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从一代商人变成秦国的宰相 吕不韦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去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6浏览:3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不韦,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前些时日,由孙皓辉先生著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改编而成的《大秦赋》在央视上映,尽管场面宏大,服装考究,但网上观众对该剧口碑却略显分化,其中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一角,因为将该角色诠释的市侩气息过于浓厚,遭受了一些诟病。作为一手将秦庄襄王推上帝位,又为秦始皇横扫六国打下基础的一代名相,真实历史中的吕不韦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图1

  赌徒吕不韦:从市井商贾到奇货可居

  吕不韦,与大名鼎鼎商鞅同是出身于卫国,吕家乃是卫国有名的商人世家。与许多人印象不同的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商人并非在所有国家都不被尊重。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齐桓公的两任宰相管仲和鲍叔牙皆是商贾出身,齐国的崛起与管仲减少税收吸引它国商人入驻关系重大。

  而越王勾践的重臣,也是民间传说中携西施归隐的范蠡,就是商家鼻祖‘陶朱公’。到了战国之时,秦国横扫天下的强劲对手赵国,更是以鼓励行商而闻名,想必这也是吕不韦可以在赵国,有能量将赢异人救出的关键原因。

  战国七雄之中,真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恰恰是吕不韦后来登上相位的秦国,这源自商鞅变法时,接连遭受军事失败的秦国,根本目的在于强军,战争最重要的资源便是粮食,所以农业就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

  图2

  而商人不事生产,又因商业所需的流动性行走于七国之间被视为无故土观念的人群,这与耕战强国的理念自然背道而驰。青年之时,吕不韦便展现其不俗的眼光,通过低买高卖,迅速成为手握千金的富商大贾。上文曾提过,春秋战国之时,成功的商人转战政界并不少见,只是相比较他的几位‘商界前辈’,吕不韦的转型之路可称之为真正的赌徒行为。

  长平之战后的秦国,已经显现远超其余六国的强大实力,六国才俊纷纷前往咸阳,选中秦国作为投资对象,自然谈不上什么‘目光如炬’。但是以耕战为国策的秦国,作为商人的吕不韦若是直接投效,怕是难得重用,不在高位,自然难以实现其心中抱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偏偏被他找到了一条曲线入秦的‘山间小路’。他选中了当时在赵国作为人质的秦国世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赢异人,须知当时的异人,在秦国继位排序并不靠前,但是吕不韦为了与他交好,出手便豪掷五百金,并将爱姬送他为妻。这种投资,与豪赌无异。

  图3

  商界有个知名理论,大意是说商人分三等,二流的商人低买高卖,利用信息差赚辛苦钱。一流的商人树立品牌商誉,赚取的是信任钱。而顶级商人,则能把常人眼中无明显机会的商机,通过自身创造将其变为助人升天的‘风口’。嬴异人登上王位的过程里,吕不韦就显现出了顶级商人的创造力。帮助异人回到秦国之后,原本继承顺位排名靠后的嬴异人,通过利用秦孝文王宠爱的华阳夫人膝下无子,频繁转达恭敬孝顺之意,最终获取信任成为实质上的继承人,在孝文王殡天之后,登上王位。

  从赵国人质到秦国大王,赢异人成为庄襄王这个过程里,吕不韦完全展现了自身作为顶级商人的经营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也在他登上相位之后,巧妙施政,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从无为而治到修建郑国渠,吕不韦的经营之道。

  当时的秦国,在长平之战后,被六国合力攻伐,接连丢失业已占领的六国土地,遭受重大的损失。国力民力因为秦庄襄王多年征战,多有损耗,民生疲敝。登上相位的吕不韦,一改原有的军事扩张路线,改为休养生息,积蓄国力。无独有偶,两百年后的汉朝,也有被称之为‘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时代。其举措与吕不韦施放如出一辙,降低税收,鼓励生产,充分发挥百姓们改善生活的自主意愿。也正是因为这两段‘无为而治’,为秦始皇横扫六国和汉武帝击败匈奴营造了厚实的经济基础。若是将两者相提并论,让商鞅变法后以军功为民众晋升国策的秦国,停下征战的脚步,转为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更加困难,这足以证明吕不韦执政方面的能力。

  图4

  同时间,秦王政元年,韩人郑国献策,通过修建渠坝,改善关中土地。当时的关中平原,卤水沼泽占据很大一块面积。这种土地,俗称盐碱地,是无法种植粮食。而郑国渠的建立,让这片‘废地’转为良田,为秦国多出一百多万亩优质土地,从此关中成为沃野,秦国军粮再无匮乏之虞。虽然事后我们知道,郑国其人乃是韩国计策,建渠本为了疲秦自保。不过对于实际掌权的吕不韦来说,开垦郑国渠正中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执政方向,恐怕郑国的毒计,正是吕不韦眼中的‘良策’。

  秦国的国力,在休养生息和营造郑国渠之后,再次拉大了与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但是相比之拥有孔子,荀子,庄子等圣贤的六国,秦国文教却仍是六国口中粗鄙不堪的‘蛮夷’。或许是想振兴秦国文化,或许是想摆脱自身商人头衔。吕不韦担任相位之时,他选择了修书,这本书就是《吕氏春秋》

  战国时期的百家全书《吕氏春秋》

  图5

  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最高成就莫过于著书立说,流传后世。就像当今时代,许多商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也会留下自身传记,以求为己正名。不过相比之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又名《吕博》,与区区个人传记相比,立意可称之为降维打击。

  这本《吕氏春秋》,也被称之为‘杂’家著作。这个杂可不是闲杂人等,而是指其取材范围繁杂博采各家。书中以道家为龙骨,以儒,法,墨,兵,阴阳等诸子百家为枝干,可以说是集先秦思想于大成的一部巨著。全书合计二十余万字,一百六十篇,二十六卷。被东汉末年大儒高诱评价为“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为了编撰此书,吕不韦开府招揽天下名士,重金求得门客三千,他招揽的门客标准,只有一个,便是能将自己所闻所感书写成文。然后又亲自参与审核,删减,最终便有了这本包罗万象的《吕氏春秋》,书成之日,更是将此书吊挂在城门之上,称若是有人能改一字,便可得千金。当然,作为当时的秦国宰相亲自编撰的著作,自是无人敢去纠错。恐怕吕不韦此举,乃是商人惯用的炒作推广手段。

  图6

  这一字千金的推广举措,果然将《吕氏春秋》大名推向山东六国,自此六国之人,再不敢说秦国无书,同时也为吕不韦商人出身的身份蒙上一层名士外衣。西汉司马迁在其著作中,就把吕不韦称之为吕子,把他看作杂家魁首。

  《吕氏春秋》的推出,毫无疑问把吕不韦个人声望推向高峰。从内部来说,秦国当时经过休养生息,开垦良田,国力更胜往昔。对于秦国外部,在灭亡东周王室取得洛阳后,又频繁以洛阳为根基,向东方攻城略地,虽无灭国之功,但已经把山东六国截断,何况当时屡屡率领六国战胜秦国的信陵君已死,可以说秦国王霸之业大势已成。

  可惜盛极必衰,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固然因为其善于发现机遇,运营操作,炒作舆论而登上高位,但是恰恰也因为这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自己最终落得惨淡收场。

  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巨星陨落。

  图7

  商人投机,往往倾向于取巧,或者说以最小的成本谋求最大的利益,以最有效的手段让当下局面为之改观。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以叙述投资拉动经济的理念时就曾说过: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我们都死了。两千年前的吕不韦,自然没有读过凯恩斯理论,可从他实际做法来看,与凯恩斯不谋而合,所以最终,他还是‘死’了。

  耕战立国的秦国,休养生息,为了营造郑国渠止戈休战,无疑损害了秦国大族的军功利益,这让吕不韦在秦国根基并不牢固。而为了摆脱赵姬纠缠,献嫪毐为男宠,落得霍乱宫闱,让赢氏蒙羞,可称之为取死之道。

  何况《吕氏春秋》一书,显然是成全个人之名,这让年少却雄才大略已显得嬴政,作何观想?宋朝修《太平御览》,明朝修《永乐大典》,清朝修《四库全书》,各朝各代,修书之举皆是来自朝廷,可以说吕不韦修书并冠以吕姓,称得上是沽名钓誉的四字的绝佳代表。作为当时的时代‘巨星’,吕不韦在功成名就之日,却落得被迫去职。

  图8

  结语:

  回望吕不韦出仕秦国的从政之路,可以分为两极。经过巧妙运营,获取异人信任,并帮助其登上王位,最终自己也身居秦相之位。在执掌权柄之后,休养生息,营造水利,积累国力。待的国力丰沛,大兴文教,修订《吕氏春秋》,以上可以称之为功业。

  公元前235年,卫国商人出身,也曾担任秦国丞相的文信候吕不韦,在遭到罢免官职前往封地蜀郡的路上,饮鸩自杀。5年后,秦王嬴政开启灭亡六国的战争,历时9年,天下归一。秦王政登基为始皇帝,开启封建帝制。在成为皇帝之后,他启用的丞相李斯正是吕不韦豢养的门客之一,李斯出身于法家,一改吕不韦时期“无为而治兼容并包”的政治举措,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秦国完成统一不过12年,一群失期徭役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掀起了大泽乡起义,2年之后,秦国覆灭,其存续仅仅短短14年。

  参考文献:《秦史》《秦史稿》 《史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