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宋朝建立后,柴荣的儿子们有怎样的结局?赵匡胤真的善待他们了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55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不到半年,赵匡胤就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江山,逼着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宋朝由此建立。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给自己的子孙定下了祖训三条,其中第一条就是: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赵匡胤毕竟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后周江山,反了老领导,对老领导的后代有所善待也算是弥补心底的愧疚。那么,宋朝建立之后,柴荣的儿子都有怎样的结局呢?

  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当年郭威辅佐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郭威成为后汉的重臣,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对郭威很是忌惮,曾试图派人去杀郭威,被郭威知道后起兵“清君侧”。

  当时郭威在外地,刘承祐为了获知郭威起兵后,将郭威在京的家人全部杀死,这其中包括郭威的儿子和柴荣的儿子,这就造成了郭威无子的局面,因此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之后,只能立柴荣为太子.

  而柴荣死了三个儿子之后,年纪最大的就是953年出生的柴宗训。柴宗训后面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959年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成为后周的小皇帝,他的三个弟弟就更小了。

  主少国疑,朝中想夺权的有的是,最终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而柴宗训被封为郑王,迁往房州生活,973年,21岁的柴宗训在房州去世,而他的三个弟弟中的柴熙谨早在964年去世,死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十岁,至于柴熙让和柴熙悔,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两人“不知其所终”。

  这是正史的记载,正史之外,还有关于这三人的记载,比如柴道琳在《后周曹王柴熙让后代居洪洞》中记载,曹王柴熙让一直住在河北省沧州,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柴熙让的后代移居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柴家垣村。

  而根据刘清泉在《卢姓史话》中记载,柴熙诲被卢琰收养,改名为卢璇,并且还娶了卢琰的女儿,在浙江永康一带避居,后来他在宋真宗时期出仕,做过殿前防御使,后晋升为武烈侯,其后代是九支卢中的一支。

  这些似乎是比较正统的记载,当然在一些文人笔记中,还有别的记载,比如北宋诗人王巩在《随手杂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宋太祖赵匡胤逼着柴宗训退位之后,进入皇宫,见到一个宫嫔抱了一个小孩儿在玩,赵匡胤不知道是谁,遂停下来问那个孩子是谁,才知道是柴荣的一个儿子。

  看着那个小孩,赵匡胤陷入沉思,然后问身边的范质、赵普和潘美等人,该怎么对待这个孩子,毕竟他身份特殊,是前朝皇帝的儿子。

  赵普等人赶紧说:“除去”。而潘美和一个元帅在后面一直没有说话,赵匡胤特意问了潘美,潘美低下头没有回答。赵匡胤叹了一口气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潘美这才开口说话:“臣与陛下都曾是世宗的臣子,现在如果劝说陛下杀了这个孩子,那就是对不起世宗,如果劝说陛下留下这个孩子,则陛下必然会怀疑臣。因此,臣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听完潘美的话,赵匡胤知道,潘美是想要留下这个孩子,其实他自己也想留下,毕竟已经夺了人家的江山,如果赶尽杀绝,未免也太过狠辣了,于是赵匡胤对潘美说:“那就让他做你的侄子吧,世宗的儿子怎么也不能成为你的儿子。”

  潘美将这个孩子领回家去,取名潘惟吉,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赵匡胤再没有过问,潘美也没有对赵匡胤提及。

  虽说赵匡胤让潘惟吉做潘美的侄子,但实际上潘美没有兄弟,所以两人名义是叔侄,实际上就是父子,潘惟吉做过刺史,其子为潘夙。

  这是一种说法,而稍晚于王巩的王铚在《默记》中说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是赵匡胤当上皇帝后第一次进入皇宫,六宫之人都来惨败,其中还有两宫女抱着两个小孩子也来跪拜,赵匡胤觉得好奇,就问两个孩子是哪里来了,才知道是世宗的两个儿子,即纪王柴熙谨和蕲王柴熙悔。

  赵匡胤一下子脸色就变了,遂问身边跟随的官员这两个孩子为什么还在这里,潜台词是为什么没有杀了他们。身边的侍卫赶紧将两个孩子提起来往外走去,准备杀了这两个小孩子。臣子们自然爱惜身家性命,谁也不敢求情。

  赵匡胤本来没有觉得什么,但他发现潘美用手掐着大殿中的柱子低头不语,遂询问潘美的意见,并质问潘美是不是不该除去这两个孩子,潘美赶紧跪下来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

  赵匡胤一听确实如此,他刚刚夺了人家的江山,就对人家的儿子赶尽杀绝,如何能服众?如何能取信于天下?所以他赶紧命人拦下了侍卫,放了那两个孩子,还将其中一个送给了潘美。

  潘美将这个孩子带回家中,收为养子,取名潘惟正,赵匡胤之后再未过问这个孩子的事情,而潘惟正有后名为潘夙。

  按照这个说法,潘美收养的这个孩子应当是蕲王柴熙悔,毕竟纪王柴熙谨早在964年就去世了。然而这与《卢姓史话》中的记载就相左了。

  年代久远,也很难说清楚究竟哪种记载才是正确的,即便是王巩和王铚虽然生活在宋朝,但他们记载的也未必正确,要知道赵匡胤是960年登基为帝的,而王巩出生于1048年左右,等他长大听说这个故事,至少距离赵匡胤登基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而王铚听说这个故事的年代还要靠后,中间有百余年的间隔,很难说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了,再说,《默记》和《随手杂录》本身就是笔记小说,文学加工的成分比较重,真实性也就大打折扣了,但听听故事还是不错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