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人到底有什么特权 范进得知中举为何会高兴发疯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6浏览:3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范进中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范进中举》出自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用讽刺荒诞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屡试不中遭人轻视的范进,在高中举人之后扬眉吐气,最后喜极而疯。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范进不过中了一个小小的举人,为何会高兴到发疯?如果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在今天,你可能比他还疯。
科举制度是古代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封建历史上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古代的那些寒门学子开启了一扇通往仕途的大门,使“寒门掌机要”彻底成为现实。而范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寒门士子,虽然前半生屡试不中,可最后还是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朝廷选拔人才大多还延续的是九品中正制那一套,只有那些显赫世家的子弟才能在朝廷里谋得高位,寒门士子想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是非常艰难的,最多只能在朝廷中担任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刀笔小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对当时的真实写照,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能够在仕途上所取得的高度,这种以出身定高低的人才选拔方式显然是有很大弊端的,所以后来才有了科举制度的出现。
科举制度大约起源于隋朝,在唐宋时期发展成熟,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历史上的那些有作为的皇帝,基本上对科举制度都十分重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就非常重视科举,认为这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好方法。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李世民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鱼贯走入大殿,忍不住高兴地对随侍在身边的大臣们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历代的开国皇帝统一天下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开科举网罗人才,使得天下人才都为己所用。那么,科举考试既然如此重要,自然也难免会作弊的情况产生,而皇帝对待科举舞弊案也都无一例外采取了严惩的态度。比如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舞弊案,虽然后来已经被证明没有舞弊的情况,可是上至主考官下至阅卷的翰林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最可怜的当属那届科举的状元陈安,不但被革除功名,最后还被车裂而死,可谓是冤枉至极。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开春榜,陈安高中状元。然而这一届的春榜非常奇怪,来自北方的士子竟全军覆没无一人上榜。而且更加巧合的是,这一届的春榜三位主考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因此怨声载道,纷纷上书朝廷,控告三位主考“私其乡”,阅卷不公偏袒南方士子。朱元璋对此十分震怒,下令由翰林侍读张信、侍讲戴彝以及新科状元陈安等12人组成调查团复查试卷。
张信、陈安等人经过阅卷后发现,本届春榜高中的南方士子确实实至名归,而北方士子相对来说水平偏低。也就是说,这一届的春榜并没有猫腻。可是北方士子得知这个结果后闹得更凶,竟然上书朝廷诬告张信、陈安等人,故意把北方士子水平不高的劣卷呈递给皇帝审阅。最后的结果就是,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下旨将张信、陈安等人处死,并且此后增开南北二榜选拔人才。
实际上,在科举制度盛行的一千两百余年时间里,北方士子取得的成绩确实不如南方士子。以元明清三朝为例,北方士子中只出现了26位状元,而南方士子中则出现了168位状元。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北方经常容易发生战乱,使得北方士子们的学业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南方在经济上比较富庶,南方士子也能够聘请到更好的名师指点,成绩自然也就远远高于北方士子了。
在科举制度中,举人是一道分水岭,一般只有考中举人之后,才有可能被朝廷授予官职。范进考中举人后,乡邻们前去巴结他,就是因为范进成为举人后有了做官的资格。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考中举人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不言而喻,更何况是备受欺凌的范进,他如果不喜极而疯才奇怪呢。
虽然从童试的秀才到乡试的举人不过是一步之遥,但是却有无数人一生都被阻挡在乡试之前。范进能够考中举人,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才华的,这也是他日后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的主要原因。在《儒林外史》中,范进在三年丁忧期满后又高中进士,成为朝廷御史,再后来更是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学道,主管一省学政,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教育厅长。看到这里应该明白范进为何要发疯了吧?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寒门秀才到后来的一省学道,换作你恐怕也会高兴得发疯。
猜你还喜欢
- 11-29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这种茶具有怎样独特的艺术魅力?
- 11-29 潮州推光金漆画始于清代,它至现代有着怎样的特点?
- 11-29 清代盐引制度是怎样的?为何成了清朝大肆套财的手段之一?
- 11-29 清代知县领导之下的县衙,到底拥有多少官吏与职能机构?
- 11-29 清代的侍卫机构分得有多细?而且做一个带刀侍卫又有多难?
- 11-29 清代9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其中夭亡率高达百分之多少?
- 11-29 扁鼓又被称作战鼓,早在清代时期就用于什么事件中?
- 11-29 清代左右都御史是同级官,但拍板权为何却在左都御史手中?
- 11-29 在清代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且比较出名的有哪些人?
- 11-29 清代的三眼花翎为什么这么珍贵?竟连和坤都未曾得到
- 11-28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清代的《养吉斋丛录》有何记载?
- 11-28 清代太医编制虽有增减,但总的体制又是怎么制定的?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