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桓侯的故事是怎样的?他见的到底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4浏览:39分类:历史
你知道扁鹊吗?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1.扁鹊见桓侯的故事
这篇文章相信我们上学时都学习过,扁鹊游历各国为各方人民医病,因其艺术精湛,在经过各国时被人礼遇,请为国君看病。
扁鹊在经过齐国时便被请了进去,齐桓侯对他以礼相待。扁鹊四次见齐桓侯,齐桓侯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从皮肤肌理之间到血脉,到肠胃,到骨,病重入骨药石难医,扁鹊看了一眼就赶紧收拾包袱从齐国溜了。
2.扁鹊见的到底是谁?
其实扁鹊给桓侯治病的故事在《韩非子》中被当作寓言引用过,只是这个桓侯不是齐桓侯而是蔡桓侯,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那篇《扁鹊见蔡桓公》,文中用的称呼是桓侯,与太史公的《史记》中记载的有所出入,这里面有齐桓侯,齐桓公,蔡桓侯,蔡桓公好几个称呼,让人傻傻分不清楚,那扁鹊见的这位桓侯到底是谁呢?
虽然《韩非子》的成书时间较《史记》早,看起来似乎更可能接近事实,但据考证,再根据扁鹊的生活年段,这位桓公应该是田陈篡齐后的国君田午,谥号为“齐桓公”,是战国时期的,可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位,蔡桓侯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不过也是春秋时期,在时间上就不吻合。
张仲景也曾提到过这个故事,里面也称呼桓侯为齐侯:
"余每览越人……望齐侯之色"
可见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就已经深究探讨过。
3.古人告诉我们的道理
韩非子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的,天下之间的难事必定从易处开始,天下间的大事必然是从细微之事就开始的,想要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就要从小事做起。
从桓侯轻视小病终致丢失性命的事态发展来看,韩非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腠理,也就是苗头,所以明智的人总是能提前预防,当不良事物还处在微小状态时,要加以防御。
从小处着手来治理国家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一次唐太宗读史书,读到舜禹要造漆器,雕饰器皿,而几人因此劝谏的事情,太宗有些迷惑不解,他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这都是些不能再小的小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劝谏呢?
褚遂良回答,雕刻器皿虽然是小事,但是这会耽误别人的工作,这在当时还是一种倡导奢侈享乐的风气,是国家败亡的开始。虽然开始做的是漆器,到后来就会用金器去做,金器做过了还会用玉来做,这是没有尽头的。所以好的大臣一定要在不好的事情开始前就加以劝谏。
唐太宗便对臣子说,我做的是恐怕也会有很多不妥当的,有的也许才开始,有的也许快做完了,不管哪种情况,你们都应当帮助我改正错误。
著名的事故控制理论叫做“冰山原理”,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对事故和事件的实际统计基础上的。冰山呢,水上显露出来的部分很少,真正的危险藏在水下,而人们往往只看到水上的障碍,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一件事故能够暴露出来,不管是社会事件还是安全事故,它背后必定隐藏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丁·费里德曾谈起过“门坎效应”,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有的时候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就会被越撕越大,就像我们口中常说的老好人,他们往往乐于帮助别人,而别人开始还抱有感恩之心,但之后觉得有了事情去求老好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就开始肆无忌惮觉得老好人应该帮他做,甚至在别人拒绝之后,心里仇视。
所以有些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发现端倪的事情,要学会拒绝,学会杜绝。很多时候就是我们忽略了最初的很多微小,从而步步错,到后来事情严重只能刮骨疗伤。
猜你还喜欢
- 11-29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说法与战国名将廉颇有何关系?
- 11-29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神医,那么他的医术究竟学自何人?
- 11-29 扁鹊是怎么死的?他这位“草莽游医”被哪位战国御医所妒?
- 11-29 扁鹊作为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又是如何救活死太子的?
- 11-29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其雏形为何是战国时期的“六博戏”?
- 11-29 除了知名的战国七雄之外,战国时期总共有多少个国家?
- 11-29 蔺相如作为战国著名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是什么?
- 11-29 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却是由秦国最终胜出?
- 11-29 楚国在战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最后为何却没有一统七国?
- 11-28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 11-28 郭开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害死哪两位名将的幕后真凶?
- 11-27 东周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在历史上完全地重合了吗?
- 最近发表