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敢假传圣旨,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56分类:历史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当中,经常可以太监们宣读圣旨的场景。在很多影视剧当中,甚至还会出现“假传圣旨”的桥段。可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圣旨真的是这样宣读的吗?“假传圣旨”,又是我们看到的如此简单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因为“圣旨”,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成来的。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古代,圣旨,其实就是古代皇帝发布命令或者言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体现了古代至高无上的皇权。也正因为如此,圣旨是庄重而严肃的。就单从圣旨所用的卷轴来说,它的材质和做工,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通常来说,在给大臣们的圣旨当中,一品大臣们所用的,基本为玉制轴柄,这种材料相当珍贵,因此也很少用到。二品朝臣,用的则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柄,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至于其他的,也是身份珍贵的木材制成。
而对于圣旨的主体,用料则更加考究了,通常来说,都是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当然了,这种物品一般都为皇室特供。朝中大臣家中都没有,更别提寻常百姓家了。所以说,如果想要制造出来一道假的圣旨,这原材料方面,就会难倒很多人了,即便倾家荡产,恐怕也很难买到。
既然材料如此珍贵,工艺方面自然也是极为讲究的。真正的圣旨,并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种,只是普普通通的黄稠段子,在圣旨的上面,还刻有很多花纹和图案。当然了,这些图案并不是简简单单就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这些图案,是为了防止他人造假。
首先来说,圣旨两端,都刻有银色巨龙,这是最基本的一个防伪标志。圣旨上面,还有祥云瑞鹤打底。这些图案,并不是随随便便谁都会绣的。作为皇权象征,整个圣旨给人的感觉,也是富丽堂皇的。可以说,每一道圣旨的背后,都凝聚着古代人的智慧,也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奢华。
其次,电视剧中也有提过,圣旨的开头,便是“奉天承运”,电视上经常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读,可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句话,这里也暗藏了一个“防伪标识”。此处的“奉”字,是整道圣旨中最难的一个步骤,它需要写在圣旨右上角的第一朵祥云上。这道工序,可不是谁都会的。这种工艺,是宫中少数的工匠才会,他人一概不准学习。他们制造出来的圣旨,都需要这些工匠的签字确认,并且制作数目,也是有着严格要求,并不是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的。
因此,从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来看,就足以让想要“假传圣旨”的人死心了。但是如果真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制造出来圣旨了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圣旨的制作,还有其他要求。
我们在电视剧中的圣旨,长度无非半米左右,一个太监,就可以拿着宣读整个圣旨,现实当中却不是这样。根据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圣旨来看,最短的圣旨,也有两米之长,有的甚至长达五、六米,宣读圣旨,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并且,圣旨的颜色,并不是电视剧中单一的黄色,以明清两代为例,官职越高,一般有三色、五色和七色之分,五品以下的,则为单一的纯白绫。
由此可见,“圣旨”并不是谁想造假就能造假的。并且“假传圣旨”可是诛九族的死罪。一旦发现,全族被灭。因此,在真实的历史上,“假传圣旨”这件事,并不是电视剧上演的那样轻松,也不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频繁出现。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