皇贵妃还要幸运,而且淑嘉皇贵妃生前还不是皇贵妃,她是追封的皇贵妃,她都进了帝陵,为什么纯惠皇贵妃没有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乾隆帝在裕陵地宫给后妃预留了六个位置,在纯惠皇贵妃去世前,已经葬入了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剩下两个位置,其中一个是乾隆帝留给继后那拉氏的,那时候继后地位稳固,也没有断发,皇帝肯定要给她留位置,另外一个位置是乾隆帝给未来嗣君生母准备的,他不能肯定他后来选定的储君一定是继后的嫡子永璂,所以当然要给嗣君生母留位置。故而,他并没有把纯惠皇贵妃葬入裕陵地宫,但是乾隆帝为她修建了豪华的纯惠皇贵妃园寝,可见苏氏在他心中的分量还是颇重的。

  雍正帝将庶母敏妃章佳氏追封为皇贵妃并葬入景陵地宫,又指令泰陵落成后将爱妃敦肃皇贵妃年氏也入葬之,开辟了清朝皇贵妃葬帝王的奇景,乾隆帝在位期间,他的一个个爱妃随之进入,却又出于政治等多方面的考虑没有将爱妃苏氏葬入,足见这些历史上细枝末节的事情其实都是在为皇家政治服务,一个妃嫔葬不葬入帝陵既是皇帝的心意又是皇朝政治的侧面体现,敬敏皇贵妃和纯惠皇贵妃的对比正好体现了这一点,而这也提醒我们,在历史的细枝末节里,或许也藏着大学问。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