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哥哥和儿子是皇帝,自己却过得窝囊无比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59分类:历史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是多尔衮,他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成功定鼎中原,而他自己也因此权倾天下。第二位摄政王是清朝末年的醇亲王载沣。如果按身份说起来,载沣比多尔衮要更胜一筹。他的哥哥是光绪皇帝,他的儿子是宣统皇帝,宣统继位时,还未满三周岁。因此,载沣其实就是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

  不过,多尔衮的摄政王之位是靠着武力争夺过来,载沣的摄政王之位则是被慈禧太后强加上去的。因此,虽然载沣大权在握,但他的这个摄政王不仅远不如当年多尔衮那么八面威风,甚至在一些时候还表现的很窝囊。

  当时朝廷上好几股势力都在暗自较劲,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两位皇室宗亲,庆亲王奕劻和度支部尚书载泽之间的较量。

  庆亲王奕劻是晚清第一权臣,连慈禧太后生前都要对他忌惮三分。奕劻这个人能力平庸,又贪得无厌。官至内阁总理大臣,但除了整天忙着给自己收受贿赂外,几乎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因此,朝廷上很多人都对他非常厌恶,却又无可奈何。

  载泽是晚清朝廷中的开明派,他一直想从堂叔奕劻手中将内阁总理大臣之位夺过来,以便施展他的宏图大志。因此,载泽一有机会就跑去载沣面前,揭奕劻的短。载沣耳根子软,每次听完载泽对奕劻的数落后,就决定要想办法处理奕劻。可奕劻只要称老辞职,躲在家里不出来,载沣立刻就慌了手脚,最后还得好言好语的劝奕劻赶紧来“上班”。所以在奕劻和载泽的较量中,载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载沣为人谦恭谨慎,平日里话不多。有一次,他的七弟载涛想说一件关于禁卫军的事,但怕光自己说还不够分量。此时,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即将出使德国,正好要来找摄政王面授机宜,于是载涛就请李经迈帮他一起说说禁卫军之事。可没想到李经迈刚进去几分钟就出来了,在外面等候的载涛急忙问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李经迈摇着头说道:“王爷见了我一共就说了三句话:‘你哪天来的?’我说了,他接着就问:‘你哪天走?’我刚答完,不等说下去,王爷就说:‘好,好,好好地干,下去吧!’我连自己的事情都没说,怎么还能说得上你的事?”

  载沣性情温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他曾一度表现的很坚定。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期间,因出卖光绪皇帝而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光绪帝则因变法失败,遭慈禧太后长期幽禁。后来在慈禧去世前一天,光绪帝被人用砒霜毒死了。因此,载沣认为光绪的蒙难,袁世凯有无法推脱的责任。而光绪帝不仅是君父,同时也是载沣的二哥。国恨家仇合在一起,使他巴不得杀了袁世凯。

  不过,当时袁世凯掌控着北洋新军,同时又是奕劻的左膀右臂。载沣对他恨的牙痒,却也无法除之而后快。最后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解除了袁世凯的职务,打发他回老家了。

  可是,没过几年,“武昌起义”爆发。前线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来。奕劻、那桐等人趁机保举袁世凯上位。刚开始载沣还对他们保举袁世凯一事大发脾气,可当前线紧急军情电报一封接一封送到载沣面前时,他又没主意了。最后只好签发谕旨,由袁世凯担任钦差大臣。几天后,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就将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于一身了。

  不久,载沣自己也被迫辞去摄政王之职。不过,三年的摄政监国生涯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如今卸下了大权,反而是一身轻松。

  载沣的一生并没有许多政治家那样的宏图大志,但却也不失气节。早年他曾担任专使大臣远赴德国为德国公使被杀一事道歉,但却拒绝了德皇要其跪拜的要求。清朝灭亡后,他的儿子溥仪(宣统皇帝)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并叫载沣把全家都搬去,载沣也明确给予了拒绝。对载沣而言,能够恬静安逸的生活,或许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